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九曲荊江托起鋼鐵飛虹

  • 發佈時間:2015-12-23 22:31:1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趙葳 李新華 朱玥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3日上午10點30分,位於荊州市江陵縣與公安縣之間的九曲荊江之上,響起了一陣喜慶的禮炮聲!

  在中鐵大橋局二公司蒙華鐵路荊州長江公鐵兩用特大橋項目部(以下簡稱項目部)吊車女司機王金彩穩穩地操作下,一片鋼桁梁被精確地放置到了大橋合龍處,這標誌著我國首條跨長江重載鐵路——蒙西華中鐵路成功跨越長江荊江段。

  遠遠望去,兩座高達183米的橋墩,一股股充滿了力量的斜拉鋼索,穩穩地托起了總長1458.85米的鋼鐵飛虹,也樹起了屬於大橋人的又一座豐碑!

  風清氣正一往無前

  就在大橋順利合龍後,中鐵大橋局二公司黨委書記賀火林感嘆地説:“這是一個風清氣正,富有卓越執行力的團隊,凡是公司下達的任務,總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我為他們感到自豪!”

  2012年11月26日,中國中鐵大橋局中標蒙華鐵路荊州長江公鐵兩用特大橋項目,中鐵大橋局二公司承擔了北岸工區高達183米的三號墩主塔、鋼桁梁及斜拉索架設、北岸引橋橋墩等施工任務。對於該項目,中鐵大橋局二公司高度重視,從一開始就對項目部提出了必須爭第一,把荊州長江公鐵兩用特大橋打造成為蒙華鐵路全線排頭兵和標桿工地的要求。

  在總經理徐雪峰的主導下,大橋局二公司當時已經開始了對公司管理經營陋習的大力整頓,堅決清理機械設備使用,規範勞務費分包。此外,大橋局二公司還廣泛開展了“檢企共建”、“三嚴三實”教育活動,不斷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公司領導、工作人員到項目部,必須住工地,吃食堂,不允許拿項目一分錢,對項目管理絕不允許打招呼,遞條子。”賀火林説。

  對於黨風廉政建設,項目經理湯忠國也有深刻的認識:“不樹正氣,歪風邪氣就要冒頭。項目部哪怕是一個看門的人員,都有一定的權力。所以黨風廉政建設要天天講,要靠監督和制度約束每一個人。我們建立了90多個流程,從勞務分包到所有的簽證,每個流程的責任人是誰,幾天要完成,全都清清楚楚。只要有投訴,發現你沒按流程做,就是違規。全員績效考核,都要按照每個流程的完成情況來考核。”湯忠國説。

  據項目部黨工委書記李新華介紹,在公司黨委的指導下,項目部積極開展了各種黨建主題活動。為了保證在2014年汛期之前完成三號墩36根大直徑鑽孔樁和承臺、塔基等施工任務,主橋作業層黨支部通過建立黨員先鋒崗、紅旗責任區,同時開展“大橋杯”等系列勞動競賽活動,把共産黨員先鋒工程與激勵機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架子隊隊長宋培芳、支部書記汪彩林等黨員同志的刻苦攻關下,項目部僅用22天就將號稱“巨無霸”的雙壁鋼圍堰安放到指定位置,並創造了大橋局在長江上修建橋梁鑽孔樁施工的最快記錄。

  隨後,項目部又精心籌劃,抓搶夏秋施工有利時機,積極投入到三號墩主塔澆築和此後的鋼桁梁架設作業中,並以“一週澆築一節主塔”、“一週架設一節鋼桁梁”的速度,迅速實現了大橋合龍,預計2016年6月可完成全橋主體工程以及橋面附屬工程等全部施工任務,較原定五年工期可提前一年半時間。

  慎思篤行精益求精

  在中鐵大橋局二公司蒙華鐵路荊州長江公鐵兩用特大橋項目部,建設者們還實現了一次項目管理的巨大飛躍。他們按照中國中鐵以及中鐵大橋局精細化管理的要求,以“項目管理實驗室”活動為契機,引入資訊化手段,以“十個一”管理創新,實現了項目管理的高度制度化、規範化、流程化、精細化,尤其是在現場管理方面,真正打造了蒙華鐵路的“標桿工程!”

  在項目部副經理趙運斌的帶領下,記者從長江北岸的駐地出發前往大橋橋面,當來到三號墩主塔工地週邊的時候,現場工作人員迅速從一座貼有“安全驛站”活動板房裏拿出了安全帽。而記者觀察到,訪客所用的紅色安全帽與現場員工的安全帽明顯不同,在他們的安全帽上,有一個十分醒目的二維碼。

  原來,除了充分利用公司後臺成本資訊系統,引入視頻實時監控、指紋打卡等資訊化管理措施,項目部還專門在每位員工的安全帽上印了二維碼,即“一帽一碼”管理。只要用手機一掃碼,該員工(包括勞務工人)的職務、工種、從業資格、所受培訓成績,甚至連其血型,都可以一一顯示出來。其好處也不言而喻——不僅可以有效監控現場人員情況,更能為應急救援節約寶貴時間。

