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從小普及科學知識 避免談“食”色變
- 發佈時間:2015-12-04 09: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3日,浙江省食品安全法論壇在杭州舉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羅雲波教授在會後接受了採訪。在他看來,如今老百姓對食品安全的信心不足主要還是和社會發展階段有關,他認為除了提高食品安全透明度外更需要了解科學知識,因此從小的食品安全知識普及非常重要。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如何確保“舌尖上的安全”,關係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雖然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總體形勢穩定向好,但是食品安全問題依然存在,三氯氰胺、地溝油、毒豆芽等一個個新名詞,不斷衝擊著公眾的神經。
“人們對於食品安全的信心和社會發展階段有關。”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羅雲波拿美國舉例,在他看來,每年美國都有微生物導致死亡的食品安全,“但是他們很淡定,每一個個體知道他離風險有多遠。”羅教授看來,美國政府會在第一時間告訴你病毒怎麼引起的,怎麼避免,同時人們的相關知識也很豐富。用羅雲波的話説就是:“謠言止于智者”。
羅雲波認為,目前我國的監管層面資訊不對稱。“我們要提高食品安全透明度,讓老百姓第一時間知道事實真相,不要老是捂著,人在不確定的時候是最焦慮的。”同時民眾缺乏相應的知識。“中國科協剛做了中國人科學數字的普查,結果具有基本科學素養的中國公民只佔5%。”羅雲波認為,社會發展之快,人們的素質也需要提高,特別是對於一些科學知識的積累。需要從現在的教育抓起,從小提高人們對於食品安全的知識。
部分消費者談“食”色變,究竟我們要用什麼來保衛舌尖上的安全。羅雲波看來,現在很多除了要對食品安全有信心外還要有辨識能力,大多數的食品還是很安全。他拿轉基因舉例。“很多人談虎色變,其實轉基因通過安全評價後安全性不比普通食品低。有些其實就是謠言,我們要根據自己的科學知識後才能判斷,一方面要加強宣傳另一方面要學習科學知識。”
2015年10月1日新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這部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對現有70%的條文進行了實質性的修訂,新增一些重要的理念、制度、機制和方式。以監管制度為例,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自查制度、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制度、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等20多項。全方位構築食品安全法律屏障,對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整體水準具有重要意義。(記者 祝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