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歐洲能源供應更“安全”了嗎

  • 發佈時間:2016-05-03 07:11:00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王傳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一艘裝載著液化天然氣(LNG)的貨輪,從美國薩賓渡口的錢尼爾液化天然氣基地出發,駛往葡萄牙。據彭博社報道,這是美國“頁巖革命”幾十年來首次向歐洲出口頁巖氣。有專家認為,自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為了幫助歐洲擺脫對俄羅斯能源進口的高度依賴,推動歐美在制裁俄羅斯方面的緊密合作,美國曾提出成為歐洲能源供應商的建議。而此次向葡萄牙出口液化天然氣的舉動,或將打破俄羅斯和挪威對歐洲能源市場的壟斷格局,實現歐洲能源供應多元化的戰略目標。

  據報道,葡萄牙是液化天然氣進口國,主要從尼日利亞進口液化天然氣。2015年,葡萄牙從尼日利亞進口的液化天然氣總量佔該國天然氣總進口量的三分之二,而剩餘三分之一的進口天然氣則是從阿爾及利亞經西班牙運輸至葡萄牙的管道天然氣。報道還稱,自今年2月24日第一艘裝載液化天然氣的貨船離開美國本土駛向巴西之後,美國公司已陸續向包括阿根廷、印度和葡萄牙在內的拉美、亞洲和歐洲市場客戶出口液化天然氣。

  據美國美林銀行評估,“頁巖革命”大大提升了美國油氣資源開採能力,使得美國躍升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生産國,並將於今年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評估還認為,在美國頁巖氣增産影響下,2017年全球液態天然氣總量可能提高18%,而歐洲則有望成為美國第三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地。歐洲大型能源企業如森特理克、西班牙天然氣公司等均與美國能源企業簽署了進口液化天然氣的合同,這意味著美歐之間的液化天然氣貿易將進一步擴大。國際液化天然氣進口商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歐洲對液化天然氣凈進口量增加了16%,而南歐國家在2015年增加了13%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使進口總量達110萬噸。有媒體評論稱,烏克蘭危機後,歐美聯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使歐洲三分之一天然氣供應渠道枯竭,這恰好為美國出口商提供了市場機遇。

  此前,不少業內專家質疑,一旦美國實現天然氣凈出口後,基於企業逐利原則,美國可能會將出口重點放在天然氣價格高的亞洲市場,而非天然氣價格相對較低的歐洲市場。但彭博社報道分析認為,對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而言,目前的亞洲市場已經失去吸引力。首先,向亞洲出售液化天然氣的運輸成本較高。美國錢尼爾公司評估認為,每百萬英熱單元液化天然氣出口歐洲的運輸成本是50美分,而相同量的液化天然氣出口亞洲的運輸成本則為1.5美元。其次,亞洲液化天然氣現貨價格大幅下滑。過去兩年,由於油價下跌、澳大利亞天然氣産量提高以及亞洲液化天然氣主要消費國家如中國、日本和南韓等對液化天然氣需求量的減少等因素,導致亞洲液化天然氣現貨價格下跌了近72%。上述兩個因素縮小了歐洲和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的差異。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美國錢尼爾公司首次向歐洲出口液化天然氣,釋放了強烈的政治象徵意義。然而,通過美國頁巖氣出口來保障歐洲能源安全尚需時日。首先,美國目前液化天然氣出口量還較小,對歐洲能源市場格局的影響微乎其微。到2018或2019年,美國才能大規模出口液化天然氣。其次,當美國液化天然氣成規模出口後,也許美國能源企業的出口重心就會轉向拉美地區等高價值市場。再次,與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價格相比,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價格在歐洲市場不具備競爭優勢,這也意味著美國對歐洲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量有限。(記者 王傳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