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人種500畝田是什麼樣的體驗?”

  • 發佈時間:2016-04-25 01:30:4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第二看臺

  一個人種500畝田是什麼樣的體驗?24歲的帥冬冬顯然很適合回答這個問題。見到帥冬冬時,他正在他的承包田裏。

  眾人面前,紅色的“東風804”加速、轉彎、漂移……車後留下一道道美妙的弧線,和一陣陣勁爆的音樂聲。“人來瘋。”看著眼前的這一幕,父親帥起榮嘴上説著,心裏樂著。

  帥冬冬很享受俯瞰田野,把音響開到最大的感覺,勁爆的舞曲在十幾畝地外就能聽到。“爽歪了!”

  帥冬冬是江西奉新縣的一名農民,除了承包500畝農田,農忙時,他還賺些“外快”,負責為其他農戶翻耕、收割,總面積超過1000畝。在外人看來,這麼多的活,他忙得過來嗎?

  “是有點累,可我喜歡種地。只要喜歡,就不覺得。”帥冬冬回憶,種田最原始的動力來自於開拖拉機的樂趣。每個男孩都是天生的車迷,開上手扶拖拉機是他那時最易達成的目標。

  父親帥起榮允許他在自家地裏“練手”,此後,當收割完自家的稻子,帥冬冬便開著拖拉機在村裏轉悠,到府接業務。

  帥冬冬曾跟著親戚外出打工,因為不喜歡被人呼來喝去,不到1個月,便打道回府,“還是種田最自由。”

  帥冬冬用實實在在的成績向父母證明“會種糧也是出息”:20歲牽頭成立了由100多名社員組成的農機合作社。

  為了盡可能地實現水稻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每年帥冬冬都會把當年大部分積蓄拿來添置農機。如今,播種機、拖拉機、收割機、烘乾機等已一應俱全。

  “機械化保證了我在糧價稍有下挫時,還能賺到錢。”帥冬冬算了筆賬:“以6畝地計算,機械收割、運輸的成本比請人工低了1000塊,相當於500畝地節省了8萬多塊錢。”

  雖然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但“老天爺”還是給他上了深刻的一課。“制約種糧收成的,不在於一天能割多少,有時更在於一天能曬多少。”他説。

  2015年晚稻收割期,我國南方連續經歷多輪陰雨天氣,部分農戶損失慘重。為了搶收,帥冬冬常常從淩晨5點幹到第二天淩晨3點,直到現在,還有數萬斤糧食因水分過高賣不出去。

  今年剛過完年,他就忙著跑銀行貸款,用來添置烘乾機和倉儲設備。結果有些讓他心寒:“銀行得知我在縣城沒買房,也沒有公務員擔保,不肯放貸。”

  最近,他又在煩心農機購置補貼下降的事情,比如,一台7萬元左右的國産植保機,過去可享受農機補貼3.2萬元,現在降到1.3萬元,成本越來越高。

  “音響爛了,打田都沒心情。”帥冬冬對著手機自拍,隨手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

  雖然困難一個接著一個,然而當和同為農機手的朋友們聚在一起時,帥冬冬又興奮地談起今年出征北京農機手大賽的打算。

  趁著眾人聊天,一不留神,兒子帥子明麻利地爬進拖拉機駕駛室,折騰一番後咧著小嘴看著底下那些不堪其擾的大人。

  “你願意你兒子當農民嗎?”有人問。

  “他説過自己最大的夢想是開大拖拉機,我覺得這想法很爺們兒。”帥冬冬笑著和我們比了一個剪刀手。(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