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關注“網際網路+政務服務” 政務上雲端 服務接地氣

  • 發佈時間:2015-12-14 10:51: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的通知》,指出要加快推進“網際網路+公共服務”,運用大數據等現代資訊技術,強化部門協同聯動,打破資訊孤島,推動資訊互聯互通、開放共用,提升公共服務整體效能。

  政務服務和“網際網路+”,兩者“加”在一起如何方便群眾、提升效能?多地政府和網際網路技術公司聯手進行了探索實踐。

  新興互聯:

   管理有了“雲大腦”

  在國內不少城市,網際網路已深度介入城市管理。

  杭州一些道路布點“智慧道路停車收費系統”,停車位上加裝一個直徑10釐米的小圓盤,泊車時,感應器能準確檢測車輛進出資訊,自動把數據傳至後臺系統。只要布點足夠多,大數據就可以告訴司機城市中哪有停車空位。

  深圳羅湖法院讓市民通過微信上傳所有立案所需文書的電子版,可以線上完成立案,獲取民事、行政等案件的立案指導資訊,查詢案件進度,聯繫案件主審法官,預約查閱檔案等。

  武漢交警微信賬號能幫用戶查詢路況資訊、交通公告、車輛及駕駛證狀態等資訊,會主動提醒車輛年審、機動車檢驗到期,可以通過微信支付繳納交通違章罰款。每天為武漢市民窗口繳罰節省共計22萬多分鐘,全年節省警力約300人。

  騰訊公共戰略研究部總經理司曉介紹,目前,騰訊與多省地方政府簽署了“網際網路+”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在廣州、深圳、武漢、上海、佛山等城市上線了微信城市服務,1000余萬市民受益,其中醫院掛號、違章辦理、港澳通行證再次簽注、戶政業務預約、長途汽車購票等服務使用頻次最高,最受用戶歡迎。

  阿裏雲數據中國事業部總經理潘立維介紹,目前運作在阿裏雲平臺上的政務應用超過1500個,涉及網上審批、交通、醫療、社保、城管、旅遊、社區服務等多領域。如智慧紅綠燈,能根據交通流量控制紅綠燈,最大程度減少擁堵;人臉識別技術能讓攝像頭不只是“眼睛”,還能對視頻監控數據實時分析,對可疑人員、車輛自動鎖定。

  “‘網際網路+’要能夠連接一切。對政府來講,就是連接起了民眾與公共服務,使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居民。”司曉説。

   數據整合:

   讓辦事不再“跑斷腿”

  與分散的點狀合作不同,“浙江政務服務網”背後的系統合作,則是“網際網路+政務”的全面升級。

  過去,幾十個省級部門各自為政,數據互不相通。去年年初,浙江與中國電信、華數集團、阿里巴巴三家網際網路服務商達成雲計算合作,浙江省政府將整合的各部門數據“遷徙”到專用的數據中心。2014年6月,“雲”上的浙江省政府數據完成首次整合,“浙江政務服務網”開通,省、市、縣三級政府3000多個部門的所有審批事項都納入政務服務網。目前,浙江多個地市實現企業登記註冊的工商、稅務、組織機構代碼三證聯辦,創業開公司一次搞定,再也不用在三部門間來回跑腿。

  從浙江的探索來看,在“網際網路+”領域,政府可以依託雲計算和大數據能力,將鬆散的政務應用進行整合和流程再造。除了浙江,阿裏集團還與海南、天津等14個省市簽署了全方位、立體化的戰略合作,目前各地已陸續完成政務系統“上雲”,後期阿裏雲將支援政府開展更多大數據應用及政務服務重構。

  潘立維介紹,阿裏雲在“網際網路+”政務領域的應用分三步走:一是“上雲”,獲得政務計算彈性資源與能力;二是政府機構間、政府企業間數據融合,針對政務治理的關鍵重點進行數據創新應用;三是政務服務系統邏輯重構,靈活支撐簡政放權、放管結合。

   政務網站:

   像逛淘寶一樣“逛政府”

  吳坤是貴州省畢節市品質技術監督檢測所的檢測員,一年來,他的工作節奏變化巨大:一年前,辦理一個計量標准考核,從畢節到貴陽乘車需5小時,交個材料在路上就要耽擱兩天,完成一個考核至少要1個月。現在情況不同了,登錄貴州省人民政府網上辦事大廳,掃描上傳相關材料,坐等事項辦結,整個過程甚至無需跟辦理人員見面。“這都是電子政務雲應用的結果。”吳坤説。

  阿裏雲業務總經理劉松分析,以往政務系統數據分散、不一致且橫向(跨政府部門、跨行業)融合少,會直接制約政府的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能力。“通過‘雲計算’的數據整合,政務網站就好比‘政務超市’,網民可以像逛淘寶一樣‘逛政府’,辦理行政事項‘數據多跑腿,百姓少跑腿’。”

  以前辦一個證明或證件要跑多家部門進行資訊核實,如今在網上辦事大廳,辦理者進入相關業務辦理入口,一旦需要其他部門資訊,後臺能自動匹配,“因為同一個雲平臺上,資訊數據是相通的。”貴州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李榮介紹。

  “雲計算”數據安全性如何保障?對於數據開放的法律界線,浙江推出管理辦法,把政務服務網資訊分三類:可無條件共用的非受限共用類資訊;只能按照特定方式或提供給指定對象共用的受限共用類資訊;依法依規不能共用的非共用類資訊。政務服務網資訊資源共用則遵循“義務提供,無償共用”原則。“不僅要搭政務‘雲’,更要配‘雲盾’作為政務系統運作的安全保障。”劉松介紹,類似安防性質的“雲盾”産品,安全性遠高於政府自己建一個機房。

  在浙江,為防止政府數據資訊洩露,阿裏雲推出“雲盾”等成套安全體系,與電信的“雲堤”一道築成“網上大堤”。同時,政務雲上的每個委辦局之間都建成了防護墻,即便單個委辦局遭受駭客攻擊,一般也不會發生整片“雲”系統的癱瘓。(記者 顧 春 呂紹剛 黃 嫻 孫 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