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本競逐卡位VR行業爆發在即

  • 發佈時間:2016-04-18 07:00:09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促進消費升級”、“加快發展新型製造業”、“支援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發展的目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隨後一系列産業發展規劃和配套政策措施接連出臺,敏銳的金融資本和産業資本開始聞風而動,大手筆投向符合國家發展前景的新産業、新技術、新業態,虛擬現實人工智慧、文化娛樂、醫療健康、共用經濟等産業領域不斷涌現投資新風口。

  為了反映這些最新的投資風向,投資週刊本週起推出《關注投資新風口》系列報道,跟隨資本的投資脈絡,為您揭示最新的産業投資動向,把握最新的産業發展商業模式的前景、機會和風險。

  策劃統籌 謝美琴 牛思遠

  今年初的CES(消費電子展)上,VR頭盔火爆一時。人們開始意識到,沉浸式的VR體驗未來或將成為普遍現象。隨著Facebook、谷歌、三星以及阿裏等國內外巨頭相繼宣佈加碼投資VR,業內更是將2016年標榜為“VR元年”。

  行業冷暖,資本先知。根據高盛預期,到2025年VR市場規模將達到800億美元。而在中國,有數據顯示僅僅2016年3月份及就有14家VR公司拿到了融資,當中12家融資金額達到千萬元人民幣以上。

  4月14日,工信部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發佈的《虛擬現實産業發展白皮書5.0》指出,虛擬現實正處於産業爆發的前夕,即將進入持續高速發展的窗口期。未來的半年到一年內,虛擬現實消費市場將迅速爆發。

  多名VR行業人士以及投資人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VR行業將迎來幾何式爆發增長,資本佈局從硬體市場延伸到內容技術,VR産業鏈及周邊領域也會在這輪科技革命中迎來利好。

  南方日報記者 彭琳 實習生 劉笑雪 李詩涵

  行業發展??百億級市場處於“萌芽期”

  根據高盛近期發佈的《VR與AR:解讀下一個通用計算平臺》,在過去的兩年中,VR/AR領域共進行了225筆風險投資交易,投資總額為35億美元。

  國內第三方諮詢機構艾媒諮詢《2015年中國虛擬現實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虛擬現實行業市場規模為15.4億元,預計2016年將達到56.6億元,2020年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550億元。德勤在《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則指出,2016年將成為VR産業化元年。

  百億級的市場規模前景,VR無疑成為當下資本競逐最熱的風口。據統計,目前A股市場上涉及VR産業鏈的上市公司就有近60家。和君資本VR産業研究報告指出,90%的上市公司投資案例發生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年初,以參股為主。

  和君資本VR産業基金高級投資經理舒曼告訴記者,目前涉足VR領域的上市公司從不同的業務切入領域,包括硬體製造、技術支援、內容開發和行業應用等。此外,還有一批上市公司通過投資切入。

  “大部分VC機構投資集中在天使輪和A輪,這顯示VR行業的發展還是處於初級階段。”艾媒諮詢創始人兼CEO張毅認為,VR這個百億級市場還處於“萌芽期”,技術水準不成熟、爆款內容缺乏和行業人才短缺成為制約VR行業發展的瓶頸。VR從萌芽期走向成熟期,還需要兩至三年時間。

  企業佈局??國內外巨頭紛紛鉅資搶入

  作為全球最早佈局VR領域的科技公司,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金收購虛擬現實公司Oculus VR。2016年2月,Facebook宣佈成立social VR部門。

  VR熱潮被引爆後,谷歌、微軟、新力、三星等企業也落子VR棋盤,國內的暴風科技、樂視、小米等公司也先後推出VR産品。安信證券研究所所長趙曉光曾表示,“VR行業的拐點已經到來,2015年全世界賣出了100萬台VR設備,預計2016年將有1000萬台。”

