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華為:全球高端不是夢

  • 發佈時間:2016-04-18 02:30:5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圖① 4月6日,華為P9在倫敦全球首發,大批消費者早早就在會場外排隊等候。

  言又新供圖

  圖② 華為在歐洲高端手機市場已打開天地,每場技術演講都非常火爆。 言又新供圖

  圖③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講解P9的各項性能,並表示不懼對標三星和蘋果

  言又新供圖

  圖④ 2015年4月,華為在倫敦發佈旗艦機型P8並大獲成功。

  言又新供圖

  圖⑤ 4月15日,華為在上海舉行P9新品發佈會。在體驗區裏,兩位粉絲已經玩上自拍了。

  本報記者 沈則瑾攝

  圖⑥ 4月15日,華為在上海舉行P9新品發佈會。在體驗區裏,記者抓拍到粉絲的表情。

  本報記者 沈則瑾攝

  4月15日,華為在上海舉行了P9新品發佈會。其實,在此前的4月6日,華為選擇了倫敦作為P9的全球首發地。為什麼是海外而不是國內首發?之前的Mate7、P8、MateS等高端機型,華為也都選擇了歐洲作為首發地,這彰顯了華為對海外市場的重視和國際化的決心。

  “迄今為止,中國面向消費者領域還沒有一個真正的全球高端品牌。我們以此為目標,可能需要5年至10年,但我們一定能看到。”華為輪值CEO徐直軍説。

  持續發力高端手機市場

  P9能獲得國內外一致好評,並不是偶然。在此之前,華為通過P6、P7、P8和Mate7、Mate8等一系列機型,已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其中,Mate7的成功是個標誌性的節點。對於“超薄+高性能+徠卡雙攝像頭”的P9,華為的銷量預期是“超過1000萬部”

  作為華為最新的旗艦力作,P9與德國百年傳奇相機品牌徠卡聯合設計和開發了全新拍照系統。在P9手機上,採用“黑白+彩色”雙攝像頭組合,其中彩色攝像頭負責捕捉色彩資訊,黑白攝像頭負責抓住畫面細節。讓用戶在拍照時,既可以得到更自然的色彩還原,同時又令照片無論在成像清晰度還是在細節豐富度上都有大幅提升。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如今,全球每年有數十億張照片來自智慧手機拍攝,拍照已經成為高端智慧手機的最重要功能之一。華為P系列的特色,就在於卓越的外觀工藝與頂級拍照性能。”對於和華為的合作,徠卡相機公司CEO奧利弗·凱爾特納稱:“我們將與華為一起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毫不妥協’的極致影像,未來雙方將在智慧手機鏡頭、成像品質、用戶體驗上不斷創新。”

  對於P9的驚艷亮相,外媒均給予了充分肯定。英國《衛報》直言,P9將挑戰蘋果和三星;英國廣播公司表示,華為P9將重新定義高端智慧手機的拍照功能;英國《獨立報》稱,P9聯合徠卡進行雙攝像頭佈局,已經搶了今年秋季才會推出的iPhone 7的風頭。在國內,眾多網友看完P9的照片和性能介紹後,也紛紛表示動心。

  超薄+高性能+徠卡雙攝像頭,對於P9的銷量,余承東的預期是“超過1000萬部”。

  實際上,P9能獲得一致好評,並不是偶然。在此之前,華為通過P6、P7、P8和Mate7、Mate8等一系列機型,已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2013年的P6,是當時全球最薄旗艦智慧手機;2014年的P7,在卓越工藝、手機拍照、極速連接等多方面,重新定義了用戶對於智慧手機的體驗標準;2014年的Mate7,憑藉6英寸大屏、無邊界金屬機身、超大電池、按壓式指紋識別、超八核自研麒麟晶片等等,榮獲了當年的“最佳智慧手機”大獎,並在市場上大獲成功,要加價才能買到。

  也正是Mate7的成功,標誌著華為在高端手機市場打開了屬於自己的天地。2015年的P8、Mate S和Mate8,延續了這一勢頭。截至2016年2月,華為Mate8單品銷量已超過300萬部。在哥倫比亞、墨西哥、玻利維亞等海外市場,Mate8的産品關注度甚至超過了三星今年的旗艦産品S7。

