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學知識傳播如何越過商業壟斷這道墻?

  • 發佈時間:2016-04-17 01:30:3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週末特別策劃

  到2016年4月16日,有近16000名研究者在“知識的代價(The Cost of Knowledge)”網頁上簽名。他們以這種方式和大型國際出版集團愛思唯爾(Elseviver)劃清界限。

  這是科學共同體對跨國期刊出版商的抗爭,抗爭其用學者免費的學術成果牟取高額利潤,用商業化運作為學術的正常傳播築起高墻。

  大型出版商將技術手段運用到學術出版領域,搭建線上出版和閱讀平臺,將分散的學術資源匯整合數據庫,當然是做了一樁好事;問題在於,它們從學者處獲得知識産品的版權後,將其打包高價出售給科學共同體,價格甚至高到大學圖書館和科研機構難以承受的地步。

  於是也有了類似Sci-Hub這樣的網站。創辦者高呼“掃除科學道路上一切障礙”,“黑”了各大出版商數據庫,實現了4800多萬篇論文的免費下載。

  “這是侵犯版權!”出版商們已經對網站主要運營商提起訴訟。而Sci-Hub也有了中國版本,其網站上,運營者這樣寫:“純公益網站,旨在支援中國的科研事業!”

  “資本最大限度追逐利潤的本性決定了出版商將知識視為商品。”煙臺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丁大尉和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教授李正風曾撰文指出,在知識的擴散鏈條中,智慧財産權的轉讓是維持科學資訊壟斷經營模式的重要環節,科學家在發表知識成果的同時往往被迫簽訂著作權轉讓協議,而出版商則利用産權轉讓關係通過“銷售”科學知識産品攫取高額利潤。

  然而,創新型社會的發展,又要求知識以更快的速度交流和共用,要求知識能夠回歸“公有性”的本質,而不是被束縛在商業壟斷的高墻之內。

  進入21世紀後,“開放存取”的交流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這一理念主張,將論文的發表依託于網路媒介,從而建構一個獨立的、真正服務於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的學術期刊出版體系。

  它背後的精神,也與“知識共用”的理念暗合。“知識共用”是一場圍繞版權而展開的“資訊解放”運動。在版權專有和徹底去版權的公共領域之間的灰色地帶,在法律的框架之內,它試圖開拓出一個靈活自由的知識分享空間。

  “在擁有權利與放棄權利之間,不是非此即彼、二元對立的關係。”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劉忠博研究知識傳播,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著作權”的概念並沒有限制著作權人分享其作品。實際上,可以在保有著作權人權利的同時,將作品的複製、傳播向社會開放,將知識視作一種“分享財産”。“人們不販賣或放棄自己的權利,而是以分享的方式來傳播自己的作品。”

  新聞傳播學科國家社科基金首批資助期刊《國際新聞界》,目前已經實現期刊論文全文免費上網。“我們不靠雜誌賺錢,不如全面開放,讓更多人能夠讀到。”該期刊主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劉海龍表示。由於期刊運營獲得國家基金支援,對於論文的分享,他們表現得更加“慷慨”。

  “可以讓那些得到公共部門資金支援的期刊先行開放,將期刊文章免費上網,然後逐漸推而廣之,打造高品質的公共數據庫。”劉忠博指出,大型出版商對數據庫開價之高,成為世界著名大學圖書館不可承受之重;要改善這種狀況,學術共同體必須有所行動,與大型出版商進行抗爭。“需要學界和政府相關部門共同來思考,探討建設這種數據庫的可能性。”

  這樣的公共數據庫,已經顯現出了它的作用,它降低了普通人獲得科學文獻的門檻,拆掉了知識流通的高墻。劉忠博舉例説,美國馬利蘭州高中生傑克·安佐卡設計了一套能夠準確快速檢測胰腺癌的方法,而他所需的醫學文章,大部分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免費文章。通過這些分享,無法獲得商業數據庫使用權的人,同樣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動社會創新。

  而在丁大尉和李正風的論述中,政府應該為新的知識共用機制的構建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證和法律支撐。“構建全球性的、可線上共用的開放知識資源庫的理念的確已對當代科學研究活動産生深遠影響,探索網路環境下新的知識共用機制已成為當代科學交流活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科技日報北京4月16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