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最高法院修改《規則》確保法庭公正、文明、安全、有序

  • 發佈時間:2016-04-14 14: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萬祥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4日訊(記者 李萬祥)庭審需規範,法庭有秩序。《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的決定》已于2015年1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73次會議通過,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4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通報了《法庭規則》修改的相關情況。修改後的《法庭規則》共計27條,除對原有條文進行直接修改外,新增加的內容有15條。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主任胡仕浩介紹,與“舊版規則”相比,修改後的《法庭規則》體現了以下六大變化:

  變化一:更加注重權利保障

  胡仕浩指出,修改後的《法庭規則》不僅充分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行使庭審活動中的各項訴訟權利,而且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予以特別保護。例如,規定審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庭應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進行特殊設置。同時,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規定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訴人出庭受審時,著正裝或便裝,不著監管機構的識別服;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在庭審活動中不得對被告人或上訴人使用戒具。此外,加強證人人身安全和個人資訊安全的保護。規定刑事法庭可以配置同步視頻作證室,供依法應當保護或其他確有保護必要的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在庭審作證時使用。

  變化二:更加注重庭審規則公平

  修改後的《法庭規則》一是訴訟權利行使受到平等保護。要求審判人員在庭審活動中平等對待訴訟各方,不歧視或偏袒任何一方。二是庭審活動充分接受監督。人民檢察院或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認為審判人員違反法庭規則的,均可在庭審活動結束後向人民法院反映或直接提出處理建議。三是規則面前人人平等。規定全體人員在庭審活動中都應當服從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的指揮,遵守法庭紀律,尊重司法禮儀。任何人違反法庭規則,都應受到追究。

  變化三:更加注重保障法庭安全

  這方面主要表現在:一是加強法庭安全檢查。要求進入法庭的人員出示有效身份證件,並接受人身及攜帶物品的安全檢查。二是密織法庭安全防護網。明確除經人民法院許可,需在法庭上出示的證據外,不得攜帶槍支、彈藥、管制刀具等法律明確規定的違禁物品,以及性質不明的液體及膠狀、粉末狀物品進入法庭。三是嚴厲處罰危及法庭安全的行為。規定對危及法庭安全的行為,視情節分別予以罰款、拘留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發揮法律的懲罰、威懾和預防功能。

  變化四:更加注重規範法庭秩序

  修改後的《法庭規則》一是規定法庭內人員不得鼓掌、喧嘩,吸煙、進食,撥打或接聽電話,確保正常的庭審秩序。二是規定非經法院許可,不得對庭審活動進行錄音、錄影、拍照或使用行動通訊工具等傳播庭審活動,防止片面化、碎片化的資訊誤導輿論,干擾審判。三是規定檢察人員、訴訟參與人發言或提問應當經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許可;旁聽人員不得進入審判區,不得隨意站立、走動,不得發言和提問。要求行使權利需依法、有序。四是規定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不得攜帶標語、條幅、傳單進入法庭。要求當事人通過理性方式表達訴求。五是規定對哄鬧、衝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訴訟參與人,毀壞法庭設施,搶奪、損毀訴訟文書、證據等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進行嚴厲處罰。

  變化五:更加注重庭審活動公開

  胡仕浩介紹,修改後的《法庭規則》一是規定人民法院應當通過官方網站、電子顯示屏、公告欄等向公眾公開各法庭的編號、具體位置以及旁聽席位數量等資訊。要求法院在依法公開審理案件時,選擇與旁聽人數相適應的審判法庭,滿足公眾旁聽需求。二是明確公眾關注度較高,社會影響較大,法治宣傳教育意義較強的依法公開進行的庭審活動,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電視、網際網路或者其他公共媒體進行圖文、音頻、視頻直播或錄播。讓更多的人民群眾通過便捷方式旁聽庭審活動。三是規定旁聽區可以設置專門的媒體記者席;媒體記者經許可,可以在指定的時間及區域,對庭審活動進行錄音、錄影、拍照或使用行動通訊工具等傳播庭審活動。通過允許媒體報道庭審活動,進一步拓寬人民群眾了解司法、監督司法的渠道。

  變化六:更加注重司法禮儀

  修改後的《法庭規則》規定全體人員在審判人員進入法庭以及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宣告判決、裁定、決定時應當起立,體現公眾對法律的敬畏和對司法的尊重。同時,要求出庭履行職務的人員按照職業著裝規定著裝,沒有職業著裝規定的,著正裝,其他人員應當文明著裝,彰顯司法文明。此外,明確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主持庭審活動時,要立場公正、平等對待,依照規定使用法槌,理性指揮司法警察維持秩序,確保庭審活動的權威、有序和文明。

  1979年12月,最高法制定併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試行)》。199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對其進行修改後於次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22年。

  近年來,我國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訴訟法相繼進行了全面修改,刑法修正案(九)進一步完善了擾亂法庭秩序罪的規定。在新一輪司法體制改革中,人民陪審員制度、律師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已陸續出臺。這些法律的新規定、改革的新舉措以及公眾的新期待都為進一步修改完善《法庭規則》提供了新的依據和動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