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大豆距離春天還有多遠?
- 發佈時間:2016-04-29 02:31:31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從中國加入WTO後,進口大豆“長驅直入”,搶佔了國內80%的市場份額。來自黑龍省依蘭縣大豆協會的會長曾用調侃的語氣説:“大豆種植面積年年下降,我這個大豆協會的會長快名存實亡了。”
而近日,農業部剛剛印發的文件——《關於促進大豆生産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能否讓糧農們看到國産大豆復蘇的希望?未來的大豆産量究竟如何增加?提高畝産的同時又如何保障大豆的品質呢?
我國大豆總産量創22年新低
2016年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國際豆類年。隨著人們對植物油攝入的增加和養殖行業對飼料需求的提高,我國大豆需求量迅速攀升。據海關最新統計,2015年我國進口大豆8169萬噸,比去年增加了1029萬噸。中國已成功躋身大豆進口第一大國。
“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值得國人驕傲的事,從大食物安全觀來看,大豆進口量持續增加,已對我國食用蛋白安全形成一定挑戰。” 東北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大豆産業技術體系機械化崗位專家陳海濤説。
他解釋道,國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出油率高,基本用於榨油和飼用豆粕。而我國大豆的優勢是蛋白含量高、天然基因、適宜食用。與其他三大主糧稻穀、小麥、玉米相比,大豆的熱量低,但蛋白質含量最高。據統計,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質40克左右,是牛肉的2倍,素有“田中之肉、營養之王“的美譽。而在已解決溫飽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的今天,老百姓會追求更高的營養價值,此時,大豆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然而,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統計,2015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總産量卻進一步萎縮,大豆總産量降至1100萬噸左右,創近22年新低。
“在經濟利益驅動下,2009年以來,玉米、水稻栽培面積連續逐年擴大,致使大豆面積被擠壓減少三分之一以上,造成主要作物結構性連作障礙,導致農田越來越貧瘠,土壤養分失衡,病蟲害加劇,水資源匱乏凸顯,進而形成了加大化肥、農藥施用量的惡性迴圈。這不僅危及著人畜生命安全、而且嚴重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和整個生態環境。”陳海濤介紹。
“實際上,大豆也是種地養地結合的重要倒茬作物,因為在大豆的根上有根瘤菌共生,能直接固定空氣中的游離氮。據測定,一畝大豆的根瘤菌一季能固定空氣中的氮約1.5斤,相當於7斤—8斤的硫酸銨,減少氮肥施用,減輕對土壤和水體的污染。尤其是把大豆和禾本科作物進行輪作,不但可以更充分地發揮用地和養地的經濟效果,而且能促進持續增産穩産。”陳海濤説。
農業供給側改革大豆要先行
“《意見》的出臺是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的現實需求。” 陳海濤説。
他指出,近年來,由於單純追求糧食産量和經濟效益,我國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玉米庫存積壓過大,大豆供給嚴重不足。若不及時適度減少玉米生産面積,恢復大豆生産,不僅會造成玉米生産資源浪費,而且會進一步加劇大豆依賴進口的現狀,危及國家糧食安全。
為“拯救中國大豆”,從去年開始,農業部積極出臺一系列政策扶持大豆生産。 2015年11月,農業部發佈《農業部關於“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力爭2020年前,“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面積調減5000萬畝以上。
2016年1月中央一號文件首提劃定大豆、棉花、油料、糖料蔗等農産品生産保護區,優化農業生産結構。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4月1日,國家公佈了2016年的大豆目標價格——4800元/噸,與去年持平;但至今,國家仍未公佈玉米的目標價格。
今年3月兩會期間,農業部長韓長賦也曾説,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重點要做3件事,其中兩項是關於國産大豆:一是調減玉米産量,推進糧改飼、糧豆輪作,調減非優勢産區的玉米麵積;二是提高大豆産量,進行目標價格試點,開展品種攻關,提高生産效益。
而《意見》出臺後,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稱,大豆是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的重要替代作物。適當調減非優勢區玉米,改種大豆等作物,既能化解玉米過剩庫存,又增加産需缺口較大的大豆供應。
“但大豆生産發展的定位就是滿足國內食用大豆的需求,同時構建用地養地結合的耕作制度。這不是追求大豆的自給水準,也不是與進口大豆相抗衡,目的是形成國産大豆與進口大豆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格局。”種植業管理司潘文博副司長表示。
打好國産大豆反擊戰育種是關鍵
俗話説,“百里豆千里麥。” 而《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大豆面積達到1.4億畝,比2015年增加4000萬畝。其中,東北地區擴大大豆面積3000萬畝,黃淮海地區擴大大豆面積1000萬畝。這一目標,在當前耕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能否實現呢?
