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多方協作緩解農機“看病”難

  • 發佈時間:2015-12-10 08:33:0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7日,安徽省農機部門和中聯重科共同舉辦農機維修高技能人才培訓班,80多名農機維修人員齊聚蕪湖接受提升培訓。而就在10天前,全國農民職業技能競賽(農機修理工競賽)剛剛在此成功舉辦。近年來,安徽省借助企業、合作社等多方力量,解決農機“看病難”問題,走出一條行政引導、市場主導的發展道路。

  行政引導建章立制結網布點

  2004年起,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等一系列強農政策拉動下,安徽省農機數量快速增長,伴隨而來的,是對這些機具維修服務需求的增長。

  為解決農機“看病難”、“看病貴”問題,2012年1月,安徽省農機局在全國率先開展“農機維修能力建設年”活動,並在此後幾年延續這項活動。通過開展活動,全省農機及相關部門組織了重要農時機具檢修,推廣了農機維修新技術,建立健全了維修應急機制,強化了農機維修市場監管。為規範維修網點建設,2013年8月,安徽省農機局制定出完整的農機維修管理系列制度。《安徽省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若干制度》包括了農機維修網點安全生産制度、農機維修品質承諾制度、農機維修誠信服務制度、農機維修環境保護制度、農機維修網點進貨臺賬和維修臺賬管理制度、農機維修行業自律制度等六項制度。

  通過多年努力,目前,分佈安徽全省、多種類型、不同等級的農機維修網路已基本形成。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安徽省共有農機維修廠及修理點10190個,農機維修從業人員35624人,全年維修農機數量589.26萬台次,實現農機維修收入15.8億元。

  市場主導生産維修兩頭掙錢

  從省級到縣級農機部門,安徽省的農機工作者有一個共識——農機維修是一個市場化領域,不應過多干涉。

  謝好學,全國農民職業技能競賽安徽省一等獎、全國二等獎獲得者,濉溪縣百善支農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在農機維修領域從業十幾年。他説,目前合作社裏就設有二級維修點,共6名專業農機維修人員,近70平方的維修車間,能夠滿足全社機具維修保養需要。“農機維修行業季節性比較強,維修人員只有半年有活幹,剩下時間可以出去打工,我這兒每年發2萬元工資,社外機具維修另有提成,打工也能賺不少,他們的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謝好學説。

  謝好學的愛人曾燕是一名農機經銷商,她經營的濉溪縣曾番農機有限公司銷售多種農機産品,她介紹了另一種農機維修方式:“農忙時節,各家農機企業會派維修人員在我這兒駐點,吃住我全包。到‘三夏’大忙那幾天,這兒能有30多名維修人員!”曾燕説,企業派出的維修人員大多是廠裏的工人,平時在廠裏從事農機生産,到農忙季節就南征北戰忙維修。曾燕覺得,廠家的“三包”服務及維修人員駐點制度基本可滿足農忙季節周邊購機戶的維修需求。

  在皖北農機大縣阜陽市潁泉區,負責農機維修相關工作的區農機局管理股長劉標認為,未來合作社從事農機維修行業將有很大發展,而小維修網點會慢慢淡出市場。他分析道:“目前農機維修途徑主要是企業、農機維修網點、合作社和機手本人。其中,合作社遍佈多個鄉鎮,現在很多合作社吸收維修網點加入,將兩者優勢結合;而企業主要依託經銷商,大都在縣城周邊,具有局限性。因此對大多數農民來説,出了問題還是找合作社最便捷。”

  而在安徽南部的寧國市,農機維修則有了另一種選擇。寧國市農機局管理科科長孫進軍介紹説,由於地處山區,寧國市場上以小型機具為主,且農戶居住分散,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小型維修網點依然是該地市場主力。

  難題待解多方協作有望破題

  “農機維修目前還存在不少問題,其中有些是市場可以解決的,有些則必須要借助多個部門、多方力量協作才能解決。”安徽省農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此,全國勞模、安徽省人大代表嚴德敏深有體會。嚴德敏是肥西縣德敏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該合作社以農機維修為主要業務。作為省人大代表,嚴德敏多次提請政府重視農機維修難題,在2014年省人大提案中他這樣表述——“維修用地是難題,少錢買不到,多錢買不起,甚至有錢買不到(國土部門不批准)”。

  為解決維修用地這件大難事,嚴德敏奔波多年。目前,老嚴花300萬元蓋起的上千平米維修庫棚已啟用,但土地是租用農戶的,只有10~15年使用期限。“你説,土地租期到了怎麼辦?維修用地無法拿到長期固定地塊,成了我心頭的頑疾。”老嚴苦惱極了。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把農機合作社庫棚、農機維修用地作為設施農業用地的政策,但在實際執行中,獲批維修用地依然難度很大。

  對農機維修市場進行監管時,同樣要涉及多個部門。《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規定》第5條明確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業機械維修和維修配件經營的監督管理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兩個部門沒有形成聯合執法機制,農機主管部門沒有行政執法權,直接掣肘著農機維修管理工作開展。

  在農機維修公益性培訓中,安徽省大量借助了企業的力量,進行政企合作的嘗試。2012年10月,安徽農機化技術培訓基地在奇瑞重工(後被中聯重科並購)掛牌成立,依託企業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現代化農業裝備資源,開展了多次全省乃至全國的維修人才培訓。對這一合作方式,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歡迎,同時建議整合社會、學校、政府、企業多方資源開展此項工作,讓更多農機手獲得接受公益性維修培訓的機會。 張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