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保殼大限已至 2000傢俬募面臨登出

  • 發佈時間:2016-05-03 09:04:4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私募備案新規的實施,讓大批空殼私募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保殼潮,眼下第一輪私募保殼大限已過,仍有近2000傢俬募基金管理人備案滿一年但無産品,意味著這些私募機構將面臨被撤銷資格的窘況。

  “經初步統計,今年2月5日前已登記滿12個月,且在5月1日前既未補提法律意見書也未申請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産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約2000家,協會將按照相關要求予以登出。”中國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在最新召開的證監會專場新聞發佈會上指出。

  正如洪磊所説,2月5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發佈的《關於進一步規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干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指出,自公告發佈之日起,已登記滿12個月且尚未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産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5月1日前仍未備案私募基金産品的,中國基金業協會將登出該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隨著登出期限的臨近,大批備案滿一年但無産品的空殼私募緊急搶發新品,而券商機構、律師事務所也從中看到了商機,為私募保殼提供一條龍外包服務,不過空殼私募大多沒有完善的團隊和投研風控基礎,在較短的時間內需要完全依賴仲介渠道和律師事務所幫助,因此市場上保殼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業內人士指出,保殼至少需要100萬元的成本。

  “私募基金市場上本就魚龍混雜,有很多是毫無投資管理能力的小公司,即便是付出高昂的成本保住殼資源,但面對接下來嚴格的監管措施,這些勉強保殼的私募機構也未必就能長久地生存下去,因此保殼並無太多意義。”北京一家小型私募公司市場部負責人表示。事實上,從洪磊透露的仍有約2000傢俬募機構尚未申請首只私募産品備案的數據也不難看出,大批空殼私募無法在短期內成功保殼。

  洪磊也表示,對在規定期限內沒有展業的機構進行登出登記,不屬於自律處分,也不影響該機構在未來需要時重新申請登記,私募機構沒有必要進行保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初,就有24傢俬募機構自動從中國基金業協會公示系統中消失,據格上理財分析,突然“消失”很有可能是相關私募機構自己提出了登出申請,一旦私募管理人提出登出申請,協會將在核實後登出其管理人資格,同時從公示系統中將其刪除。(記者 崔啟斌 蘇長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