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隴南:微信群裏的“扶貧經”
- 發佈時間:2016-04-29 08:26:3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蘭州4月29日電(記者張文靜)“各位第一書記,你們今年的主要工作是增加貧困戶收入,推廣‘合作社+貧困戶’的脫貧機制。”晚上9點多,甘肅省隴南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崔景瑜將這條資訊發到了“隴南精準扶貧村支部第一書記微信群”中。
幾分鐘後,100多位扶貧駐村第一書記紛紛回復崔景瑜。
“收到。我們註冊了苦蕎合作社,發展的40多戶種植戶裏,貧困戶佔20多戶。”禮縣中壩鄉黑池廟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田豐在微信群裏介紹。
“合作社首先要解決産品銷路問題,我已經跟兩個電商平臺和一家創客基地談了産品銷售的問題,銷路基本沒有問題。”對於合作社的銷路,崔景瑜早早就做足了“功課”。
微信群裏,崔景瑜和100多位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圍繞扶貧政策、扶貧經驗和産業發展,積極互動。這些第一書記是近幾年隴南市委組織部從市直部門選拔出來的“精兵強將”。
“微信群已成為我們與駐村幹部交流分享扶貧經驗的工作平臺,反映老百姓訴求的民聲平臺。在這裡,我們可以每天甚至每時每刻及時掌握各村扶貧措施的落地情況,成績是哪些、問題是什麼、今後怎麼辦,更能第一時間知曉老百姓的想法和困難,有利於精準扶貧。”崔景瑜告訴記者。
記者在微信群裏看到,很多貧困村第一書記都提到了産業扶貧的措施,但在富民産業選擇上有雷同。
對此,崔景瑜第一時間在微信群裏發出提示:“要選準能夠普遍性帶動群眾脫貧的産業,在每個貧困村發展最適合的産業,避免同質競爭、增産不增收。”
借助微信平臺,崔景瑜不遺餘力地推廣“支部控股+群眾參股+貧困戶持股”和“合作社+貧困戶”脫貧機制,並不斷用已有成果鼓勵第一書記。比如,宕昌縣何家堡鄉草坪子村成立了羌鳳帽帽雞養殖合作社,採取“黨支部+合作社+電子商務+貧困戶”的脫貧模式。今年1月底,該合作社為32戶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成員發放了紅利8.2萬元。
“第一書記要幹起來。由村黨支部參股控股,組織能人大戶帶頭,吸收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因地制宜地發展,通過這種形式,帶動群眾實現持續永久的脫貧。”只要有時間,崔景瑜都要在群裏“吆喝”幾聲,總結成功經驗並主動推薦脫貧機制。
文縣鐵樓鄉舊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米錦玉從微信群裏成功“取經”。“市委組織部提出的脫貧模式啟發了我,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就是在微信群交流後才有的想法。”米錦玉説,他在村裏發起成立了中藥材種植和花椒種植兩個合作社,吸納5戶貧困戶。
像米錦玉一樣,還有多位第一書記或已成立了相關合作社,引導貧困戶參與,或正籌備合作社成立事宜。
“一個支部書記在村上辦一個産業,就能把一個村帶出來。第一書記的職責就是幫助貧困戶走上一條自主脫貧的道路。”崔景瑜説,“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
除了交流“扶貧經”,第一書記也通過微信群直接反映近期各村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以及存在的困難。“對於有些村子的難題,縣委書記正在協調解決。”崔景瑜直言。
數據顯示,隴南目前還有50萬農村貧困人口。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表示,這些人是“貧中之貧”,帶動他們“拔窮根”還需要相關部門和駐村幹部不斷創新扶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