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群策群力推行蔬菜種植標準化

  • 發佈時間:2016-04-30 05:34:13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戴玉亮 石如寬

  壽光市古城街道壘村的大棚種植戶楊茂明,種著兩個同樣面積的小番茄大棚。一個按照自己以往的經驗種植,另一個作為實驗棚,嚴格按照壽光市菜農之家聯合社提供的模式種植。

  2月29日,兩個棚同時開始採摘,産量分別是25.5公斤、45公斤。3月5日,産量分別是75公斤、115公斤。4月17日,産量分別是455公斤、475公斤。截至4月17日,兩個大棚累計産量分別是2466公斤、2699公斤。實驗棚的小番茄産量比對照區的産量高出近10%。“我覺得自己很有經驗了,沒想到一對比,還是按照標準種植的小番茄産量高、品質好。”楊茂明説。

  去年,楊茂明成為壽光菜農之家聯合社社員。在這個聯合社裏,楊茂明享受著從蔬菜良種、農藥、化肥、農家肥到農殘檢測、蔬菜統一銷售的管理和服務。

  壽光菜農之家聯合社理事長朱在軍説,菜農之家聯合社正在把運作規範的合作社組織起來,通過合作社組織菜農,以組織化實現生産過程的標準化,以標準化助推品牌化,逐步引導蔬菜産業鏈各環節實行行業自律。

  今年,壽光提出,提升農業組織化程度、進行標準化生産體系建設等重點工作。年內,新發展村兩委領辦(或監管)合作社120家,保障農産品品質安全。

  品質有保證,價格高一截

  2015年底,孫家集街道三元朱村267戶農民全部加入了由村兩委牽頭的農村專業合作社。對社員和合作社實行統一農資、統一種苗、統一檢測、統一技術、統一宣傳、統一銷售。

  三元朱村村主任王保泉説:“正是有了合作式的規模種植,農民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了現在的26060元,規避風險能力也增加了。”

  如今,三元朱村實行蔬菜農藥殘留不達標一票否決制。“我們村使用的是出口日本的綠色蔬菜農殘指標,每年最多只有5%不合格。”王保泉説,這一標準遠高於國內檢測標準。如若發現社員有不合格的蔬菜樣本,該戶種植的蔬菜將全部銷毀,並且在兩年內禁止生産蔬菜。

  “現在我們的黃瓜每公斤高出市場價至少1元,這是社員共同努力才有的‘含金量’,誰也不會砸了自己的招牌。”三元朱村黃瓜大棚種植戶王學軍説。

  目前三元朱村主要種植黃瓜,兼植苦瓜,種植面積共計850畝,黃瓜預計年産量達850萬公斤。

  封閉供應農資,蔬菜更安全

  “蔬菜安全,説到底就是農資安全,尤其是用肥、用藥安全。”朱在軍説,“我們對進入合作社體系的農資産品嚴格把關,對合作社、社員封閉供給,把可能傷害到土壤生態、可能導致蔬菜品質安全的假冒偽劣産品排除在體系之外。”

  據了解,壽光756個種菜村,光肥料店就有5000余家,平均每個村七八家,農資經營分散,産品魚龍混雜。蔬菜銷售同樣散亂,一個村口就有好幾個收購點。

  如何改變農戶分散生産、農資分散經營、蔬菜分散銷售的局面?在壽光市委市政府的支援下,菜農之家聯合社已在13個村建立12個合作社,形成了“聯合社+合作社+社員”的封閉生産組織體系。通過對蔬菜生産的全程植保服務管理,聯合社推廣良種良法,初步實現了以組織化、標準化保障蔬菜品質的組織模式。

  根據測土配方,蔬菜之家聯合社已經形成8個底肥套餐和6個水肥套餐。

  “把分散的生産要素集納起來,推行統一的安全生産標準化植保服務流程,降低生産成本,提高産品品質,塑造統一品牌,實現優質優價,促進農民增收,逐步完成壽光蔬菜産業的轉型升級。”朱在軍説。

  按標準種菜,省時省力

  據了解,壽光正在創建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市。“不少蔬菜園區、公司都有標準,但比較分散、單一,不成規模。壽光現在需要把蔬菜的各個標準納入一個綜合體系。”壽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任紹軍説,這次創建,壽光將形成8個標準綜合體,覆蓋與蔬菜産業相關的生産、加工、社會化服務和銷售等各個環節。

  濰坊科技學院教授李美芹認為,蔬菜標準綜合體將推動壽光農業從“賣蔬菜”向“賣標準、賣技術”轉變,讓全國成為壽游標準、壽光技術的消費市場。

  山東思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目前承擔國家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制定的任務。該公司聯合21家單位,成立了中國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聯盟,標準涵蓋農業社會化服務各個領域,包括農機研發、推廣、培訓,以及農業生産資料生産、加工、銷售,還有農産品品牌推廣等。

  “群策群力,共同制定標準、實施標準、推廣標準,將切實、可行、有效的農業現代化服務標準推廣給社員,讓社員在以後的種植過程中省心、省力、省時。”思遠農業總經理白景波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