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奏響科技創新最強音

  • 發佈時間:2016-04-25 13:03: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嘀嗒、嘀嗒……,時間就這樣走過了8年。

  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伴隨時間的腳步,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深植沃土,細雨無聲,在中華大地上激情綻放,奏響了科技創新最強音。

  喜看科經成果豐

  歷經八年,水稻“龍粳系列”徹底打破了日本品種“空育131”一品獨大局面;深松改土抗逆增産技術使玉米産區耕層深度提高10cm以上,耕層土壤容重降低10-15%,自然降水利用效率提高11.4%,平均單産提高了13.3%;馬鈴薯産業育成新品種53個,研發新技術141項、新工藝9個、新設備30個和新産品11個,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14項、地方和企業標準33項,獲得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55件,建立示範基地478個,推薦優良品種241個,實現了中式菜肴集中加工、配送服務的馬鈴薯半成品商業模式,為突破360萬噸薯類澱粉加工業的污染控制技術瓶頸提供了革命性技術;燕麥耐鹽性的突破使鹽鹼地成為了農牧民的“聚寶盆”;木薯加工關鍵技術的攻克,填補了木薯主食化利用的空白;甘蔗實現了生産全程機械化“零”的突破,並使噸蔗生産成本由380元降到了230元;娃娃菜育種打破了洋壟斷;柑橘産業利用適地適栽和錯位發展,實現了自然生産條件下甜橙鮮果9個月均有上市;蘋果栽培實現了由傳統喬砧密植向現代矮砧集約高效方式轉變;高效梨果脫萼技術使“公梨”變成了“母梨”;歐亞種葡萄“越過”了長江,“落戶”南方;瘦肉型北京鴨配套係和烤鴨專用北京鴨配套係打破了發達國家對我國肉鴨品種市場的壟斷;貝類體系把鮑年産值從幾千萬元做到了現在的百億元,讓鮑魚走進了尋常百姓家,人人都能享口福;鲆鰈類體系構建的工業化養殖模式引領了現代海水養殖發展方向……

  就在這八年,高産抗病優質雜交棉品種GS豫雜35、豫雜37累計推廣1千萬畝;濟麥22成為我國年種植面積最大的小麥品種;油菜新品種中油雜11累計推廣3500多萬畝,創社會經濟效益近30億元;“巴美肉羊”突破了國內沒有專用肉羊新品種的局面,生産性能提高20%以上,新增産值32億多元,新增利潤6億元;大恒699肉雞配套係累計生産商品肉雞3.7億隻,配套養殖技術推廣獲得經濟效益52.6億元;半滑舌鰨苗種累計生産12500萬尾、商品魚約20000噸,年産值達15億元;南陽牛種質創新與夏南牛新品種推廣範圍達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新增效益30億元;蘋果矮化砧木新品種選育與應用及砧木鐵高效機理應用,每畝增收1650元,已推廣應用130萬畝,年增加效益21.4億元……

  大地之子這樣説

  在湖北省農科院會議室裏,武漢市江夏區金龍畜禽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雷賢忠告訴記者,自從2011年與華中農大和湖北農科院合作後,企業的母豬産仔從每窩平均10頭左右提高到12.3頭,每年利潤增長超過了10%。

  據湖北神地農業科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硯介紹,在國家蛋雞産業技術體系支撐下,不僅使公司的黑羽綠殼雞年産蛋率提高了50%,種雞也由2000套增加到了3萬套,而且通過蛋品深加工,使一枚蛋的價值提升了3—5倍,2015年産值突破了1億元。

  “嘉魚蔬菜種植在湖北農科院邱政明研究員的指導下,近兩年推廣了“三減三增”新技術,減少化肥20%,減藥50%,減工30%,增産10%,品質提升使價格提高了5%。”湖北金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政説。

  麻城兆至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肖明兆接過話題,“我們合作社要感謝蔬菜産業技術體系,不僅提供了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模式,還幫助解決了許多技術難題,而且不需要三請四接,通個電話就解決了,我們就歡迎這樣接地氣的專家。”

  宜昌市曉曦紅柑橘專業合作社總經理張俊仁興奮地説,“去年我們柑橘産量達到了8萬噸,産值2.32個億,出口創匯1800萬美元,可以説,沒有體系專家支撐,就沒有宜昌柑橘産業。”

  “誰説不是,沒有柑橘體系專家,也沒有我們村的今天。現在全村910多戶全種柑橘,主打紅肉臍橙和冷晚臍橙,由於錯峰銷售,根本不愁賣。去年全村每人平均收入2萬元,有一個組每人平均達到了5萬元,現在外出打工的都回村種柑橘了。”秭歸縣郭家壩鎮鄧家坡村村支書何明國説。

  赤壁市茶産業發展局局長李新華感慨道,“的確如此!2008年與茶葉産業體系合作後,不僅改變了當地茶農認為青磚茶是低端茶的觀念,還通過引入新品種和綜合技術改良,使産量翻倍,高品質讓價格翻了4倍,千年赤壁青磚茶又興盛起來了。”

