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衰退政治變局 巴西亂象下的發展之殤

  • 發佈時間:2016-04-25 08:01: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時報駐巴西特派記者 王海林 特約作者 丁剛 廖燃】2016年裏約奧運會正趕上巴西“百年不遇”的經濟衰退和令人眼花繚亂的政治亂象。隨著“政治內戰”升級,巴西總統羅塞夫4月17日受眾議院彈劾。拉美一些國家遭遇過多次軍事政變,巴西更是有過21年的軍人獨裁統治,現總統羅塞夫當年就經歷過牢獄之災。把彈劾看成“政變”的羅塞夫要面對的是政黨相爭、政界腐敗、經濟發展原動力缺失等多重挑戰。巴西的發展之殤,還離不開這個國家的國民性格以及在文化傳統、福利制度、法律體系等方面呈現的“兩面性”。

  舉債發福利,怎麼受得了?

  1964年到1985年的軍事獨裁對很多巴西年輕人來説很陌生。在走上民主道路31年後,巴西各大電視臺又開始滾動播放當年民眾反獨裁示威遊行的畫面——但這一次竟是為了彈劾民選女總統羅塞夫做鋪墊。“在軍事獨裁統治時期,我坐過3年牢,為我的國家民主鬥爭,這是我的力量之源。”羅塞夫3月底在接受法國《世界報》採訪時侃侃而談,她認為“現在巴西人的街頭示威成為一種用來強迫國會議員和部長的手段,這不是民主手段”。眼下,不僅羅塞夫本人,巴西民主之路也面臨多重考驗。

  從表面上看,彈劾羅塞夫的最大推手是眾議院議長、與副總統特梅爾同屬民主運動黨的庫尼亞。庫尼亞被查出在海外設立個人賬戶,用來接收政治獻金和受賄。在羅塞夫拒絕庫尼亞提出的“阻止調查委員會中勞工黨議員對他的調查”要求後,後者就成了“羅塞夫的政敵”,一心要彈劾羅塞夫。勞工黨指責庫尼亞用看似合法的民主程式“公報私仇”。4月17日,眾議院內亂成一團,支援和反對彈劾羅塞夫的議員相互指責。很多議員投票前發言時間過長,引來一片噓聲。讓人無法忽略的事實是,513名眾議員中只有73名是直選的,其他都是黨派推薦;他們中有273人被司法機關或者審計法庭傳喚過。這些議員80%為白人,15.8%是混血,4.1%是黑人,而巴西有色人種比例已接近50%。

  依靠穩定宏觀經濟的三大目標(初級盈餘、浮動匯率和控制通膨),從2002年到2013年間的12年裏,政府財政一直維持基本盈餘。但巴西聖保羅金融高管學院院長若澤·塞古拉多在其發表的文章中認為,羅塞夫政府沒有固守這三大目標,導致市場對巴西信心降低。4月20日巴西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巴西失業人數達1000萬。

  經濟衰退下的高福利之殤也被巴西人詬病。今年57歲的恩瑞·法爾布在聖保羅經營一家酒店,軍政府獨裁時期他還是一個學生,他坦言再也不想回到軍政府時代。談到這次的總統彈劾,他表示勞工黨為貧苦民眾提供社會福利補貼本沒有錯,但問題是在國家經濟極其不景氣的情況下,依然舉債發放社會福利,這讓很多中産階級無法接受。恩瑞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既然政府沒有錢,就不應借債來推行如此高的福利,那樣只能繼續拖累巴西經濟。在一家旅行社廚房做幫工的馬烏拉今年25歲,因貨幣貶值、拿到的家庭補助買不了什麼東西而對羅塞夫的態度從支援轉為質疑。按規定,有一個3歲女兒的馬烏拉每月可領取35雷亞爾(1美元約合4雷亞爾)的補助。她的哥哥家因有5個孩子,可以領240雷亞爾。但在巴西的超市,一罐普通嬰兒奶粉已賣到60雷亞爾左右,很多貧困家庭領取的那點補助金,確實已是杯水車薪。

