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約車添堵論”被證偽是必然

  • 發佈時間:2016-05-07 08:56:2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約車的本質是,在供給端對閒置資源進行“一車多用”的整合,而非“以堵攻堵”地給車輛數做加法,它必然具有緩堵作用。

  在多地交通部門拋出“專車加劇擁堵論”並引發熱議後,又有數據似乎為反駁者提供了佐證。據報道,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近日發佈了《尋找快車道:中國汽車市場發展新趨勢》調查報告。報告調查發現,中國消費者自從使用移動出行O2O服務以後,減少了20%的私家車出行;預計到2030年,移動出行O2O服務將削減新車10%的銷量。

  針對“網約車添堵論”中隱含的對網約車模式的貶抑傾向,許多人此前都習慣拿“共用經濟是大勢所趨”等論調予以駁斥,但對交通管理者而言,將添堵或緩堵作為評估網約車正負外部性的重要指標,無可厚非。問題是,就擁堵論擁堵,“網約車添堵論”在數據上經得起考量嗎?

  以“網約車減少了20%私家車出行”的數據看,“網約車添堵論”顯然存疑。儘管報道並未披露報告調查方法,但該數據無疑契合多數人的大致印象。現實中,城市交通擁堵的誘致因素又體現在三方面:機動車保有量漸增;其使用次數、里程增加;因天氣或其他管控舉措導致的路網通行效率降低。而按照上述報告,與網約車伴生的是汽車使用量和保有量壓減,是民眾購車意願降低,這無疑有利於緩堵。

  從理論上講,網約車的出現有致堵的一面,也有可能緩堵的一面:前者在於,網約車的方便快捷,會導致部分依賴公交地鐵的出行需求向專車領域溢出;後者則在於,網約車的共用特徵,會消化很多由計程車或私家車承載的剛需。網約車究竟是添堵還是緩堵,其實取決於這兩者哪個更明顯。

  誠如有學者所説,“一個可持續的城市交通系統應能實現人和物的高效移動,而非車的移動”。數據顯示,無論是計程車、私家車還是網約車,作為個性化機動交通運輸方式,單車運輸效率都遠遠低於大容量公共交通,只有普通公汽的1/10,BRT、地鐵、輕軌的1/30到1/50。就此看,在交通發展位階中對效率高消耗低的出行方式賦予更高的優先級,也即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很有必要。

  但在北上廣等大城市,公共交通或是運力已抵達承載上限,或是短期內難改供不應求局面。在此情境下,不可避免要依靠租車模式作為補充,這也是滿足市場細分情況下多元化出行需求的必然。相較于全天候巡遊的計程車,依託于大數據分析基礎上的中央調度系統的網約車能減少“時空消耗”,空載率更低;再者,網約車本質上就是盤活閒置資源而不增加汽車總量,是激活存量去控制增量,這樣也能避免讓很多人因出行不便而被迫買車。

  説到底,同是對公共交通的補充,實現了低載客率的個性化車輛資源使用低成本化的網約車,比普通計程車更高效。其核心在於,在供給端對閒置資源進行“一車多用”的整合,而非“以堵攻堵”地簡單給車輛數做加法。考慮到網約車中的順風車、拼車等多是順路載客,再慮及網約車司機多數是兼職而非全職,它提升整個社會的車輛和道路的總體使用效率,並減少能耗,幾乎是必然的。

  説得更清楚些,車與人在資訊不對稱下的難以精準匹配,也是公共交通欠缺之外,大城市擁堵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而網約車就是用網際網路技術去打破這種資訊不對稱,更有效地利用存量交通運輸資源,去解決擁堵等交通難題。説它添堵,被證偽只是遲早的事。(仲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