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東北打響“轉型攻堅戰” 圖破“資源詛咒”

  • 發佈時間:2016-05-04 10:2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瀋陽5月4日電 題:中國東北打響“轉型攻堅戰”圖破“資源詛咒”

  中新社記者 朱明宇

  “建市初期,石油採掘和石油煉製,讓黑煙冒在盤錦。現在走精細化工,進來的是原油,出來的是日用品。具體而言,就是以油氣資源為依託,實現從賣原料到賣高端産品的轉變。”談起遼寧盤錦的今昔對比,該市一位官員如是説。

  遼寧盤錦是中國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産基地和重要石化工業基地,從1970年開始累計生産原油4億多噸,天然氣830多億立方米。1996年以後隨著資源衰退,油氣産量呈逐年遞減趨勢,使得經濟收入、就業安置和生態環境整治等方面的壓力不斷加大,城市轉型發展迫在眉睫。

  打破昔日“以油為大”的格局,形成向海發展全面轉型以港強市的局面,盤錦如今正尋求一條發展新路。

  2014年,盤錦非油氣産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80%,石化及精細化工、石油天然氣裝備製造、塑膠新材料和海洋工程與船舶修造等接續替代産業實現銷售收入1908億元人民幣。如今,該市基本擺脫了資源依賴,經濟社會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同盤錦一樣,遼寧阜新等資源型城市亦已打響“轉型攻堅戰”,努力擺脫單純靠賣資源發展的經濟模式。

  被稱為“煤電之城”的遼寧阜新,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建立的能源基地之一,60多年來累計生産原煤7億多噸,發電3000多億千瓦時。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煤炭資源逐漸枯竭和開採成本上升,當地以煤炭為主導的産業經濟開始下滑。2001年,阜新成為中國首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

  據阜新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阜新經濟轉型主要從兩方面實現突破,一是從煤炭採掘城市向煤化工産業基地的轉型,兩家投資百億元人民幣以上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已入駐基地,百里煤田從此變身百里氣田;二是培育接續替代産業,依託佛教文化、溫泉、瑪瑙等資源優勢,建設國家養老示範城市和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

  目前,阜新的煤電産業在整體産業結構中僅佔18%左右。當地一位主管工業的官員表示,內部能源結構比例下降了,裝備製造業和農産品加工上去了,但仍屬於傳統産業,産業結構還沒有完全調整到位。

  作為中國的能源、重工業和農業基地,東北經濟是中國經濟重要一極。東北經濟如何成功“突圍”,不僅攸關中國的再工業化進程,更牽涉中國經濟整體走向,並在經濟下行週期內,對宏觀經濟走向具有指向性意義。

  遼寧省盤錦、阜新等地轉型的樣本實踐,是中國東北資源枯竭型城市不斷調整産業結構、謀求轉型、圖破“資源詛咒”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中國東北三省的資源型城市達42座,經濟結構比較單一。近年來,東北經濟步入深度調整期,煤炭、石油價格連續走低,一些城市經濟因資源枯竭而衰退。而由於對資源的長期依賴以及大型企業所面臨的産業結構不合理、工人就業等問題,使得東北地區資源枯竭城市轉型成為一個較長過程。

  2016年,中國官方下發的《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強調,要著力完善體制機制,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形成一個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體制機制,著力推進結構調整,下大氣力改變傳統産品佔大頭、“原”字號“初”字號産品居多的單一産品結構。

  研究者認為,已打響“轉型攻堅戰”的東北資源型城市,要通過公共資源配置的市場化改革,簡政放權優化發展環境,建立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加快市場化改革步伐和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有市場化改革和政策支援的“雙護航”,東北才能涌現出更多成功探路轉型的資源型城市,才能加速破解“資源詛咒”,真正踏入可持續發展新軌。(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