  反對羅塞夫的示威民眾認為,現政府治理不當,希望杜絕政府腐敗。腐敗案層出不窮,羅塞夫政府也幾乎成為巴西歷史上更換部長最頻繁的政府,自她2011年就任總統以來,共更換過86名部長。

  在巴西的政治局勢日益混亂的過程中,媒體也在推波助瀾。巴西勞工黨一直缺少對主流媒體掌控力。巴西不少主流媒體與反對黨各大財團關係密切,有的還有美國背景,因此對自己財團的醜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旦輿論綁架司法、利益集團以及政黨,左右媒體,這樣的事情將是非常可怕的。在代號為“洗車行動”的反腐運動中,很多證據也指向巴西執政聯盟黨民主運動黨及反對黨社會民主黨,兩黨的黨首特梅爾(現任副總統)、內維斯(2014年總統大選羅塞夫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都或多或少與腐敗案有牽連,但媒體卻盯著勞工黨不放,對其他黨派的貪腐事實鮮有深入涉及。

  一部iPhone折射經濟大問題

  巴西眼下的民主亂象和經濟困境,在幾年前就初現端倪。2013年夏,我從泰國轉到巴西工作。那時的巴西經濟還相當不錯,但沒幾天,我就隱約覺得這個國家可能要出問題。一是一部iPhone4居然要1000多美元,差不多比美國貴出一倍多;二是物業費裏有一項清潔費,約為70美元,專門付給每週來家中打掃一次衛生的黑人大媽。這項費用是強制性交納,不需要打掃也要收錢,而且規定清潔員要留下工作3個小時。蘋果手機貴是因為巴西有嚴格的保護本國産業政策,非巴西生産的就要交高關稅。清潔費則是用來確保貧困階層就業的措施。兩項費用説明,一是巴西製造業很弱,産業開放度低,沒有競爭力。二是巴西窮人走出窮困要靠救濟式的“輸血”,而不是造血。強制增加中産階層生活費用補貼窮人,勢必引發中産不滿。二者相加,折射出巴西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的難題:製造業萎縮+低層次服務業膨脹造成經濟發展原動力缺失。現在,這個曾被視為耀眼新星的“金磚國家”出現斷崖式經濟下跌。

  外資撤出、內資觀望、出口疲軟、貨幣貶值,這些問題不是沒有相應對策,而是政府無力推動。政局不穩、腐敗醜聞不斷、利益集團制約導致想幹事也幹不成事。去年,巴西財長萊維曾試圖提高稅收並削減政府開支,因遭到執政黨和在野黨的雙重夾擊,不得不在上任不到一年就宣佈辭職。

  選票政治制約了巴西運用經濟上升機會來提升競爭力。靠底層選票走上政治舞臺的巴西勞工黨,不斷加大扶貧減貧力度。4000萬窮人脫貧進入中産行列,巴西由此成為全球減貧新星,多次受聯合國讚揚。當然,這也確保了勞工黨連續四次在選舉中獲勝。窮人脫貧是好事,但脫貧方式卻主要是靠社會救濟和補助,勞動力素質和與此相關的企業競爭力並沒有受益。巴西女傭人數2013年達到720萬,在117個被統計國家的女傭總數中,每8位中就有一位是巴西人,巴西成為全世界按人口比例計算女傭最多的國家,其中還有大量單親媽媽。票倉看似穩住,可勞工黨政府卻錯過改革調整的最佳時機。窮人的生活改善,但製造業卻在持續萎縮。

  在巴西,執政黨最不利的時候,往往就是反對黨最有利的時候。任何減少福利和貧困補助的措施出臺,都意味著將自己的票倉拱手相送,不同利益集團的激烈博弈導致政局持續動蕩。正如巴西《經濟價值報》4月10日的分析,即使副總統特梅爾成功上任,也只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畢竟對於任何執政者來説,最重要的還是個人利益和其所代表的政黨利益。巴西的多黨政治制度成了制約改革的主要麻煩之一。眾議院政黨碎片化,極難形成多數派且弱化了行政能力,目前共有25個政黨,其中執政聯盟前三大黨僅佔總票數的1/3強。

