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快遞員接連被打 “小哥”與“小車”之爭背後的真問題是什麼?

  • 發佈時間:2016-04-21 18:33: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4月21日新媒體專電題:快遞員接連被打 “小哥”與“小車”之爭背後的真問題是什麼?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繼北京快遞小哥因發生車輛剮蹭被扇耳光之後,陜西也發生一起快遞小哥被打事件。緣何快遞小哥接連被打?騎電動三輪車的小哥與司機師傅矛盾頻發的背後,是什麼深層次的社會問題?

  快遞小哥接連被打 行業心酸難為人知

  日前,一條快遞小哥被打視頻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因發生車輛剮蹭事件,計程車司機李某藉故辱罵、毆打駕駛電動三輪車的順豐快遞小哥。

  19日下午,陜西西安圓通速遞駕駛員徐某正常行車過程中,遭到一輛轎車撞擊,此後男性駕駛員和女性乘客對徐某辱罵不止,一番施暴後駕車揚長而去。事故導致徐某頭面部受傷。

  快遞小哥接連被打引起社會軒然大波,關於普通勞動者職業尊嚴何以維繫的問題成為網路熱點。網友“VV叫我菌子SAMA”説,“社會存在職業歧視,在外務工的勞動力沒有歸屬感,因為他們從來沒獲得社會的尊重。”

  26歲的馬紹院是杭州申通快遞公司的一名快遞員。今年是從事快遞工作的第三個年頭。“幹這一行沒被欺負過、沒受過氣是不可能的。”

  前不久,馬紹院在送快遞時開得有點快,和一輛大眾轎車距離有點近。車主二話不説,猛地剎車把車橫在他面前,打開車門下來就是惡言相向,“你知不知道,碰到我的車你一個月的工資都賠不起,你也別想繼續在這裡幹了。”瞧不起的樣子和侮辱的語氣,讓他當天晚上飯都沒有吃下。

  風裏來雨裏去,卻常受人白眼,馬紹院的遭遇是100多萬快遞小哥面臨的普遍情況。三年下來,馬紹院嘗到了做快遞員的酸甜苦辣,身邊的同事走了不知道多少撥。“沒人把做快遞當做長久職業,都是在城市裏過渡的謀生出路罷了,除了時間相對自由、進入門檻低,沒有其他可以讓人留戀或者有成就感的地方。”

  以價換量粗放競爭 掙生活只得多送快行

  順豐快遞小哥被打後,順豐總裁王衛在朋友圈稱“如果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總裁。”目前,打人者李某因尋釁滋事已被警方依法處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

  快遞快速發展背後的行業弊病,成為討論熱點。一些市民也表示,雖然自己理解和尊重快遞小哥,但快遞車四處亂竄、見縫就鑽,確實給他們的生活帶了了諸多不便。

  開著一輛純電動五菱小麵包,穿越4條複雜路段,抵達2個小區,負責200多個公司的收送件業務,工作時長超過12小時,這是上海韻達快遞送貨小哥小魏的工作常態。馬紹院也是如此,每逢“雙十一”,“即使是站著,十秒鐘不動都能睡著。”

  小魏説,他每天要送100多件快遞才有基本工資,提成與收攬快遞掛鉤,一個月提成五六百元,總收入4000多元。“在路上必須爭分奪秒,才能保證按時送達快遞件,在這個過程中的確容易和別人發生摩擦。如果遇到車輛刮蹭故障等意外,還必須換車加班完成工作。”

  快遞小哥的經歷背後,正是快遞行業繁榮背後以價換量、同質競爭的脆弱産業生態。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羅列了兩組數據:2007年國際國內件均快遞收入為28.6元,2015年這一收入跌至13.4元;目前80%的快遞企業微利,20%處於無利甚至虧損狀態。

  在徐勇看來,低價戰略、粗放競爭是快遞産業發展的巨大障礙。“中國快遞依託于網購,老百姓喜歡購買實物而非服務,越是買廉價的貨品越對快遞價格敏感。企業收益微薄,快遞小哥只好多送快送,一些交通安全隱患也隨之而來。”

  而入職門檻低、員工流動性大,則讓這種生態進一步惡化。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快遞從業者中,進城務工人員和低收入人群是主要構成人群。“從事快遞的都是社會底層,就靠著這點工資養家糊口,為了掙生活也只得如此。”徐勇説。

  “三輪車上的快遞大國”如何監管

  隨著網路討論的深入,快速崛起的新經濟業態與固化的社會管理方式之間的矛盾浮出水面。網友“凱峰隊長”説:“打人固然不對,但我們在譴責這種行為的同時更應該冷靜地思考,如何加強對於電動自行車三輪車的管理。”

  雖然民營快遞業發展已有20多年,但直到2009年新郵政法實施才正式獲得合法地位。時至今日,對快遞業合法性的認可仍然不足。由於法律法規限制、標準缺失等原因,全國數十萬快遞電動三輪車實際上處於灰色運營狀態。

  一邊是各地民眾對維護交通秩序、加強城市管理的要求不斷提高,另一邊是高速發展的中國快遞業對電動三輪車的高度依賴,兩邊時而爆發的矛盾,一次次將快遞末端配送車輛的路權問題推上風口浪尖。

  從職能部門來説,查扣違規上路的電動三輪車是依法行政。超速行駛的電動三輪車存在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加上一些車輛還涉嫌非法營運,一旦管理趨緊,便難逃被整治的命運。

  就快遞行業來説,中國物流市場規模已成為全球第一,電動三輪車是其最普通採用的末端配送工具。去年中國快遞業派送的快件達到206億件,其中絕大多數是快遞小哥們騎著電動三輪車逐件派送到用戶手中的。

  近日,由國家郵政局組織郵政科學規劃研究院等單位編寫、發佈的《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正在徵求意見。新標準對車速、車身尺寸等進行了規定。一旦這一標準落實,將成為國家強制性標準。但是不少快遞公司、快遞小哥認為,標準還需商榷。如標準規定,快遞三輪車最高車速不應大於每小時15公里,但在實際工作中,這一速度不能滿足送貨需求。目前這一意見稿仍在討論之中。

  徐勇認為,給快遞三輪車一個明確的、合法的地位是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一步。“如果相關部門像明確校車標準一樣,讓快遞送貨車也有明確的標準,而不是以罰代管、以禁代管,將會對快遞小哥社會地位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

  中國快遞協會理事、中國電子商務物流企業聯盟副會長相峰説,長期看來,儘管修法涉及方面廣,會有激烈的博弈過程,但只有凝聚共識,對法律進行及時修訂,才能使法律如實體現中國道路現狀和城市物流配送的強烈需求,為快遞業收派車輛的升級換代乃至中國新能源貨車的研發、製造、使用開拓出新的空間。

  此外,通過提供差異化的服務來引導消費者適應購買服務,也是培育市場、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比如設置一日達、兩日達、三日達的産品,讓客戶自由選擇。讓價格通過差異化的服務反映,而不是靠跑量反映。”徐勇説。(記者:張玉潔、葉鋒、高健鈞、黃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