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穀雨前後 種瓜點豆——當前全國春播形勢掃描

  • 發佈時間:2016-04-25 19:46:3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 題:穀雨前後 種瓜點豆——當前全國春播形勢掃描

  新華社記者

  “清明早,小滿遲,穀雨立夏正相宜。”穀雨前後雨水充沛,正是莊稼生長的最佳時節。目前,我國東北地區水稻正在育苗插秧,華北地區冬小麥抽穗揚花,南方早稻進入移栽高峰,廣袤的田野上涌動著春播春種熱潮。

  來自農業部農情調度數據顯示,當前全國已播各類農作物4.12億畝,近三成完成春播意向。其中,早稻育秧基本結束,中稻(一季稻)已育秧超八成,春玉米播種近兩成,春小麥播種過半。

  社會化服務提速 種田“省事又省錢”

  江西是水稻種植大省,以前春耕時節,家家戶戶都要選種育秧,費時又費力。“自從有了集中育秧的社會化服務,我們都是直接購買秧苗,春耕變得省事多了!”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泉江鎮裏口農民彭小二説。

  説起社會化服務的好處,彭小二給記者算了筆賬:以前自家育秧,每畝秧田種子、水電、薄膜等費用約為700元,而現在購買秧苗,每畝僅需300元左右,不僅省事,還省錢。

  給水稻催芽是黑龍江省稻農每年開春的“必修課”。最近幾年,當地絕大多數農民都告別了在自家炕頭上給水稻催芽的傳統方式,而是到水稻智慧催芽基地工廠化催芽,催出的芽更齊整、出芽率也更高。

  在中原大地,現在正是小麥拔節期。一大早,河南沈丘縣周營鄉農技員陶自強扒拉了兩口飯,便騎上摩托車,帶著農作物春季田間管理宣傳資料到農戶家開展到府服務。“小麥拔節期病蟲害多發,如何對症施藥防治,不少種植大戶還是拿不準,我們多去看兩天,沒準産量就能多幾斤。”

  為了幫助種糧大戶解決種植難題,當地農技人員不僅與種糧大戶對接聯繫,通過微信傳照片、查苗青、解決問題,還定期到現場察看小麥長勢,給各鄉各村印發春季麥田管理“私人定制”單對症下藥,指導農民適時防治病蟲害、追肥澆水,成了農戶家裏的“田保姆”。

  高科技“飛入”農田春播春管邁向“自動化”

  在望不到邊際的30萬畝麥地裏,5台無人植保機低空盤旋,螺旋槳嗚嗚作響,抽穗的麥子隨風輕曳,望不盡的麥田在陽關下熠熠生輝,這一幕好似科幻大片的情節,就發生在河南省週口市商水縣舒莊鄉的一塊高標準糧田裏。

  腰上背著噴霧器,左手加壓、右手噴霧,這個百姓最熟悉的春耕場景,在糧食大省河南已經越來越少見,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高精尖”植保機械。近年來,隨著土地流轉快速推進和“百千萬”高標準糧田工程建設,河南省農業生産規模化程度越來越高,直升機、無人機、多旋翼飛行器、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等先進農業植保機械逐漸代替人工勞動,在一望無垠的田野上唱起了“主角”。

  在湖南省衡陽縣西渡鎮,家庭農場主顏衛傑往年最愁的是組織人力進行噴灑農藥。基層勞動力缺少,勞動力成本又高,人工效率還偏低。“現在好了,我們從長沙引進一家植保公司,他們準備給我們常年配備10架植保無人機,徹底解決了之前的問題。”

  站在自家田埂上,他高興地説,一架植保無人機相當於40個勞動力,農藥噴灑均勻,不會有遺漏區域,速度快,能夠保證效率。“遇到病蟲害來襲,人工10天的活,這些無人機大半天就可以做好。”

  綠色種田新理念 高産更要高質

  今年春耕期間,有些農民在為種什麼品種而煩惱。但對於江西省吉安市龍口村種糧大戶陶金華來説,這種煩惱卻不存在。今年,他和廣東一家企業簽訂合同實行訂單生産,種植優質稻,每斤按照1.75元/斤的價格收購。

  “雖然優質稻每畝的産量會比常規稻略低一點,但價格更高,算起來還是划算不少。”陶金華説,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大家對於食品安全和品質越來越重視,優質稻根本不愁銷。

  今年春耕春播期間,不少農民對綠色種植模式青睞有加,不僅追求糧食産量高,更追求糧食品質好。

  地處洞庭湖平原的湖南益陽市蘭溪鎮是有名的魚米之鄉。為了追求産量,當地農民一度認為施肥越多越好,碳銨、磷肥、鉀肥、尿素都往田裏撒。長期過度施肥的結果,導致田越來越瘦,肥料多了,産量反而降低,農田污染加重。

  “當時大家都很困惑,施肥投入增加了,怎麼産量還減少了?”蘭溪鎮的種糧大戶李旭芳告訴記者,關鍵時刻,農業部門指導大家發展綠色農業,進行測土配方施肥。現在,村裏的公示欄裏寫得很清楚,哪個組那塊地缺什麼養分,需要在什麼時間施什麼肥,肥料數量和比例是多少,農民照著做就可以了。化肥投入減少了,土壤肥力反而提高。

  儘管當前春播春種進展良好,受超強厄爾尼諾影響,南方低溫陰雨天氣較多,導致部分地區小麥油菜個體偏弱、群體不足,紋枯病、白粉病和草害等偏重發生,夏季糧油苗情促弱轉壯和病蟲草害防控任務繁重;華北、黃淮北部旱象露頭,部分地區土壤輕度或中度缺墑,對春播生産和小麥生長造成一定影響,各地要及時根據氣象情況做好各項防災準備,為全年糧食生産打下堅實基礎。(記者林暉、宋曉東、周楠、郭強、管建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