在國家大豆黃淮海區試主持人、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吳存祥看來,品種、環境、栽培是決定大豆單産高低的3個關鍵因素。“其中,品種是根本。”吳存祥説,“好的品種對大豆高産的貢獻率能達到40%,因此,培育高産品種是擺在眼前的迫切需求。”
我國不僅是大豆種質資源最多的國家,而且近年來,我國大豆分子育種技術研究正在努力追趕世界先進水準,據了解,截至去年底,我國共選育出2062個通過審定的大豆品種,覆蓋了全國所有大豆産區。
“目前品種的單産還是可以的,參加區試品係的單産就能達到每畝180公斤—200公斤。”吳存祥告訴記者,也就是説,我國大豆育種水準在傳統道路上是有力量的,能滿足多樣化的需求。“作科所選育的‘中黃35’就是一個典型高産品種,在新疆地區採用滴管結合水肥同步技術,已經連續4年創造了畝産超400公斤的紀錄,其中2012年創小面積畝産421.37公斤的全國大豆高産紀錄。”
“目前,黑龍江農墾大面積畝産達170公斤。只要選好品種、整合技術,提高單産是有可能的,也是最大的潛力所在。”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説,“力爭到2020年大豆平均畝産達到135公斤,比2015年提高15公斤。同時,從今年開始,在東北和黃淮海優勢産區,創建一批萬畝規模、畝産超200公斤的綠色高産高效示範片,為示範帶動更大面積高産高效探索路子、 積累經驗。”
大豆生産穩定發展還需多措並舉
國外農業發達國家,在大豆種植上不僅實現了土地的規模化和集約化,而且已全部實現了機械化作業。而國內的情況是大豆機械化生産從無到有已基本上實現了耕種收的機械化,但是大豆生産各環節的裝備技術水準還亟待提高。
陳海濤稱,根據我國各地方的實際情況,發展全程機械化,加強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合作,推動技術開發,積極推進示範推廣,切實提高大豆種植和收穫環節的機械化水準,無疑是大豆産業突圍的一個重要選擇。
“國家大豆産業技術體系8年來的研究與試驗示範實踐,已給出了很好的實證。”陳海濤介紹,“基於我國黃淮海麥豆主産區自然稟賦研發的麥茬地免耕覆秸大豆生産機械化技術及其配套系列機具,實現了在收後小麥原茬地上,機具一次進地高品質完成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免耕播種施肥植保和秸稈地表覆蓋等6項作業工藝環節,實現了大豆生産的增産提質、節本增效、綠色環保,平均畝産190公斤,部分地區畝産高達336公斤。”
除了借力“全程機械化”以外,陳海濤説,發展國産大豆生産,除強化政策扶持外還需穩定國內大豆價格。一方面完善大豆目標價格政策,合理確定目標價格,穩定農民收益預期,引導農民多種大豆。另一方面健全大豆進口資訊發佈制度,引導市場投資預期。同時強化對進口大豆的監管,嚴格執行檢驗檢疫標準。
另外,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稱,將根據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産業基礎,加快建立東北優質大豆保護區,保護種質資源、生産能力和生産主體,並支援東北冷涼區和農牧交錯區推行玉米、大豆輪作,探索建立用地養地結合的輪作制度。
“當然,復蘇國産大豆還離不開科學引導健康消費,營造促進大豆産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推進擴大國內優質大豆消費市場。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滿山遍野種豆子的場景,會昨日重現!”陳海濤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