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超:養老金能改善資本市場投機性強和波動性大痼疾

  • 發佈時間:2016-04-22 19:37: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證監會網站22日消息,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個人養老金制度與實踐國際研討會上表示,強大的養老金管理體系既是社會發展的穩定器,也是資本市場良性發展的壓艙石。作為最重要的長期資金,養老金能夠發揮長期價值投資優勢,改善資本市場投機性強和波動性大的痼疾,並推動公平、有效率的經濟增長。同時,養老金投資也迫切需要一個更加健康、穩定、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的資本市場。我相信,通過各界的不懈努力,中國一定能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並與資本市場互為支撐、有機銜接並良性發展。

  【原文如下】

  李超副主席在個人養老金制度與實踐國際研討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養老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課題,也是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後挑戰日趨嚴峻的政策難題。養老金制度作為維繫現代社會運轉的基本制度之一,受制於人口結構變遷、長週期經濟增長、社會收入分配機制、金融結構與金融服務水準等因素,也受制于企業、個人與政府的觀念、認識、動機與行為。在所有社會政策中,養老政策是最基礎的政策之一,也是牽涉主體最廣、複雜度最高的政策之一。今天,有這樣一個機會,與中外各國專家、學者和行業機構一起,為健全中國的養老金體系獻計獻策,為推動資産管理行業更好地服務養老體系展開討論,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下面,我談幾點個人想法,供各位參考。

  一是養老金作為社會穩定的安全閥,在現代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發揮著獨特價值。首先是公平價值。基本養老金在籌資與支付機制的設計上,是一種跨期的收入再分配,傾向於讓所有人享有更加平等的老年生活;在投資運營上,成熟的養老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廣泛投資于本國乃至全球有長期回報能力的資産,使養老金參與人平等地享有經濟增長成果,是另一種形式的收入平等。其次是效率價值。從資源配置和資本形成角度來説,養老金不斷地將當期儲蓄的一部分轉化為長期資金,由專業機構配置於股票、債券,或直接投資于公司股權或資産,追求長期穩健收益,自發地轉化為經濟增長所需的長期資本,從而提高了全社會金融資本的配置效率。從經濟增長機制來説,一個合理的養老金制度可以降低居民當期儲蓄率,提高當前消費意願,使當期投資與消費更加均衡,也為未來消費儲備了能量,提高了經濟增長的內在績效。

  二是中國養老金體系的完善需要存量改革與增量改革並重,增量改革要重點加快建立以個人養老金賬戶為基礎的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從國際經驗看,完整的養老金體系要涵蓋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金、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以及第三支柱的個人補充養老制度。從我國的情況看,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和財政支出壓力加大的背景下,第一支柱養老金替代率和第二支柱的覆蓋範圍均有限。且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準不一,歷史形成的差異化政策複雜等因素,使得作為“存量”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難以獨立支撐養老保障體系的重擔。因此,需要加快構建以個人賬戶為基礎的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使個人賬戶按積累制獨立運作,提高繳費激勵和保障水準,彌補第一、第二支柱的不足,更好地保障未來全體國民的老年生活水準。

  我認為第三支柱養老金制度設計需要考慮三個要素,一是參與機制具有普惠性;二是繳費機制遵循自願原則且有足夠激勵;三是運作機制透明高效,有成本效益優勢,提供多種符合養老需求的金融産品。因此,我國第三支柱養老金應當充分借鑒國際成熟經驗,最大程度上將社會分散的、缺少生命週期規劃的養老資金轉化為集中管理的基金,通過專業化運作,提升國民自我養老保障能力。

  具體來説,第三支柱養老金制度應當為每個社會成員提供一個養老儲蓄賬戶,允許個人自願向該賬戶繳費;該賬戶在一定限額內享有稅收優惠。個人賬戶編碼、繳費、投資、提取、稅收等資訊由全國統一的授權機構管理,賬戶運作和監管均依託該機構的資訊實現,以降低稅收成本和管理成本。向個人賬戶統一提供經認可的投資産品並實行低費率。建立認可産品競爭機制,允許各類資産管理機構向個人賬戶提供不同風險收益策略的産品,開放個人選擇權,推動養老産品市場化競爭。建立養老金管理機構和養老産品監管機制,保證養老金管理機構忠實盡責,産品的設計簡單易懂、風險收益特徵符合個人賬戶的需要,控制好管理費費率。

  三是基金業要充分發揮運作透明、專業規範的制度優勢,率先探索與個人賬戶(個人選擇權)相匹配的養老基金産品和投資運營機制。

  經過多年研究和社會各界不懈推動,2015年8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發佈;2016年3月,《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發佈,包括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全國社保基金在內的各類養老金市場化投資運營已經不存在政策障礙。現在的問題是,養老金投資運營怎麼做才最安全、最有效率?我們具備的一個優勢是,在養老金投資管理方面,擁有了一個較好的起點,全國社保基金的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經驗並可供借鑒。在發展第三支柱方面,中國沒有歷史包袱,可以避免路徑依賴,發揮後發優勢,在吸取各國經驗的基礎上構建適合自己的投管運營體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十三五”規劃綱要均對“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提出了明確要求。對基金業來説,養老金第三支柱制度的構建將為行業的良性發展提供重要契機,要從投資運營機制和投資産品兩方面作出前瞻性設計。在投資運營機制方面,要系統地考慮養老金對機構組織形式、內部治理、合規風控、業績標準等方面的要求,積極地自我改造,主動匹配養老金的特點和需求,建立養老金投資的專業標準和投資文化。在養老金投資産品方面,要發展出專業化、專屬性養老金投資管理工具,契合養老金持有人的風險收益需求。

  強大的養老金管理體系既是社會發展的穩定器,也是資本市場良性發展的壓艙石。作為最重要的長期資金,養老金能夠發揮長期價值投資優勢,改善資本市場投機性強和波動性大的痼疾,並推動公平、有效率的經濟增長。同時,養老金投資也迫切需要一個更加健康、穩定、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的資本市場。我相信,通過各界的不懈努力,中國一定能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並與資本市場互為支撐、有機銜接並良性發展。

  謝謝大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