  核心研發提供源源動力

  在國産手機品牌中,華為的中國專利持有量佔據國産手機專利的近半壁江山。尤其是在4G時代,作為全球LTE標準的主導者,華為LTE核心標準的提案通過數佔全球總數的25%,位居業界第一。目前,華為已經推出了5G原型機,並大量參與5G的標準制定工作

  高端市場攻城拔寨的背後,是華為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和創新突破。

  在華為高層看來,創新是一場“長跑”。華為每年至少投入銷售收入的10%用於研發,2015年這一比例達到了15%。截至2015年底,華為消費者業務總人數是16438人,其中研發人員有10383人,佔比高達63%。在國産手機品牌中,華為的中國專利持有量高達49822件,佔據國産手機專利的近半壁江山。

  晶片技術是IT行業“皇冠上的明珠”,早在2006年華為基於對智慧手機的發展判斷,開始著手研發移動手機晶片,希望做出更好體驗的智慧終端,並通過掌握核心技術,構建移動時代持久的競爭優勢。那時還沒有iPhone,也沒有安卓系統。10年時間裏,華為手機晶片研發進行了全球佈局,遍佈瑞典、俄羅斯、新加坡等11個國家和地區,在無線演算法、射頻技術、圖像處理、設計工藝等各個核心技術領域,聚集了全球最優秀的人才進行協同創新。目前華為自主研發的麒麟系列處理器,性能上已不遜色于高通、三星等國際巨頭,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加流暢的使用體驗。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商,華為可以從網路側對手機終端提供大量的技術和資源支撐。目前的4G時代,華為是全球LTE標準的主導者,LTE核心標準的提案通過數佔全球總數的25%,位居業界第一。2009年華為開始著手研究5G技術,目前已經推出了5G原型機,在ITU等組織中大量參與5G的標準制定工作,將成為5G技術的主導者。華為目前在全球有16個研究所,分佈在歐洲、日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印度等,充分運用不同區域的資源要素優勢進行協同研發創新。

  此外,華為獨創的P7天線專利技術,可以使手機信號優化更好,信號的靈敏度更強;“智電”省電專利技術,包括後臺耗電進程提醒、情景感知+省電精靈、動態功率控制技術等,將智慧手機的續航能力提升30%以上;智慧進程管理系統借鑒了伺服器的凍結技術,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用戶的使用習慣,將休眠的程式凍結,以釋放資源提升前臺程式的體驗,降低功耗。

  “安卓手機的痛點,是用戶體驗問題。”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産品線副總裁李小龍説,“我們在底層作業系統、軟體系統驅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發工作,以提升用戶體驗”。

  工匠精神追求“零缺陷”

  對華為來説,品質就如同企業的自尊和生命。自華為成立以來,就以工匠精神來衡量産品,追求真正的“零缺陷”。華為內部還有一個規定,即要做業界標桿,品質標桿。如果産品品質和業界標桿有差距,就要快速趕超;即使成為業界標桿,每年依然要以20%的改進率去改進

  3月29日,“中國品質獎”頒獎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華為憑藉“以客戶為中心的華為品質管理模式”獲得製造領域第一名的殊榮。“對華為來説,品質就如同企業的自尊和生命。自華為成立以來,就以‘工匠精神’來衡量産品,追求真正的‘零缺陷’。”余承東表示。

  為解決一個在跌落環境下致損概率為三千分之一的手機攝像頭品質缺陷,華為會投入數百萬元不斷測試,最終找出問題並解決;為解決某款熱銷手機生産中的一個非常小的缺陷,榮耀曾經關停生産線重新整改,影響了數十萬部手機的發貨。“儘管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在品質問題面前沒有爭議,這不是可以討價還價的地方。”華為榮耀業務部總裁趙明如是説。

