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營改增試點將全面實施 增值稅中央和地方或五五分

  • 發佈時間:2016-04-22 07:44: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營改增後中央和地方如何分配增值稅收入?

  ■增值稅比例分享的設定會充分考慮調動中央、地方兩個積極性,既要考慮激勵機制,又要考慮各地經濟發展情況

  ■對於企業來説,有意義的是實際稅負,而不是名義稅負,試點前後稅負對比應該關注實際稅負

  再過10天,營改增試點將全面實施。營改增全面施行後,中央和地方政府如何分配增值稅的收入?財稅體制改革將通過哪些舉措深化?

  為此,上證報記者對話財政部內部控制委員會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張連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稅收研究中心主任楊志勇,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授李旭章,畢馬威中國間接稅合夥人沈瑛華等四位財稅專家,就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企業更應關注實際稅負

  上海證券報: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給企業帶來哪些影響?如何應對?

  沈瑛華:營改增是一項以當前稅收收入減少為代價,換取企業活力激發、社會經濟結構優化的減稅行為。營改增最終將有助於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財政收入也將因此受益。對於“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承諾,國家提供了多項保障措施。但是對特定行業的特定企業來説,由於情況千差萬別,肯定無法保證營改增後稅負只減不增。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政策所提供的減稅空間,比如一般計稅方法或簡易計稅方法的合理選擇、獲取進項稅額抵扣、出口服務的零稅率或免稅申請等,企業都需要精心準備和籌劃。

  楊志勇:對於企業來説,有意義的是實際稅負,而不是名義稅負,試點前後稅負對比應該關注實際稅負。這不容易做到,因為不同企業的實際稅負與名義稅負之間可能差距較大。

  資本市場應該關注行業中的不同企業的具體情況,其中要對不同企業的進項稅額保持必要的關注。當然,稅收負擔只是一個方面,企業業績才是最重要的。

  上海證券報:營改增試點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張連起:主要是“五個防止”。一是防止提前徵稅,徵收過頭稅。二是防止改徵增值稅收入進項稅抵扣部分該抵不讓抵,對企業該退稅的不退或緩退,以及對進項額核定標準過苛。三是防止運動式清理欠稅、補稅。四是防止人為手段不開增值稅發票,或增加開票手續。五是防止企業道德風險,特別是利用不動産抵扣搞串通調賬。財政部和稅務總局也注意到了這些問題,日前已專門發文護航全面營改增。

  楊志勇:第一,加強國稅地稅合作。第二,新增不動産進項稅額抵扣是營改增全面試點的重要內容之一,將大大減輕增值稅納稅人的稅收負擔。但是,不動産進項稅額抵扣是過去沒有的事,風險必須充分評估。特別是,新增部分才能抵扣,這對於存量部分就會構成不公平,造成新企業比老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帶來的是一種人為的非對稱式競爭。

  為了讓減稅政策更加有效,根本的解決方案是不區分新增與存量。這對稅收收入的影響肯定很大,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存量不動産的進項稅額抵扣問題,讓新舊企業可以在更加公平的環境中競爭,從而促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的發揮。

  沈瑛華:新納入營改增試點範圍的企業應著重關注以下問題:所在行業是否存在過渡政策,所在行業的原營業稅優惠政策是否得到順延,企業是否存在跨境服務,企業是否存在視同銷售、混合銷售和兼營等。

  就金融行業而言,鋻於政策出臺和實施的間隔較短,金融業企業需要對營改增工作進行優先次級的安排,以實現“價能算,賬能記,票能開,稅能報”的增值稅合規目的。

  增值稅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或5:5

  上海證券報:營業稅是地方稅的第一大稅種,佔了全部地方稅的近50%,是地方主要的收入來源。營改增全面推開後,地稅缺口如何填補?

  李旭章:一是調節增值稅分享比例,比如從目前中央與地方的75%和25%,改為五五分成,確保地方不因為營改增減少收入。二是適當增加地方債限額。三是考慮劃給地方新的稅種。

  楊志勇:營改增之後,中央和地方稅收收入的重新劃分更加迫切。營業稅主要是地方稅,且在地方財政收入體系中舉足輕重。營改增試點初期將新增增值稅收入作為地方稅收入,較好地解決了地方財政收入問題。但是,隨著全面試點的進行,其弊病就可能更加突出。全面營改增實施後增值稅收入屬於中央還是地方,主要看行業和業務。

  上海證券報:營改增後中央和地方的增值稅收入應該怎樣調整?

  張連起:增值稅比例分享的設定會充分考慮調動中央、地方兩個積極性,既要考慮激勵機制,又要考慮各地經濟發展情況。比如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由於有賴於中央轉移支付,希望中央在收入劃分中佔比更高。

  楊志勇:基於營改增仍處於試點階段的考慮,當前的增值稅收入共用方案選擇也只能是與試點相匹配的過渡方案。無論是選擇什麼樣的收入劃分比例,比如中央與地方按照5:5或者6:4分成,或者選擇其他的分成比例,最主要考慮的是支出責任與財力的匹配因素。

  分享比例的確定不能“鞭打快牛”,不能扭曲經濟結構。現實中,分享比例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維持中央和地方財力現狀的選擇,但也不排除財力的微調。共用稅只要共用比例是事先確定的,同樣具有很強的激勵功能。為了增強增值稅收入共用制度的激勵功能,共用比例一旦確定,就不宜經常調整。

  財稅體制改革要尊重其自身邏輯

  上海證券報:營改增被稱為加快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上升至國家層面,目前可以通過哪些舉措進一步推進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張連起:首先是深化消費稅和環保費改稅的問題。比如環保稅立法就在積極推進中,這將使過去傳統上環保收費的體制,轉到從稅的角度來解決環境問題。其次是深化個人所得稅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改革,主要方向就是收入合併(勞務、稿酬等),同時納入一些抵扣事項。

  楊志勇:要注意財稅體制改革方案設計的專業性。財稅改革影響面廣且較為複雜,改革成功的關鍵之一是尊重財稅改革的邏輯,將財稅制度放在市場、社會和政府之間恰當的位置上。財稅改革重點應在預算、稅制以及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三方面推進。

  稅制改革難度同樣不小。營改增是在積極財政政策背景下所進行的改革,改革涉及財政政策,又與現代稅收制度的確立有關,還牽涉最為複雜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稅制改革要優化稅制結構,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但直接稅改革要與國家治理聯繫起來。個人所得稅分類和綜合相結合的改革要積極推進,但也要關注改革可能産生的風險。房地産稅改革要特別謹慎,要防止稅制改革與宏觀經濟政策背景過多聯繫,要防止改革給國家治理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要特別注意改革的風險,需要特別評估後才能進行。記者 李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