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未來經濟發展 的突出亮點

  • 發佈時間:2016-04-14 05:27:1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近日,國務院編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2016-2020年)規劃綱要》正式發佈,闡明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國家戰略意圖。日前,國務院批轉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2016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要求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要做到四個“更加”,即:更加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加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更加突出基層實踐和創新、更加突出抓改革措施落地。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有幾個特別突出的亮點,需要加以關注。

  一是充分考慮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一趨勢性變化,強調要以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要求進行戰略謀劃。“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階段演化的趨勢更加明顯。但同時,發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動能轉換困難相互交織,面臨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等多重挑戰。我們必須準確把握國內外發展環境和條件的深刻變化,積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深刻變化,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強化底線思維,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放膽發展生産力,著力在優化結構、增強動力、化解矛盾、補齊短板上取得突破,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二是創造性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謀劃“十三五”和未來更長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也就是説,新發展理念要求我們,必須以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擴大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全面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用發展,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新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最新成果,反映出我們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凸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所有亮點中的最大的亮點。

  三是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確定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發展主線,把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放在主要目標的第一位,發展主線更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他發展目標還有,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準和品質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綱要》強調必須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加大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市場化改革力度,調整各類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和機制,最大限度激發微觀活力,優化要素配置,推動産業結構升級,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産率。現在看,今年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是緊迫任務。

  四是緊緊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存在的短板,強調在補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民生保障等短板上多用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也就是説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這些大道理要實現,必須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到2020年,我國經濟社會還有不少短板,《綱要》突出的是貧困人口脫貧、農業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生態環境保護、民生保障等。我們在衝刺階段,必須打起精氣神,真抓實幹,以出色的業績回報人民的信任,捍衛黨和政府的形象。

  五是高度重視和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把重要領域的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戰略必爭領域打破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綱要》著眼于國際競爭的緊迫性,充分考慮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為了搶佔國際科技競爭和産業革命的制高點,把創新擺在了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特別值得重視的是,提出要啟動一批關係國家全局和長遠的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一批高水準的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這凸顯了我國在科學技術領域有所為和有所不為的戰略安排,希望在戰略必爭領域徹底打破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不利局面。

  六是堅持立足國內和全球視野相統籌,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産品供給,重視提高在全球範圍配置資源的能力,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綱要》從全球經濟聯繫中進行謀劃,致力於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提高對外開放水準,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比如如何搞好“一帶一路”、如何搞好自貿區等,特別值得重視的是提出“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産品供給”,這實在是篇開創未來的大文章。不僅如此,還提到了參加國際網路規則、國際深海規則、國際極地規則、國際空天規則等的制定,看得很遠、想得很細,表明瞭我國在未來的發展中,希望提高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開展更廣泛的多方面的合作交流,與世界各國人民共用中國人民發展的成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