  科研精英如此説

  柑橘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鄧秀新院士告訴記者,體系的建立由項目變成了平臺,打破了隸屬關係、部門界線、利益藩籬,一改過去“拼盤”式的項目組織方式,實現了全國業界主要科研力量的優化與重組、一個崗位專家引領一個研究團隊、一個試驗站服務一個重要産區的技術力量配置格局,有效避免了因研究內容的交叉重疊引起的低水準重復,單打獨鬥、無效競爭、散兵遊勇、自娛自樂、論文至上、科技經濟兩張皮的局面一去不返,舊貌換新顏,呈現出農業科技創新新常態。基於體系平臺多學科專業交叉群集、多領域技術融合整合,單打獨鬥變成了集智攻關,最大限度發揮了各方優勢,使優勢産業更優了,特色産業更特了,應對突發事件和防災減災應急服務也更從容、更及時、更靠前、更有效了。如今自己再忙,偷閒也要跑基層,因為只有走進基層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要問苦不苦,全為價值有,一句話值得!

  “是的,加入體系後,方向變了,從産業中來到産業中去的問題導向,使自己走出了象牙塔搞科研,哪有問題就到哪去,只要對産業有用就研究;舞臺變了,只要有我們服務對象的地方,都是我們體系人的地盤,就會有體系人員的身影;關係變了,體系顛覆了同行是冤家,變成了同行親兄弟,沒有了區域界線,沒有了心理距離,單兵作戰轉為了集團軍作戰,共用資源、群策群力、共做事業;計劃變了,現在有了方向性和預見性,少了盲目性和功利性,科技人員從找米下鍋遊擊戰,轉入了目標明確、保障給力、持久發力的陣地戰;視角變了,由眼睛向上看,跑部錢進,轉為了眼睛向下看,面向生産、面向基層、腳踏實地、接通地氣了;心態變了,不再人窮志短,有了尊嚴、有了信心、有了自由、有了主見,心情舒暢搞科研了;風氣變了,不講排場、不搞接待、獨來獨往、專注科研;能力變了,以前做彙報、見記者、走訪基層就發怵,總覺得無話可説,生怕一問三不知,現在胸有成竹,勝似閒庭信步。可以説,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改變了我的後半生。”大豆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韓天富深有感觸的説。

  大豆體系昆明綜合試驗站站長王鐵軍賦詩道:産業體系力無邊,聚心聚力克艱難。冷眼向洋看世界,華夏大豆終立巔。

  花生體系山東臨沂綜合試驗站站長呂敬軍接道,進入體系後,不僅對産業發展問題有了更全面、更系統、更深刻的認識,形成了既有寬廣視野、又能務實解決産業問題的科研新思路。現在不僅低頭幹活,還要抬頭看路,不僅考慮技術先進與可行,還要考慮經濟合理和效益,必須集科學家嚴謹觀、企業家經濟觀和政治家全局觀于一體。

  水稻産業體系湖北武漢綜合試驗站站長遊艾青興奮地對記者説,“以前我們是東奔西跑找成果,現在是專家下來送成果,試驗站成了他們第二實驗室,我們也成為了新品種、新技術源源不斷的集散地。通過試驗示範找問題,再反饋體系去完善,然後推廣到田興産業,最終是百姓專家笑開顏。試驗站服務産業的綜合實力和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也隨之得到了迅速提升,通過我們二傳手把以前科研與市場的蹺蹺板變成了平衡木。現在都爭著進體系,不為資金,為體現價值,為機會無限。”

  花生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禹山林補充道:體系這個平臺打通了體系新知識、新産品、新成果快速應用到生産一線的通道,讓每個品種都可實現從重大任務→基礎研究→前瞻性研究→成果轉化生效益的完美迴圈。對於像我們花生這樣的小作物,在國家是小作物,而在貧困地區是大作物,偏治則廢,兼治則興,切莫人為邊緣化。50萬的經費支援對大産業來説可能是毛毛雨,但對小産業確是及時雨。八年實踐已表明,産業雖小,但很獨特,給點陽光也燦爛。

  蘋果産業技術體系加工品種選育崗位專家戴洪義建言道,農業生産週期長、區域性強、技術制約因素複雜,必須有針對性的持續跟蹤研究,要像同仁堂百年堂訓説的“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那樣,真正讓農業科研基礎研究在科學創新中成為排頭兵,厚積薄發。對於我們因年齡原因即將退出體系和已退出體系的人來説,已然是衣帶漸寬終不悔,但老驥伏櫪,甘願做新生代科研人的墊腳石,使他們不再重復地從零開始,而在老一輩用心血積累的基礎研究成果上,代代薪火相傳,不斷去豎起一個又一個里程碑,最終攀上農業科研巔峰,通過體系發射農業衛星。我們相信,農業美好未來不是夢!

