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心眼”的我國北極氣象人

  • 發佈時間:2016-02-15 01:30:5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週一有約

  早晨7點,我國最北的黑龍江漠河縣北極村仍然沒有見亮,一層薄霧籠罩在村莊和不遠處茂密的森林上方,約零下40攝氏度的氣溫讓林區的小動物也不願早早地出來覓食。而此時,漠河縣北極村國家氣象觀測站測報員郭大勇已經踏著星夜趕往站裏準備值班了。

  檢查氣象設備、觀察能見度、採集氣象數據、填寫值班日誌……“每一項數據的觀測、抄錄和校對都不能有誤。”7點30分,郭大勇將天氣現象、地表數據、雲層狀況等剛剛抄錄完的觀測數據再次校對後稍稍松了一口氣,端起水杯喝了一口熱水,才轉身跟記者攀談起來:“氣溫為零下41.3攝氏度,地表溫度為零下44.2攝氏度,有積雪、結冰、霜和輕霧。”自從上班就在這個站工作的郭大勇已經在這裡度過了24個年頭。他告訴記者,他們測報員群體自稱為“小心眼”的人——細細地摳每一個數字,一絲一毫也不能有誤。

  “別看就這麼一些數字,但對於國防、交通、旅遊、民生等國家安全和人民生活各個方面都有重要意義,任何一個數據記錄有誤都會造成嚴重後果。”郭大勇説。

  北極村是我國最寒冷的地方之一,曾出現零下52.3攝氏度的歷史極端低溫。據郭大勇介紹,以前北極氣象人點蠟燭、煤油燈或用電瓶燈照明,住在四面透風的平房裏,自己燒鍋爐,圍著好幾層厚衣服都凍手,後半夜凍得頭皮發麻。現在,氣象站新蓋了兩層小樓,集中供暖的屋子裏溫度能達到二十五六攝氏度。2008年以前,北極村每天只供電3個小時,氣象站只能靠小型發電機維持業務運作。2008年,北極村併入國家電網,結束了50多年不通國電的歷史。

  漠河縣氣象局副局長、北極村國家氣象觀測站站長馮顯華説,在最北氣象站工作不僅要吃得了苦、耐得了寂寞,還需要有一顆恒心。面對每天枯燥乏味的數字,以前很多人吃不了這份苦紛紛離去,“現在氣象站剩下我們4個‘小心眼’的人,就是一個死心眼堅守崗位,在祖國最北方當一名平凡氣象人。”

  (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