  在安全驛站旁的鋼棧橋頭上,有一條黃色線和一組黃色字:“進入現場,請帶好安全帽,係好安全帶”。每天上崗前,工區主管、現場作業隊長、專職安全員都要在這條黃線外,進行班前工作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所有作業人員必須在當天的交底書上簽字,其過程全部留下影像資料。這就是項目部所推行的“進線管理”制度,即“一天一警”管理:“這是一條警示線、安全線,所有的員工上班前,不知道當天工作任務、品質要求、安全風險、環保要求就不準跨越這條線!”湯忠國説。

  在走上主塔電梯前,一面高達兩米,寬超過三米的看板上,寫著醒目的標題:《發生安全生産事故,你知道有哪些罪名在等你嗎?》而在看板的下方,則羅列了事故給從業者帶來的法律責任,形式新穎,警醒意味更異常濃厚。此外,在工地各處,均可看見多種責任矩陣看板、流程與品質管控看板,通過這些看板,哪怕一個初中畢業的勞務工人,也可以很清晰地明白自己該怎麼做!

  技術人員所攜帶的背包更是一大利器:“如果技術員他自己不懂規範,可能幾句話就被嗆回來了!但是有了這個背包,他可以立即拿出規範,拿出卷尺,迅速測量糾正。”湯忠國説。

  據了解,項目部“看板管理”和“背包管理”(即一板一包)已經正式被納入到中國中鐵“項目管理實驗室”活動中。但對於湯忠國以及他所帶領的團隊而言,這並不算終點:“過去對資訊化的理解還是膚淺了,在下一個項目,我們團隊有計劃將二維碼、條碼引入到物資管理中,打造智慧化的‘物資超市’,像家樂福一樣掃碼出庫;還有採取閘機系統與液晶顯示屏相結合,利用資訊化手段更加嚴密監控現場作業等新措施。”

  據項目部安全環保部部長梅國棟介紹,由於標準化管理到位,項目部還榮獲了全國“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第四批全國建築業綠色施工示範工程”、“湖北省工人先鋒號”等一系列榮譽。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蒙華鐵路荊州長江公鐵兩用特大橋的合龍,是長江建橋史上難得一見的“零誤差”合龍,合龍處兩節鋼桁梁栓孔對栓孔分毫不差,與設計精度完全保持一致,這足以成為長江建橋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這豐碑,既澆築了大橋局跨越天塹、超越自我的企業精神,更凝結了大橋人勵精圖治、勇於拼搏、甘於奉獻的寶貴作風。

  在大橋鋼桁梁架設期間,尤其是到了快合龍的階段,項目部總工程師嚴友建常常整夜整夜地失眠:“如果有誤差,處理方案怎麼實施?如何配板?不願意想,但腦子裏就是閒不住!”

  為了確保合龍精度,項目部甚至將自控標準調整得比國家標準還高出了許多。譬如鋼桁梁長度允許誤差,國家標準為1.5毫米,項目部壓縮到了1毫米。項目部還派出專人前往鋼桁梁製造專業分包商處駐點盯控。從生産過程、到出廠檢驗,到運輸,再到現場交付檢驗,每一個流程都要隨附文件簽字確認。

  考慮到作業班組工人素質參差不齊的問題,項目部還專門與施工的各班組組長簽訂了《品質責任書》,只有簽訂責任書的隊伍才能予以計量,每月計量前都要對各個班組當月完成的工程量進行品質驗收。此外,項目部還實施了以公司職工帶勞務工人組成架子隊,且物資、設備、施工組織全部由項目部嚴格管控,績效考核激勵與工期、進度、安全、品質全面掛鉤的管理模式,項目部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也被極大地激發了出來。鋼桁梁架子隊隊長宋培芳告訴記者,在鋼桁梁架設期間,“所有隊員都在工地上吃飯,和勞務工人一起加班加點地幹,哪怕是下雨了,他們都不願意下來休息。”

  因為無法照顧婆婆,宋培芳的妻子王金彩甚至將患有老年癡呆的婆婆接到了工地上照顧。後來,兩人實在沒辦法照顧老人了,又將老人送回了老家:“老人沒多久就病危了,我們三番五次讓宋培芳趕緊回家照顧老人,可他深知鋼梁架設已進入關鍵時期,怎麼也不回去,等他再趕回去的時候,老人已經去世了。”湯忠國傷感地説。

  12月18日,項目部正式被中鐵大橋局集團授予“共産黨員先鋒工程”榮譽稱號。之所以獲得這一稱號,正是因為在這個富有戰鬥力的團隊中,有著一大批以身作則的黨員幹部,一個又一個捨身忘我、甘於奉獻的大橋人。在他們當中,有不計榮辱,默默做好後勤與黨建工作的書記李新華;有內業外業一起抓,被戲稱作“煤老闆”的安全環保部長梅國棟;一釐米鋼筋都不願意浪費的鋼筋架子隊隊長“葛廠長”葛俊;做了腰椎手術,應該休息兩個月卻只用十五天就回到工地的架子隊副隊長張立新;來到工地後,春節都沒請過一次假的木工朱桂平……和衷共濟、風雨同舟,歷經三年的艱苦奮戰,他們終於托起了九曲荊江上最靚麗的鋼鐵飛虹。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就是大橋人的使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