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一台電腦控制800多畝園區
- 發佈時間:2016-04-30 05:34:11 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 報 記 者 戴玉亮 石如寬
本報通訊員 劉瑞全
對於蔬菜種植來説,適量的澆水施肥可以保證作物最佳的營養環境,適度的通風透光可以營造出作物生長的最佳氣候環境。可是,如何才能達到最佳呢?
作物進行光合作用時需要水,而水來自土壤或基質。江蘇綠港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虎發現,通過計算土壤中的含水量,能算出作物何時進行光合作用,從而判斷是否供水、供多少水。
關於施肥,肥料在土壤中成為各種離子,陰陽離子交換過程中,會産生電。測出電導率就可以衡量離子濃度的變化,從而判斷作物需要哪種營養、多少營養。
基於這些研究,江蘇綠港研發出了自動水肥一體化系統,實現了“蔬菜渴了有水喝,餓了有肥料”的理想狀態。江蘇綠港無土栽培項目經理王緒同説:“我們的環境灌溉系統實現智慧化控制,通過一台電腦,整個800多畝園區自動化灌溉,整個氣候智慧控制。根據作物需求,我們設定好參數,每天按照給定的參數進行運作。一個人,就可以完成10個人或者幾十個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現代農業從根本上講,就是農業工業化的道路,也就是農業像工業一樣生産,不受氣候條件的約束,不受環境的約束,同時有穩定的産量。通過各種農業先進技術的調控,使作物生長達到最佳狀態。”李文虎説。
無獨有偶,山東雲興農業科技公司瞄準當前蔬菜物流標準及追溯領域存在的各種難題,把北斗技術用到蔬菜産業上。
目前,雲興農業在壽光魯盛農業公司商品蔬菜包裝箱上附著了無源高頻RFID晶片標簽,在蔬菜裝箱時寫入蔬菜的品牌、品類、産地、重量、種植數據及圖片資訊,並在蔬菜物流車裝上有源RFID閱讀器,與高速公路或收費公路收費站的鮮活農産品免費通行口聯網,免掉現場查驗、拍照等繁瑣過程,實現讀卡快速通行。
據介紹,RFID就是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
“RFID可以彌補二維碼管理系統需要近距離光掃描、資訊儲藏量小等弊端。RFID存儲量是二維碼的千萬倍,RFID讀取器速度是掃描二維碼的百倍以上。”雲興農業負責人李波説。
物流監管僅是北斗技術平臺應用的一部分。在雲興農業的設想中,設施農業種植控制系統問題、農作物的溯源問題、蔬菜種植中的問題、農業垃圾的迴圈利用問題,都可依託平臺解決。
“北斗技術應用到蔬菜産業中,這在國內是首次。”北京耐威科技技術人員孫迪説,網際網路+蔬菜及RFID晶片追蹤溯源項目將實現農業生産環境的智慧感知、智慧預警、智慧決策、智慧分析、專家線上指導,為農業生産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慧化決策。
當普通大棚遇到高科技會怎樣?答案是傳統大棚也可以實現自動化、智慧化。江蘇綠港農業示範園區無土栽培棚有一台施肥機。該大棚負責人拾莉説:“這臺施肥機,看著個子不大,但可以管150畝葉菜,可以感應到棚內的溫度、水溫、pH值、EC值等作物生長需要的重要條件。”
據介紹,荷蘭的番茄每平方米年産量高達145公斤,而國內菜農一般的種植産量不到30公斤。“通過我們的研發創新,每平方米的産量可達45公斤。”李文虎説,只要維持蔬菜生長過程中的水分、養分平衡,産量還可以繼續增加。
壽光紅日種苗公司總經理鄭春之已經看中了育苗溫室的電腦控制設備。
電腦控制系統利用各種感測器,把與溫室環境有關的參數(如空氣溫度、濕度、光照等)採集進來,按照一定的規則控制溫室的各種設備,從而實現精準控制溫室環境。“省時省工省力,這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鄭春之説。
4月23日上午,壽光市洛城街道東斟灌村彩椒大棚種植戶李樂雨給彩椒種植能手李寶先打電話,諮詢臍腐病怎麼治理。“這是缺鈣引起的,但不能現在就補鈣,得讓彩椒植株健壯了再補鈣。”李寶先回答。
李寶先的經驗一部分來自實踐,更多的是來自網上的學習。李寶先的智慧手機微信上有中國菜農群英會、燕野肥料植保服務、壽光蔬菜實用技術交流中心、蔬菜衛士等十幾個群。“能學到很多知識,還可以探討問題,尤其是病蟲害的防治。”李寶先説。
冬天遇到連陰天,大棚溫室彩椒多數會得灰霉病。一位種植能手在群內留言説,用菌核凈治理灰霉病,不僅價格便宜,效果還好,但不能噴霧。這給了李寶先防止彩椒灰霉病很多啟發。
即便不請教李寶先,李樂雨也可以去村委辦公室,打開農業專家遠端視頻系統,請專家出謀劃策。
“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通過移動平臺或電腦平臺,對農業生産進行控制,使傳統農業更具智慧。”李文虎説。
蔬菜溫室大棚帶頭人、76歲的王樂義認為,智慧農業是農業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辦好了智慧農業,現代農業就實現了。
下圖:北京耐威科技技術人員孫迪介紹北斗技術在蔬菜産業中的應用。
□石如寬 報道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