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發展自主品牌亟待推出“頂層設計”

  • 發佈時間:2016-04-17 21:30:4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吳力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OEM起步,中國的加工製造業憑藉勞動力、土地、政策、資源等比較成本優勢迅速發展。如今,到了一個關口——OEM正在加快向OBM轉變。

  以前,這只是有遠見的企業家眼中的認識。全球金融危機襲來,海外企業訂單迅速萎縮,一些企業甚至走向倒閉。對於圍繞外國企業做代工的那些中國外貿企業而言,面臨的是産能從迅速擴張走向迅速收縮,甚至休克死亡,由此對下游産業鏈和就業等也帶來負面影響。

  “我就跟我的客戶講,銷售我的産品必須用我的品牌,如果貼牌我寧願不合作。”在第119屆廣交會上,浙江逗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貿部總經理趙平如是説道。

  持有上述理念的不止趙平一人。浙江摩爾舒衛生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春輝表示,公司從代工起步,從事衛浴産品生産已經20餘年,企業的確發展了。但是,近年來,尤其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她越來越意識到只做代工風險太大:一方面企業要依賴訂單而生存,根據客戶提出的嚴格標準建立生産線,訂單增減與産能增減息息相關,産能增減都將引發一連串的問題;另一方面,“有為他人做嫁衣的感覺,高利潤全被客戶拿走了,自己只能拿比較低廉的加工費。”

  “我們通過一邊做OEM一邊做OBM,現在做OBM非常成功。”浙江達柏林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海林説,他在意識到單做OEM的風險之後,將OEM掙的錢用於做OBM,經過努力,逐步打造了“DOUBLE-LIN”(達柏林)品牌,從研發團隊到生産線再到銷售渠道都打上了品牌的烙印。

  當然,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説,他們還走在通向OBM的路上,他們既要通過OEM生存,也需要通過OBM活得更好。轉型之路自然充滿艱辛,企業期待國家能有打造自主品牌的“頂層設計”。

  一家磚機生産企業負責人表示,學習對於轉型非常重要,希望政府能夠組織行業內的企業去海外考察先進經驗,開闊眼界。“企業去的話,缺資金也缺少相關人脈,組團去能夠降低考察成本。”

  一家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訴説,打造自主品牌至少需要做好兩件事,一件是根據市場需要,推動産品創新,但這還遠遠不夠,另一件事更能決定成敗:推廣。一家陶瓷企業負責人説,去海外參展至少需要五六十萬元,但補貼比例不夠,而且在年底時還未必能如數拿到。“我們需要多一些補貼,這樣可以加強推廣,加大力度開拓市場。”

  “要提高標準,從制度上有利於自主品牌打造。”林海林建議説,在補貼等很多環節,目前大多只看進出口額,而對於打造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説,一開始業績肯定會受影響,而這恰恰是企業最困難的時候。“要建立標準,什麼樣的企業屬於打造自主品牌的企業,建立相關的指標,然後在補貼、退稅等各方面給予相應的支援。”

  分析人士認為,自主品牌的概念提出已久,支援政策也不少,但比較零散。現在外貿企業正在艱難轉机型,是推動企業打造自主品牌的關鍵時刻,此時最需要從標準到補貼等各方面推出“頂層設計”。“這是邁向貿易強國的關鍵之舉和必由之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