  在嚴苛保證自身産品品質的同時,華為也一直在同整個産業鏈共同合作,不斷提升供應鏈中各個環節的産品品質。只有這樣,才可能給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終端産品。“舉例來説,手機攝像頭中用到一個對焦馬達,馬達中用到一種膠水,膠水的品質最終會影響手機在拍攝時的對焦靈敏性和速度。如果想要給消費者帶來極致的使用體驗,我們除了要管理好攝像頭的供應商,同時還要管理好馬達和膠水的供應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給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終端産品。”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品質與運營部部長馬兵説。

  此外,華為在消費者領域還建立了完善的全流程品質反饋改善體系,通過服務熱線、社交媒體、新媒體等渠道收集用戶反饋的産品痛點,在下一代産品中不斷迭代完善,以保證産品品質的不斷提升。

  在華為公司,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即要做業界標桿,品質標桿。如果華為産品的品質和業界標桿有差距,那麼就要快速趕超,每年必須以不低於30%的速度去改進;即使成為業界標桿之後,每年依然要以20%的改進率去改進品質。“為實現‘三個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和製造強國,華為公司將不斷探索,努力讓全球更多客戶和消費者享受到華為高品質産品和服務。”華為首席品質官李剛表示。

  品牌行銷力求錦上添花

  從2011年轉戰消費者市場至今,華為在國內市場上已在3個方面全面超越三星和蘋果,市場份額第一、品牌知名度第一、凈推薦值第一。但成為國內第一遠不是華為的目標。華為認為,只有在海外市場實現增長,而且是相對大幅增長,才有可能撼動兩家巨頭的全球地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高端品牌

  5年前,很多普通消費者對華為並不熟悉。“這很正常。雖然華為成立於1987年,但很長一段時間內華為向運營商提供基站和交換機等,客戶並非終端消費者。”華為消費者業務CMO張曉雲説。

  從2011年開始,華為手機轉戰消費者市場,大力推進自有品牌建設。短短的5年時間,華為在3個方面全面超越三星和蘋果,位居中國的行業第一:市場份額第一、品牌知名度第一、凈推薦值第一。“這其中,我們尤其看重凈推薦值,因為那完全取決於用戶的真實口碑。”張曉雲説。

  “從第一天賣手機起,我們就不只是在中國賣,目標市場也不只是在中國,而是全球。”余承東説,“從戰略角度講,我們希望首先在歐洲這個品牌高地取得突破,以此輻射全球”。

  為此,華為贊助了米蘭時裝周、西班牙VOGUE等全球頂級的時尚平臺,希望通過更多的時尚元素打動消費者,讓消費者感受到華為的溫暖,而不是一個冷冰冰的科技公司。

  為此,華為始終堅持在歐洲等級最高的舞臺上展示自己。P6、P7、Mate7、P8等華為旗艦手機均在倫敦、巴黎、柏林這樣全球頂級的時尚之都和平臺上發佈,更近距離地向歐洲消費者展示華為。

  為此,從2011年開始華為在歐洲涉足體育行銷,包括最近請梅西做全球形象大使。一方面是這位綠茵場上激情四射、激勵人們追求卓越、成就非凡的足球王者,與華為在通信業的創新之舉如出一轍;另一方面梅西將為華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及全球影響力,助力其在全球廣泛領域內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5年前,業界對華為試水智慧手機反響平平,更多的是懷疑而非掌聲;如今華為已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三星和蘋果。更重要的是,華為的品牌價值大幅提升,增幅超越很多競爭對手。2015年,華為總體品牌認知度上升到76%,同比躍升了33%。在Brand Finance剛剛公佈的“全球最具品牌價值百強”報告中,華為以超過197億美元的品牌價值排名第47位,成為唯一一家躋身前50位的中國科技公司。

  來自全球調研機構IDC的一份報告稱,預計2016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將同比增長5.7%,相比之下2015年同比增長了10.4%。隨著智慧手機市場的逐漸飽和,華為和三星、蘋果的慘烈競爭才剛剛開始。作為2015年度最顯著增長亮點,華為消費者業務收入達199億美元,同比增長73%。相比之下,蘋果201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就高達180億美元。

  由此可見,成為國內第一遠不是華為的目標。只有在海外市場實現增長,而且是相對大幅增長,華為才有可能撼動兩家巨頭的全球地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高端品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