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産業司負責人就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答記者問

  • 發佈時間:2016-04-26 19:06: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出臺的《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 開展資訊惠民試點實施方案》26日對外發佈。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産業司有關負責人就文件出臺的有關背景、目標任務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這個概念一經提出,就備受社會關注,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答:開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是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發展的重要部署,是“網際網路+”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實踐。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積極探索創新,不斷改進政務服務,取得了明顯成效。

  然而,在面向公民服務方面,困擾基層群眾的“辦證多、辦事難”現象仍然大量存在,“證明我媽是我媽”等各類“奇葩證明”、“迴圈證明”屢見不鮮,群眾辦事“多頭跑、重復跑、跨地跑”問題仍然層出不窮,給群眾帶來諸多不便,已成為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絆腳石”。

  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共同開展了研究工作,成立了文件起草組,委託國家資訊中心、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和專家開展了專項研究,並赴深圳等資訊惠民國家試點城市進行了實地調研,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這一方案。

  問:方案中提出“一號一窗一網”的目標任務,會給老百姓帶來哪些好處?

  答:“一號一窗一網”是方案的核心內容。

  “一號”,是要實現“一號”申請,簡化優化群眾辦事流程。充分發揮公民身份號碼作為公民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作用,以公民身份號碼作為唯一標識,建成電子證照庫,實現群眾辦事“一號”申請,避免重復提交辦事材料、證明和證件。例如提交證明材料的環節,通過各類電子證照“一號”關聯,最終實現以公民身份證號碼作為政府辦事的唯一標識,“一號”申請辦理各類政府服務,避免讓群眾提交大量的證明材料。

  “一窗”,是要實現“一窗”受理,改革創新政務服務模式。整合構建綜合政務服務窗口,建立統一的數據共用交換平臺和政務服務資訊系統,將原本分散在各個部門的群眾服務窗口整合集中到一個綜合窗口,從而避免群眾辦一件事折返于多個部門、重復跑路的現象,逐步實現政務服務的就近辦理、同城通辦、異地辦理。

  “一網”,是要實現“一網”通辦,暢通政務服務方式渠道。“一網”提出的核心理念是要實現“政務服務隨時隨地、觸手可及”。通過積極拓展政務服務渠道,整合建設統一身份認證體系,推進群眾網上辦事“一次認證、多點互聯”,實現政務服務渠道多元暢達,群眾網上辦事“一網通辦”,持續提升政務服務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問:開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這項工作有沒有時間表?

  答:考慮到相關工作任務的艱巨性、複雜性以及區域發展不平衡等現實特點,方案結合2014年實施資訊惠民工程以來的試點工作基礎,提出了“兩年兩步走”的實施路徑。

  2016年“先行試點、夯實基礎”,在80個資訊惠民國家試點城市開展試點工作。到2016年底,在試點城市內基本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的“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

  2017年“全面推廣,成效顯現”,推動各試點區域間電子證照和公共服務資訊的互通共用,推廣試點經驗,初步實現試點城市間政務服務事項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基本政務服務事項80%以上可在網上辦理。

  同時,認真總結試點工作,完善“一號一窗一網”服務模式,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逐步推向全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