  問渠哪得清如許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體系活水來。據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介紹,從2008年起,農業部與財政部在摸清家底、明確需求後,按照“突出基本生活需要、兼顧消費結構需求”思路,全面啟動了50個從産地到餐桌、從生産到消費、從研發到市場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既囊括了水稻、玉米、生豬等大宗農産品,也涵蓋了與農民收入密切相關、科研較少關注的食用豆、荔枝、水禽等特色農産品;既包含了穀子糜子、茶葉、蠶桑等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産業,也涉及了木薯、啤酒大麥、釀酒葡萄等新興加工原料的農産品,統籌了大小産業、兼顧了全國性和區域性産業、協調了國內優勢産業與國際優勢産業,勾勒了國家層面科技支撐現代農業産業的核心框架,優化了我國農業科研對産業支撐的資源結構,填補了我國傳統優勢農産品、區域特色農産品和新興加工原料農産品科研很少得到重視支援的領域空白,推進了農業科技創新的均衡發展。

  體系根據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原則,劃分了遺傳育種、病蟲害防控、栽培與養殖、機械化與設施設備、産後處理與加工、産業經濟6個學科領域,設立了50個産業技術研發中心、233個功能研究室,建設了5677個試驗基地、13178個示範基地,聘用了50位首席科學家、1050位崗位科學家、1137位綜合試驗站站長,凝聚了來自於757個農業科研、教學和企事業單位的2237位農業科研人員和近2萬基層農技推廣骨幹,形成了每種農産品都有國家核心技術力量,開創了覆蓋農業科技領域的農科教、産學研大聯合大協作的新格局,引導了農業科技創新要素向我國農業生産實踐聚集。環環相扣的創新鏈不僅保證了每個産業的每個環節、每個區域都有相應的科技力量分佈,也使各個技術環節圍繞同一目標分工協作開展工作成為可能,消除了過去産業發展技術支撐方面的“空白”和“短板”,保證了體系科研成果快速在基層大面積試驗示範、落地生根。

  體系同時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在明確體系人員、任務和運作機制、保證公平競爭、擇優支援的前提下,從2007年至2016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專項資金110.45億元,按首席科學家管理經費30萬元/年,崗位科學家基本研發費70萬元/年,綜合試驗站站長研發和試驗示範經費50萬元/年,探索建立了穩定支援的“特區機制”。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劉艷告訴記者,八年來,體系平臺按照“課題來源於實際、成果應用於生産”的需求導向,形成了需求與研究互為因果的良性迴圈、科研與生産結合的長效機制,創建了“公開公平公正”的人員遴選、“以需求定任務”的科研立題、“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的評價導向、“自上而下”的任務委託、資訊化和精細化管理及“決策諮詢、執行和監督”的宏觀管理運作的農業科技管理新模式,打造了“民主開放、團結協作、務實高效、誠信奉獻”的體系文化。通過穩定經費支援,不僅穩定了人心、穩定了隊伍、也穩定了事業,還使科研回歸了本原,讓科研人員充分體驗到科研的尊嚴與體面,在體系強大動力源推動和堅強後盾保障下,激發了科技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增強了使命感、責任感,演繹了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三級跳,把技術用在了大地上,把效益送進了百姓家,把論文寫到了國際上。這些接地氣、有底氣、受歡迎的專家,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了科技作為第一生産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

  據中國科學院第三方評估研究中心統計,體系專家八年來取得標誌性成果130項和重大成果328項;培育動植物新品種3541個,獲得植物新品種權962項,入選農業部主導品種351個,作物新品種累計應用96.1億畝,動物新品種累計應用1070.93億頭,累計增産7.68億噸;研發動植物規模化種養新技術入選農業部主推技術578項,被企業採用新工藝593項,農作物新技術累計推廣26.49億畝,畜牧、水産新技術累計推廣268.3億頭,累計增收1.55億元;研發形成了一批主導農産品品種的病蟲害檢測、監測與防治技術體系,節約成本1384億元,減少損失2021億元;研製和推廣農業新設備被企業採用326項,形成了一批農業裝備化、智慧化、資訊化等技術成果,帶動了農業勞動生産率快速提升;參與研發並組裝農産品保鮮、貯運、加工中試線550條,生産線912條,形成了一大批農産品加工、保鮮與物流技術重大成果,大幅度延長了農産品的産業鏈條。近五年有35項研發和推廣的品種與技術獲得國家三大科技獎,佔全部所涉領域獎項67%。

  以張亞平院士為組長的第三方評估專家組認為,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是我國農業科技領域一項重大管理創新,是促進農業科研與生産緊密結合的有效途徑,是建立全國範圍內農業科研協同創新內生機制的成功探索,八年來有效發揮了“結晶核”的作用。

  真可謂:體系不偏大與小,利國惠民重實效。靜默八載不爭俏,可聞她在田中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