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迎接國三排放標準時代來臨 大型高端農機成“新寵”

  • 發佈時間:2016-04-25 07: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慧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在吉林四平市梨樹縣梨樹鎮八里廟村,來自一拖、雷沃重工、中聯重機等18家農機企業的國三排放標準大馬力拖拉機及其配套農機具在集中連片的玉米地裏進行展示和作業演示。

  國三農機的推廣應用是今年農機産業綠色轉型的重頭戲。參與現場演示的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已在技術和售後服務方面做好迎接國三標準時代的來臨,企業將以國三農機推廣為契機,推動農機産業向著大型、高端、智慧化方向邁進。

  中聯重機吉林有限公司總經理聶江告訴《經濟日報》記者,該企業參與現場演示的6台大型農機具都配置了國三發動機,無論是在技術裝備,還是在發動機與主機匹配方面都是安全可靠的。為了提升國三農機品質,該公司已經與玉柴、全柴、新柴等國內知名發動機製造企業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技術同步研發、産品同步開發等方面互相支援,共同推動農機産品轉型升級。

  國三大馬力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的推廣應用是農機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標誌。四平市是我國第一台自主研發的自走式聯合收割機誕生的“搖籃”,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産基地、農機應用大市。為了推進農機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今年1月18日,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把四平市確定為“現代農機裝備區域創新示範基地”,立足四平在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推進農機裝備製造業升級,用5年至10年時間打造中國農機城,將四平建設成為國家農機裝備製造業重要基地,加速國三大馬力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的推廣應用。

  近兩年隨著農業生産方式的轉變,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的大型、高端、智慧化的農機産品正在成為市場“新寵”。去年拖拉機産量産值雙降,但是100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機增長30%以上,農機産品結構優化的速度非常快。從産品升級上看,從2013年以來農機行業的低端産品就在逐步淘汰,中端産品迅速提升産品品質,高端農機産品也取得突破,如一拖動力換擋拖拉機已經實現商業化生産,福田雷沃也推出了動力換擋拖拉機,常州東風公司經過幾年科研攻關,有望突破全液壓驅動拖拉機。

  從企業自身能力來看,現在一些農機企業硬體和軟體建設水準不斷提高。在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會長陳志看來,這是我國農機行業的重大進步。以前一些以裝配為主的地攤式生産的農機企業正逐步被淘汰,一些農機企業在智慧製造、數字化建設方面取得明顯效果。福田雷沃的動力換擋拖拉機試驗臺在全球處於領先水準;中農博遠建立的新車間、新廠房國內一流,在國際上也屬先進水準。一些農機企業更加重視企業品牌、文化和人才等軟體建設。很多農機企業從德國、日本等農機製造強國聘請了一批工程技術人員、品質管理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如農機零部件生産龍頭企業谷合傳動,是一家專門生産拖拉機和收割機驅動橋和轉向橋的企業,公司開工了全球最先進的試驗臺,實現線上檢測,並且從日本聘請了4位專家提供技術指導,逐步實現了智慧化製造。

  目前,農機企業整體的自主研發水準進步明顯。以前農機企業由於利潤低、企業規模小,積累資金有限,大多數沒有自主創新能力,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實施跟隨戰略,現在農機企業要想提高競爭力,繼續實施跟隨戰略難以為繼,一些農機龍頭企業在技術方面由以前的跟隨戰略走向自主創新戰略,採取各種積極有效的措施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一些企業在海外建立研發機構,如中聯重機在北美建立自己的研究團隊和研發機構,福田雷沃在義大利建立了研究機構。

  雖然行業發展迅速,但同時也面臨著去産能、組織結構不合理等挑戰。陳志表示,未來農機産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仍然有三大發展空間:一是數量上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全球有7000多種農機産品,我國只有3500多種,如採棉機和甘蔗機仍然是農機産業發展的“短板”;二是品質上有巨大的提升空間,雖然我國農業綜合機械化水準達到62%以上,但一些地方播種仍然採用半機械化半人工的單體播種機“扎眼器”;三是結構上有巨大的提升空間。目前農業機械化還局限在大田作物的機械化階段,養殖業機械化水準低,種植業很多環節機械化水準還很薄弱,如一些地方噴灑農藥還在使用手動噴霧機。“因此,未來我國農機産業發展空間還很巨大。”陳志説。(經濟日報記者 劉 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