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快遞櫃為啥“快”不起來?

  • 發佈時間:2016-05-07 07:15:0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走訪: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京報集團記者 樊一婧

  上班時家裏沒人怎麼收快遞?節假日有個包裹,還要“犧牲”出遊時間去等它?

  如今,自助快遞櫃憑其便捷的投遞方式,自一誕生,便成為國內快遞業爭相推廣的新資源。然而,原本很方便的一項服務,大眾卻似乎對這種新生事物並不買賬,“快遞櫃們”在市場上很閒。

  快遞櫃的推廣,到底為啥“快”不起來?

  用戶不買賬:

  驗貨無門,還得收費

  近年來,各式快遞櫃陸續設立在一些地鐵站、社區周邊,這些快遞櫃外形類似超市自動儲物櫃模樣,通常由電子顯示屏和攝像頭組成。快遞員將貨物投入快遞櫃,收件人憑藉系統發送至手機的代碼,便可提取快件。

  這種方式,顛覆了以往“快遞小哥”爬樓送快遞、收件人在家死等的傳統收件模式,一些快遞櫃在使用上還是免費的,但推行卻不理想。

  “包裹太大或貴重物品不好存放,有的超時收取還要額外收費。”網購者周女士説,更讓她感覺不便的是快遞櫃無法做到當面驗貨,“即便櫃子上裝有攝像頭,也缺乏面對面的驗收保障,會給日後帶來糾紛和困擾。”

  對於新開啟收費模式的快遞櫃,很多人連嘗試的興趣都沒有了。

  據了解,京東推出的自提櫃起初不收費,今年4月14日開始收取運費,如用戶購買京東自營商品單筆訂單總額小于99元,或鑽石用戶不足79元,使用自提櫃還需承擔3元運費。“大部分用戶還是選擇傳統送貨到家的方式,除非工作太忙才會用自提櫃。”工作人員坦言。

  此外,速遞易的快遞櫃只免費保管24小時,存放超時每過一天加收1元,工作人員稱此舉是為提高櫃體週轉率,“我們會按箱體大小收取快遞員4至6毛錢的投件費,也規定快遞員使用快遞櫃需經過買家同意,但具體後續如何告知,取決於快遞員。”

  對此,買家孫女士直言,使用快遞櫃的主動權並不在業主身上,一些快遞員圖省事,在沒得到收件人回應的情況下,便將包裹直接投入櫃子裏,“由於投遞後是系統自動發短信通知取件,快遞員很少打電話告知,有時沒注意看短信,還有可能被多收幾天保管費。”

  一些快遞櫃客服提醒,消費者如購買貴重物品,還需標注送貨到家,“規定不能往快遞櫃裏放生鮮食品,但也無法制止。畢竟是自助服務,無人員看管。”

  記者走訪:

  部分撤市,多成擺設

  那麼,街面上的快遞櫃,使用效率如何呢?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2013年時,北京遞興泊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自助快遞櫃,打著“解決快遞最後一公里”的口號出現在北京各地鐵口。近日記者走訪多個地鐵站點均未尋到,撥打該公司電話始終無法接通。

  地鐵站附近車管員證實,快遞櫃使用率低,已被拆走。據了解,快遞櫃開發公司稱原計劃借助地鐵快遞櫃項目做戶外廣告,但沒能從相關部門拿到許可,故決定暫停該項目,將地鐵自助快遞櫃退市處理。

  而遞興泊于2014年入駐東華門街道韶九社區的快遞櫃也已關停。社區人員表示,快遞櫃幾乎沒人用,壞了一年多了也沒修好,問題就擱置了。

  上個月,石景山區楊莊中區新設置了一組格格貨棧推出的自助快遞櫃,其保存快件時間為48小時,超時將重新投遞,暫不對外收取其他費用。螢幕顯示,該快遞櫃還具備寄存、樣品免費領、洗衣洗車的功能,只是尚未開通。記者觀察了一個半小時,四人前來取件,其中兩名業主不清楚操作流程,但沒見快遞員過來投放。

  “一般還是先送業主家,家裏沒人再用快遞櫃。”快遞員小張説,投遞時要逐一掃描快遞並輸入客戶手機號,效率並沒明顯提高,“有時客戶沒收到短信,還會質疑為何沒派件,溝通上也存在問題。”而居民劉女士説,小區裏中老年人很少用快遞櫃,不如送到家或直接去代收點取件容易。

  記者留意到,該小區南門門口還設立了一個速遞易,按鍵處佈滿灰塵。物業工作人員稱,該快遞櫃去年9月進駐,“因採取收費模式都沒有快遞員使用,一直閒置。”

  相比使用率不高的快遞櫃,電商自提點運作較平穩。記者在京東石景山站自提點看到,這裡存放的物品較多,“凡是京東自營商品,不論貨物大小、價格是否貴重都可自提,不像自提櫃有所限制。”工作人員介紹,商品到站後會給用戶發短信告知,要求三天內取走,超過時限將自動退回。收費上與京東自提櫃一樣,不足規定金額收取3元運費。

  專家説法:

  成本太高,盈利很難

  據了解,本市“最後一公里”物流服務網路正不斷完善,截至今年年初,本市累計建成末端配送網點260余個,智慧快件箱200余組,覆蓋上千社區及高校

  “現今,快遞櫃發展遇到了很大的瓶頸。”在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永驛物聯智庫負責人邵鐘林看來,首先,快遞櫃對場地的要求很高,如幾個企業的快遞櫃要共同使用一個場地,在資源整合上有難度,物業也很難抉擇。若各快遞企業共同使用一個櫃子,整合資源的工作量較大,查詢管理簽收等都要統一,即便免費向快遞企業開放,對方也不見得感興趣。

  據悉,快遞櫃每台設備及安裝成本約3萬元至6萬元,還有後期電、網費,運維成本等。邵鐘林説,快遞櫃的製造和維護使用費並不低,如何將成本收回是個難題,收費少了不夠運作和購置成本,收費多了會給快遞企業造成負擔,導致其難以承擔使用費用。而從另一角度看,快遞櫃的盈利模式仍沒有解決。“只有協調好上述問題,快遞櫃才能有進一步發展。”邵鐘林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