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深化改革推進新型城鎮化

  • 發佈時間:2016-04-14 05:27:1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鎮化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尤其是2013年底,中央召開了城鎮化工作會議;2014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2015年12月,中央召開了城市工作會議,為城市發展指明瞭方向,注入了巨大的力量。城鎮化作為穩增長、調結構的黃金結合點,其作用與意義受到各方面的認同與關注。

  從實踐來看,城鎮化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各地在戶籍、居住證發放與管理、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拓寬投融資渠道、促進就近就地城鎮化、智慧綠色城市發展等方面,都有一些新舉措、新成效、新經驗。2012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2.57%,與世界水準大抵相當。2015年底,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6.1%,比2014年增加1.3個百分點,繼續保持較高速度、較高品質的增長。

  但與此同時,城鎮化發展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比如,一些地方的農村人口和進城務工人員,進城落戶意願不強。西部某市,截至2015年6月統計,戶籍非農居民佔比僅是21.54%,與按常住人口統計的城鎮化率42.6%相差21個百分點。調查顯示,該市已基本實現“落戶無門檻”,但農民感到轉戶、進城相比戶籍留在農村,得到的不多而失去的不少,因而興趣不大。城鎮的吸引力不夠強,城鎮化還是不是必由之路?

  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之所以會出現這個問題主要因為中國城鎮化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目前進入了農業轉移人口的減速時期、城鄉兩種力量的僵持時期、城鎮化關鍵性改革的敏感時期,以上多種問題在這個階段都必然會出現。

  從城鄉關係來看,城鎮化進入一段拉鋸僵持時期。分析我國城鎮化的歷程,改革開放初期,城市弱小、但生命力強大,農村、農業、農民支援了城市發展。未來,城市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城市有足夠的力量反哺農村、輻射帶動農村。當前階段,城鎮化率剛過50%不久。從城鄉發展對比來看,城市雖已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但城市自身存在諸多問題,包括數量不夠、品質不高、體制不活、競爭力不強等等,有的城市還存在一定的城市病。從市民與農民的對比來看,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待遇得不到全面落實,他們在農村的各項權利並不是只跟著“人”走,而是被捆在“地”上。這導致了數億農業轉移人口為進城還是返鄉反覆糾結,相當多的“半城鎮化”人口作出了城、鄉“兩頭佔”的抉擇。

  城鎮化過程中的新問題,從某種層面上説明,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需要正視新現象、新問題,深化改革,推進城鎮化發展,發揮它的正能量。反之,城鎮化有可能裹足不前,難以充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首先,城鎮化改革的目標需要極其清晰。在各種認識面前,需要對城鎮化的遠景趨勢與近中期特徵保持清醒的認識。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迄今還沒有發現一個城鎮化落後的經濟體能夠實現現代化。城鎮化出現了僵持等近中期特徵,但從未來30年的遠期來看,中國仍應堅定不移推動農業人口轉出並融入城鎮,實現70%以上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不斷縮小。如果一遇到問題,就對城鎮化失去信心,就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回歸,這就違反了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律,將帶來重大損失。

  其次,要以人為本著力提升城鎮化的品質。《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中對於2020年城鎮化的水準與品質提出了目標要求,綜合全國情況來看,應該可以達到。考慮到宏觀經濟下滑、農業轉移人口人數下降以及還存在著2億多“半城鎮化”人口等原因,當前不宜層層加碼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指標。國家層面應通過制定與發佈城鎮化品質指數、改進城鎮化統計等手段,引導城鎮化以合理速度實現健康發展。

  第三,要抓住重點內容配套推進相關改革。許多地方將城鎮化改革混同於城鎮化發展以及城市建設,結果導致改革的內容反而模糊不清。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城鎮化改革的重點內容就是“造就新市民”“培育新城市”。造就新市民,從數量上來説,就是壯大農業轉移人口數量;從品質上來説,就是要推動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提高自身素質,持續釋放人才紅利。培育新城市,從數量上來説,就是不斷增加城市的個數,比較可行的辦法就是推動特大型的鎮改為市。從品質上來説,就是推動綠色、人文、智慧、低碳城市發展,建設緊湊型、節約型的城市,不斷增強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為了在這些領域實現目標,就要進行戶籍、土地、投融資、行政設市、規劃、管理等一系列的配套性改革。

  第四,頂層設計要能有力支援城鎮化的改革實踐。從城鎮化的實踐來看,一是要創造條件,按照法定程式,對涉及城鎮化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進行修改、完善。二是中央部委要當好“總調度”,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建見》的要求,統籌協調各部門統一採取有效行動。三是中央部門、省市政府要抓緊兌現支援性、保障性的政策承諾,例如農業人口轉移與財政支援,用地指標雙掛鉤和債券發行等等。

  第五,要抓好用好各級各類城鎮化的試點。試點地區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有可能突破現行法規和政策的改革探索,在履行必要的程式之後,應能獲得賦權先行先試。成功的試點經驗要及時總結上升為一般性、普適性的做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