  巴西學者埃文特羅認為,巴西沒有找到自己的發展道路,而是在左右兩極搖擺。巴西現在走的是左翼道路,但代表巴西資産階級利益的反對黨並沒有失勢,他們一直試圖用推動巴西經濟自由化,力推私有化。這一次,由於巴西政府高官捲入最大國企巴西石油的腐敗案,更讓他們看到推動私有化的機會。法國巴黎銀行的經濟學家卡瓦爾赫認為,巴西的危機首先是政治危機。政府削減支出的政策需要先解決政治危機。危機之下,巴西已沒有提高稅收的空間。如果沒有政府的治理,任何經濟團隊都無法克服現在的危機。

  巴西的問題也是文化的。巴西是一個具有兩面性的國家。這是一個南美國家,卻又沿襲著歐洲,尤其是南歐文化的傳統;這是一個沒有完成工業化的國家,但又是一個“去工業化”的國家;這是一個經濟水準屬於發展之列,福利水準卻屬於發達之列的國家;這個國家的民眾有著隨和、包容且易於滿足現狀的性格,但這個國家又有著堪稱世界上最健全、最繁瑣的法律體系。巴西人有句老話:“全世界的遊客工作、攢錢,不就是為了跑到巴西來享受陽光、沙灘、烤肉嗎?而這類享受都在我們家門口。”這句話體現了巴西人樂觀的一面,也折射出製造業發展困難的一面。很難想像巴西人能成年累月堅守在流水線旁做著重復的工作。2011年,為解決蘋果手機價格高昂的問題,富士康決定在巴西設廠,但第一期有3000名工人的工廠剛開始試運作就遇到麻煩,巴西工人多次罷工,要求改善工作條件和提升工資,其中一個讓富士康難以滿足的條件是“工作太單調,缺乏升職機會”。最終,富士康不得不退出巴西。(作者丁剛為人民日報拉美中心分社前首席記者)

  民主政治變成期貨交易

  拉美左派人物、巴西勞工黨領袖盧拉2002年底當選總統時,美國十分恐慌,華爾街曾多次發出若盧拉當選就將資金撤出巴西的警告。但誰也沒有預料到,壓力之下,盧拉任內把巴西經濟搞得很好。盧拉一上臺就組建巴西反貪局,這説明他深知國家政治和經濟發展的障礙是什麼。盧拉要求巴西反貪局以香港廉政公署為楷模。在筆者引介和安排下,巴西反貪局2003年初曾派員到香港廉政公署參觀取經。同樣讓我沒想到的是,今年3月4日,盧拉受到巴西國家石油公司鉅額欺詐案、洗錢案、賄賂案的牽連,其住宅和辦公室均遭聯邦警方突擊搜查,他本人也被帶走問詢,其過山車一樣的政治命運令人不勝噓唏。

  在“洗車行動”中,巴西警方逮捕53名各個黨派的政治家和企業家,查獲涉案金額約20億美元。在巴西議會近600名議員中,涉嫌受賄、選舉舞弊、綁架與謀殺等罪行的議員比例居然高達6成。我接觸的一位巴西學者説,把現總統拉下馬,改變的只是巴西政局,但不可能讓巴西從此變得政治清明,最後受害的還是國家和人民。

  這兩年,巴西頻繁出現批判勞工黨政策的示威遊行,動輒百萬人,席捲全國。百姓對政府的反腐敗努力並不認可。腐敗醜聞導致民眾對政治的不信任。他們認為,巴西過去十幾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和民主政治轉型為催生腐敗和“黑金政治”提供了溫床,民主選舉則迫使各政黨候選人使盡渾身解數去爭取金主的金援,政客募得選舉資金上位以後,再以公共工程來回報幕後金主。民主政治變成一場期貨交易。正因如此,公共服務、稅收、公共採購、資源開採和地方司法是巴西腐敗高發易發的病灶。不解決這些深層的結構性問題,光靠空喊口號只能讓巴西的民主和經濟發展陷入週而复始的迴圈中。(作者廖燃為旅居挪威的華人政治學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