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振興的四大“癥結”和一劑“猛藥”
- 發佈時間:2016-04-28 14:44: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印發實施,這是繼2003年實施東北振興戰略之後,黨中央、國務院在新的歷史條件和時代背景下對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深化發展。《意見》為全面振興東北找準“癥結”,開出“藥方”。
四大“癥結”
作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和我國重要的工業與農業基地,東北地區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舉足輕重。東北地區人口、資源、産業、人才、基礎設施、區位等支撐能力很強,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10多年來,東北改革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東北地區發展遇到新的困難和挑戰,這其中有全國“三期疊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東北地區産業結構、體制機制等個性方面的原因。有矛盾有風險本身並不可怕,關鍵要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風險的決心和辦法,多從內因著眼、著手、著力,找準癥結才能有的放矢。
《意見》明確指出目前東北地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市場化程度不高,國有企業活力仍然不足,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科技與經濟發展融合不夠,偏資源型、傳統型、重化工型的産業結構和産品結構不適應市場變化,新興産業發展偏慢;資源枯竭、産業衰退、結構單一地區(城市)轉型面臨較多困難,社會保障和民生壓力較大;思想觀念不夠解放,基層地方黨委和政府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適應引領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可以説,這四大“癥結”是國家經過深入研究後為東北地區“診脈”的結論,是為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對症下藥”的源頭。
開出“藥方”
“藥對如鎖開”,找出了問題,更需對症下藥。針對東北地區的“癥結”,國家開出了一個“藥方”——全面深化改革。《意見》指出,東北地區的這些矛盾和問題歸根結底是體制機制問題,是産業結構、經濟結構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歸根結底要靠全面深化改革。
東北産業現狀正是我國傳統工業的縮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區域。東北地區是我國建國初期最重要的工業基地,擁有石油、鋼鐵、機械、化工等優勢産業。但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崛起,東北的競爭優勢逐漸喪失,GDP增速近年來呈顯著下滑趨勢。面對新形勢新問題,“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要靠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力度來開山破石。
《意見》開出的 “藥方”還包括四味主藥。第一味藥是著力完善體制機制,要以知難而進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信心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新體制和新機制。這是東北振興的根基。第二味藥是著力推進結構調整,全面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構建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傳統製造業並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産業發展新格局。這是東北全面振興必須打贏的攻堅之戰。第三味藥是著力鼓勵創新創業,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作為培育東北老工業基地內生發展動力的主要生成點,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這是東北全面振興的動力之源。第四味藥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這是東北全面振興的發展之本。顯而易見,這些舉措和辦法旨在對症下藥。
督促“落實”
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大路小路,只有行動才有出路。“癥結”找準了,“藥方”開出了,接下來就要看落實。《若干意見》要求切實抓好組織落實,要強化責任落實,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認真細化實際舉措並一項一項予以落實,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各項部署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區域經濟的爬坡過坎、增強耐心,説到底同時也是市場中企業要修煉的內功。實際上東北已經有很多企業正在積極開展和落實改革創新。“如果沒有智慧數控機床I5,我們可能就邁不過眼下這道坎兒。市場需求變了,産品也要跟著變。”談及企業的轉型升級,瀋陽機床集團黨委副書記李文華深有感觸。當年,瀋陽機床董事長關錫友力排眾議,砸下七八億元研發I5智慧控制系統,曾備受壓力和質疑。而今的瀋陽機床集團,傳統機床利潤微薄、無處可銷,I5卻供不應求,滿負荷生産。“傳統機床銷量下降60%,I5銷量增長350%,守舊與創新的結果,可謂天壤之別。”李文華向人民網記者表示。面對經濟新常態下的困難和問題,“路總是有的,路就在腳下,關鍵是要通過變革打通道路,釋放經濟發展潛力。”
東北的困難和問題非“一日之寒”,解決起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多方面努力,更需要足夠的定力與耐心。更何況,東北還有“共和國長子”與過去十年振興的結實基礎。
關鍵在行動。左顧右盼,只能錯失良機;怨天尤人,無助於改革發展。立下愚公移山誌,瞄準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才能打贏全面振興東北這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