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善建者行,書寫深水航道最美華章

  • 發佈時間:2015-12-02 07:33:11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12月2日,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標誌著長江南通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正式運作。2012年8月開建,2014年7月交工驗收,提前14個月建成投用。時間,意味著效益;品質,代表著專業,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建設者奮戰在江天之間,用最專業的精神,最活躍的創新,最執著的態度,書寫出深水航道建設最美華章。

  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建設範圍為長江幹線南京至太倉河段,河段全長約280公里,共包含11個水道,工程對其中儀徵、和暢洲、口岸直、福姜沙、通州沙和白茆沙6個水道進行整治,使12.5米深水航道從太倉上延至南京。

  2011年4月,交通運輸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成立長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設工程領導小組,並組建工程指揮部,指揮部作為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設工程項目法人和建設主體,全面負責工程實施工作。按照“整體規劃、分期實施、自下而上、先通後暢”的總體建設思路,工程共分三期實施,一期工程建設太倉至南通段航道,二期工程建設南通至南京段航道,三期工程根據一、二期工程的建設效果和局部河段河勢變化等情況相機實施。一二期工程建成後可滿足5萬噸級集裝箱船舶(實載吃水點11.5米)全潮,5萬噸級散貨船、油船乘潮雙向通航以及10萬噸級及以上海輪減載乘潮通航的要求。

  大自然在賦予長江活力的同時,似乎卻有意無意地給此流域的人們佈下了一道高難度的地理難題。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點多面廣”。高峰期時陸上有近20個預製場,水上有60多個施工作業面,共有2000多人和200多艘船舶在現場施工。一期工程涉及的長江航道工藝複雜、施工難度大,涉及深水和高灘鋪排、拋沙、拋石、水下基礎整平、大型結構安裝等工藝。鋪排水域水深條件複雜。此外,施工水域緊鄰主航道,必須處理好通航與施工的關係,需合理避開船流高峰期,還要對航道進行調整。來自交通運輸部、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和骨幹組成了“長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設工程指揮部”,面對接踵而來的難題,在指揮部的堅強領導下,建設者將困難轉化為動力,攻堅克難,拼搏創新。截至目前,共申報國家專利54項,其中已有35項獲得國家專利。

  指揮部從工程建設之初就高度重視品質保證體系建設,在常熟設立指揮部現場辦公,對原材料、預製加工、成品檢驗等環節進行全程監督控制,並引入第三方檢測單位,平行開展檢測工作,為工程品質再築一道防線。指揮部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産方針,以開展建設“平安工地”活動為載體,強化工程科學組織管理,嚴格落實各項安全保障措施,不斷提高安全生産管理水準、維護安全生産的持續穩定。中紀委駐交通運輸部紀檢組監察局在工程開工不久即與指揮部聯合開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預防腐敗和廉政建設共建工作,這是國內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史上的重大創新。指揮部分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切實落實“一崗雙責”。開工以來,深水航道工程建設全領域保持風清氣正的面貌,沒有發生任何違法違紀問題。

  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指揮部指揮長任建華介紹,一期工程投入試運作以來,指揮部會同長江航務管理局、江蘇海事局、長江航道局、長江南京航道局等相關單位建立維護工作機制,落實維護管理責任,保證了航道暢通和整治建築物結構安全,一期工程整治效果和效益已逐步顯現。測量結果表明,航道通航保證率為100%。監測數據顯示,一期工程範圍內河床地形的變化基本符合預期,深槽基本穩定,整治建築物堤身沉降位移基本穩定。針對一期工程附近水域經常出現的無序採砂影響整治建築物安全和工程整治效果的情況,指揮部組織開展了整治建築物保護方案的研究,在長江航務管理局、長江水利委員會和江蘇省水利廳、交通運輸廳等有關部門的支援下,設立一定範圍的禁採區域,長江航道部門及江蘇省水利廳沙管局等也加強了現場巡查監管工作。在去年底,指揮部對一期工程進行的空中巡查結果顯示,一期工程整治建築物佈局和結構是完好的。

  一期工程試運作後,太倉至南通段的進江海輪實載率大幅提高,已顯示出良好的經濟效益,並在推動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和發展綠色交通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根據調查,進出南通港的17萬噸散貨船實載貨量從原來的7.7萬噸提高到9.2萬噸,平均每噸貨物可節省運輸成本約9.8元。一期工程投入試運作後,還推動了沿江港口吞吐量的增長,2014年下半年,南通港完成吞吐量約1億噸,同比增長8%以上,蘇州港常熟港區完成吞吐量近4000萬噸,同比增長12%,國際航線船舶入境數量接近700艘次,同比增長了32%。由於5萬噸級船舶可全潮通航,相比較3萬噸級船舶,每運輸1噸貨物可節約燃油約2kg,能耗下降28.0%,單位船舶燃油污染物排放量降低近6kg,根據估算分析,僅南通港2014年下半年進港船舶節省燃油就達8萬噸,減少污染物排放量24萬噸。

  過硬的隊伍打造出高品質的工程。一期工程提前14個月投用,不僅讓深水航道儘早發揮效益成為現實,也為二期工程的實施提供了寶貴的時間和經驗。

  據了解,二期工程將對南通至南京段227公里航道的福姜沙、口岸直、和暢洲、儀徵等四個水道進行整治,結合疏浚維護措施,初步實現貫通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建設目標。工程主要建設淺堤6道(總長約20.4公里)、丁壩30座(總長約19公里)、護灘帶22道(總長約4.4公里)、護底帶4道(總長約1.7公里),加固護岸長約47.4公里,航道疏浚約1983萬方,並配套建設導助航設施及其他相關設施。批准工程概算約71.5億元,計劃工期4.5年,已于2015年6月底開工,計劃2018年底交工驗收並試運作,2019年底竣工驗收。

  指揮部在二期工程建設上,將繼續堅持科技創新、堅持動態管理、堅持優質安全、堅持陽光廉潔,堅持生態環保,把工程打造成科學發展、管理規範、品質優質、科技創新、廉潔安全、效益顯著的示範工程。目前,二期工程所有施工作業面已經全面鋪開,截至目前,二期工程累計完成軟體排鋪設超過400萬平方米,佔總量的40%,拋填袋裝砂近60萬立方米,拋石20多萬立方米,完成産值8億多元。

  隨著二期工程的開工建設,江蘇沿江港口的江海聯運功能、沿江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的産業集聚功能、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融合帶動功能、服務長江中上游地區發展的引領輻射功能以及促進沿江綠色生態廊道建設的保護修復功能將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

  二期工程建成後,將實現國際遠洋運輸自長江口向內陸延伸400公里,沿江港口127個5萬噸級以上泊位,尤其是10-20萬噸級泊位的海港功能將會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據測算,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後,平均每年可遞增沿江港口吞吐量約1.3億噸,直接拉動江蘇沿江地區國民生産總值GDP約238億元,增加沿江地區經濟收益111億元,新增就業崗位約16.4萬個。未來將形成以沿江軸線區域性中心城市為支撐,以周邊中小城市和重點中心城鎮為重要組成部分的佈局合理、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沿江城鎮體系。此外,整個江蘇沿江港口群也將為長江中上游地區提供更為便捷的物流和口岸服務,減少物資運輸轉机環節,降低物流成本,使中上游地區通過黃金水道更好更快地實現對內對外雙向開放,進而推動長江經濟帶全流域快速發展,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新的強大動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