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千工匠競風流

  • 發佈時間:2016-04-28 03:29:43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 鄧國芳 龔望平 通訊員 王江紅) 4月26日上午9時,雨後初霽的東陽市南馬鎮花園村,在渾厚激昂的《唱響大工匠》樂曲中,上演了令人震撼的一幕:千名木工、千名刮磨工、千名雕刻工,整齊列隊,組成方陣,迎著數萬人的目光,從容地展示傳統紅木傢具的榫卯、刮磨和雕刻工藝。

  4月26日,是花園人的重要日子。為期三天的2016中國·花園紅木傢具展銷會拉開帷幕。

  胡冠軍,從花園村走出來的工藝大師,也是這場展演的總策劃。他説,讓3000名工匠走出車間,集中亮相展演,更多的是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此次表演開創了中國木工文化的先河,體現了對工匠精神的尊重和追求。

  “整套傢具,沒有一顆釘子、螺絲,東陽工匠的手藝,讓人嘆為觀止。”江蘇採購商潘萬林在觀看展演後,對東陽紅木傢具産業有了全新的認識,“看到了文化,看到了精神,真的很震撼。”

  3000工匠精英,背後是1800家經營戶和2000余家生産企業的産業基礎和依託。“創鑫紅木”總經理蔣保健説,這場展演,不僅宣揚工匠精神,也給産業發展注入了信心。當天,“創鑫紅木”派出9人參賽。

  “村名花園不長花,草棚泥房窮人家,種田交租難糊口,擔鹽捉魚度生涯”,這曾是花園村艱苦歲月的真實寫照。如今,花園村在中國名村影響力綜合排行榜中名列第三位,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達15萬元,被譽為“浙江農村現代化的榜樣”和“浙江第一村”。

  美麗的蝶變,與花園村堅持走“以工富農、以工強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之路休戚相關。依託自身優勢,舉全村之力,發展紅木産業,是其中的一大亮點。然而近年來,紅木傢具企業如雨後春筍崛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堅持和創新,這是我們轉型升級中必須牢牢抓住的兩點。”蔣保健認為,堅持,就要傳承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不斷提升東陽紅木傢具的品質;創新,則要研判市場變化,推陳出新引領消費潮流。

  這天,面對數萬客商和參觀者,花園村的1800多經營戶和2000多家生産企業,還勇敢地發出了誠信生産和經營倡議:

  “一、帶頭鑄品質,以工匠精神,打造最優産品;二、用心創品牌,以工匠精神,打磨更強生命力;三、努力促創新,以工匠精神,推動産業更好發展;四、全力倡環保,以工匠精神,實現産業綠色前行。”

  “作為全國主要的紅木傢具生産基地,傳承工匠精神,花園村義不容辭。”花園村黨委書記、花園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邵欽祥認為,要進一步發展紅木産業,就必須深入發掘工匠精神的實質,讓工匠精神與花園文化的內涵相結合。

  從放棄木匠做貿易,再回歸家鄉辦紅木傢具廠,呂品康對工匠精神有著深刻的理解:“不管做歐式還是中式紅木傢具,工匠精神始終不能丟。”

  在胡冠軍看來,每一棵被選用的紅木,都是經過百年成長而成,工匠應該沉下心來鑽研,將紅木賦予生命,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進去。“紅木傢具兼有觀賞、使用、收藏功能,是傢具更是藝術品,紅木工藝需要精益求精。”他説。

  花園村努力傳承工匠精神,也受到前來參觀洽談客商的認可。當天下午,來自全國各地的66家企業與花園集團簽訂67個項目,涉及購銷意向、建設工程、産品訂單、銷售合同、技術合作開發等多方面,簽約總額達118.62億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