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産量降了,收入卻翻倍——吉林"水稻大王"的供給側調整

  • 發佈時間:2016-04-16 16:01:2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長春4月16日電(記者郭翔、李雙溪)桃花綻放時節,東北嫩江邊的水稻育秧溫棚裏添了絲絲綠意。

  “這片棚的稻花香品種秧苗能種100公頃,5月初開始插秧。”吉林省鎮賚縣英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任志國經營著450公頃稻田,是當地聞名的“水稻大王”。

  “今年春耕備耕,合作社調整品種結構,提高質優價高的稻花香米‘供給’。”任志國説。

  去年合作社種植50公頃稻花香米,儘管産量降了,但收入卻翻倍。任志國説:“普通水稻每公頃出米1.5萬斤,每斤2.2元,而稻花香出米5000斤,但每斤能賣到13元,還供不應求。”

  任志國的“供給側”調整離不開農業科技的支撐。耕種收全程機械化、寬窄行交替栽培、測土配方施肥……英臺合作社每年拿出幾十公頃土地為吉林省農科院的新品種做試驗,科技人員幫其選育新品種,指導使用肥料,水稻品質和産量年年提升。

  為及時掌握當地農業氣象資訊,任志國在稻田裏安上了田間多功能小型自動氣象站。“溫度、光照、土壤含水量都能顯示,大夥有了‘千里眼’和‘順風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合作社社員張偉説。

  戴著禮帽,穿著夾克和皮鞋,行走在田埂上的任志國看著像一名“老教授”。這兩年“老教授”研究起了水稻育苗無土栽培技術。

  “目前水稻育苗需要用耕作層土壤來配製營養土,破壞耕作層並導致表層土養分流失,而無土栽培育苗,育一公頃地所需的稻苗就能節約8立方米土。”任志國希望走出一條經濟效益與生態保護協調的現代農業之路。

  今年66歲的任志國還瞄準了“網際網路+農業”,“試水”電商平臺賣大米。“去年第一年搞,賣了1萬斤左右。”任志國説,“雖然量不大,但網際網路給傳統農業打開一扇大門。少了中間環節,合作社社員能分享更多收益。”

  打造品牌延伸産業鏈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任志國不久前註冊了“老任頭”商標,優質大米真空包裝,印刷上産地等産品資訊,打入市場。“品種和品牌是大米産業首末兩端,一個保證品質,一個增加效益”。任志國説,“老任頭”品牌大米銷售價格比過去的“貼牌”散米提高5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