  硬體的快速搭臺,讓好的內容成為稀缺資源。國內巨頭開始涉足VR這片藍海市場,從硬體市場開始延伸到內容技術。3月17日,阿里巴巴首次對外公開VR計劃,涵蓋研發、內容平臺、投資、硬體四個部分,同時推出了全新購物方式“Buy+”。

  就在同一時間,騰訊的VR開發者計劃給出了全面的商業分成模式。未來還將導入騰訊社交體系等資源,針對VR創業者舉辦多種開發者活動和VR內容孵化器支援。

  4月15日,華為公開與暴風魔鏡達成VR內容軟體合作夥伴關係。VR行業人士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巨頭基本已集結完畢,“網際網路+”時代逐漸讓位於“VR+”時代。

  關於巨頭企業的入場,多位業內投資人觀點一致,認為整個“大VR”領域形成壟斷巨頭的可能性極小,但在垂直細分領域有可能出現巨頭,而定位準確的中小型創業公司在“VR+”時代仍然佔有一席之地。和君資本舒曼就表示,“巨頭的入駐會加劇競爭,但短時間內難以形成壟斷”。

  投資機會??關注産業鏈上下游及周邊投資

  VR科技浪潮在帶動行業市值水漲船高的同時,也給投資者帶來了機會。

  中投顧問指出,從整個産業鏈來看,投資機會將會出現在設備、內容、渠道、平臺、應用等各個環節。數據統計,目前與VR産品相關的A股公司數量至少達到61家。

  興業證券分析師林陽表示,隨著虛擬現實高速發展時代來臨,硬體産品和內容的投入都將顯著增加,行業增速有望提升至30%左右。看好上游硬體設備領域,因為上游硬體設備是發展較快、投資較熱、收益較高的部分。上游硬體的發展將率先打開虛擬現實技術領域的客戶群,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市場和投資增長點。

  此外,多位業內人士還向記者表示,VR的産業鏈下游行業及周邊也是值得關注的投資領域。張毅認為,除了關注A股市場VR應用企業,還可以關注週邊投資機會,包括VR領域的硬體如光學硬體、生産配套領域、VR專業人才的教育市場及周邊産品。

  在行業應用上,高盛報告中指出VR/AR將顛覆當前的一些市場,該技術可以應用到9大領域:視頻遊戲、事件直播、視頻娛樂、醫療保健、房地産、零售、教育、工程和軍事。

  ■專家觀點

  行業標準不統一 産業化應用受限

  工信部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電子設備與系統研究中心副主任劉華益:

  “部分廠家炒作概念,將儘快建立行業標準”

  低價競爭下,一些廠商在産品存在明顯瑕疵的情況下就急於發佈,部分廠家炒作VR概念。目前,國內VR在軟體和硬體上都尚未建立統一的標準。內容呈現方式多樣,各類虛擬現實設備之間還無法實現通用,導致難以形成大規模産業化應用。建議建立和完善相關標準體系,通過設備標準要求,排除市場上概念混淆和低品質的産品,促進産品的合理競爭。

  玖的數位CEO梁應鴻:

  “VR消費級應用有望在娛樂業率先爆發”

  最容易出現消費級應用的領域是娛樂領域,其中又分為三種:一是體驗型如VR體驗館,二是觀賞型如VR電影,三是沉浸型如VR遊戲。此外,汽車、房地産、醫療、教育等領域將緊隨其後,迎來爆發。

  易觀智庫入口終端研究中心分析師 佘雙林:

  “對於消費者缺乏持續吸引力,盈利模式尚不明朗”

  無論是硬體還是內容,甚至消費者認知上,目前VR行業都存在不少問題。在硬體上,用戶體驗欠佳,很多産品會有眩暈感,而用戶體驗比較好的産品價格又高。在內容上,對消費者缺乏持續吸引力,盈利模式尚不明朗。更重要的是,內容沒有形成一個開發標準,內容與硬體適配上存在問題。從用戶角度上來説,消費者數量基數較少,對於VR産品大多出於嘗鮮,沒有養成付費習慣,不利於行業後期盈利探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