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20年北京商業健康險每人平均保費將達2500元

  • 發佈時間:2016-04-12 20:5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北京4月12日電 (記者 曾鼐杜燕)北京發佈有關商業健康保險的實施意見,鼓勵開發手術意外保險、麻醉意外保險,以更好解決醫療糾紛;預計到2020年商業健康保險每人平均保費將達2500元。

  北京關於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實施意見近日發佈。12日,北京保監局舉行媒體通氣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人口老齡化、城鎮化、市民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社會對健康的需求日益突出。保險業與養老、醫療、健康等各個大産業相連接,成為經濟新常態下社保體系的新支柱。《實施意見》的出臺,是應對北京人口老齡化挑戰,促進首都社會和諧穩定的戰略選擇。

  2020年商業健康保險每人平均保費將達2500元

  根據《實施意見》,到2020年,將基本建成與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眾需求相適應的現代商業健康保險服務業,全市商業健康保險保費收入將比2014年翻兩番,每人平均保費達到2500元。商業健康保險賠付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明顯提高,成為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

  據北京市醫改辦文秘組處長王友學介紹,商業健康保險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北京商業健康保險保費收入佔全行業保險保費收入的17%;而在歐美成熟市場,這一比例一般為30%。他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醫療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普遍提高,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具有巨大空間。

  他指出,2005年至2015年,北京健康險保費收入年均增速接近25%,近三年的增速高達32%、41.2%和63.1%,2020年北京健康保險保費收入將達到600億元。他説,按照北京市人口控制目標,屆時每人平均保費將超過2500元,商業健康保險在國民經濟、醫療衛生領域的作用將得到有效發揮。

  鼓勵開發手術、麻醉意外保險

  “希望能使得商業保險成為解決醫患糾紛問題的重要途徑。”王友學表示,《實施意見》強調,要加快發展醫療責任保險和醫療意外保險等醫療執業保險,運用商業保險機制,積極參與第三方調解機制預防、處置和化解醫療糾紛,使商業健康保險成為解決醫患糾紛問題的重要途徑。

  根據《實施意見》,到2020年,北京三級公立醫療機構要全面參加醫療責任保險,二級及以下公立醫療機構參保率不斷提高,積極鼓勵、引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參保,探索建立適合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風險分擔機制,提高服務水準。

  《實施意見》還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發手術意外保險、麻醉意外保險等醫療意外保險。

  此外,《實施意見》提出穩步推進商業保險參與農村居民新農合經辦服務,發揮商業保險機構在規範醫療行為,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的作用,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總結完善本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經驗,遵循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則,穩步推進商業保險機構受託承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鼓勵政府部門與商業保險機構合作,探索建立政策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等。

  積極開發老年人健康保險

  健康養老産品也是重點。《實施意見》指出,要積極開發滿足老年人保障需求的健康養老産品,實現醫療、護理、康復、養老等保障與服務的有機結合;鼓勵開設殘疾人康復、托養、照料和心智障礙者家庭財産信託等商業保險。支援商業保險機構加強風險評估和干預,提供疾病預防、健康體檢、健康諮詢、健康維護、慢性病管理、母嬰保健、養生保健等服務,降低健康風險,減少疾病損失。

  北京保監局副局長羅青表示,10年來,北京商業健康保險經營主體由2005年的32家增加到2015年的87家,數量居全國首位。她説,正在探索政策性長期護理保險。

  據介紹,為彌補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尚不完善多現狀,2015年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和北京市海澱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試點建立海澱區居家養老失能護理保險制度。

  試點面向海澱區18歲以上戶籍人口及海澱區行政區域內具有本市戶籍的各類社會組織的工作人員,由政府指導,採取財政補貼、個人繳費、護理服務機構繳納互助基金、社會捐助等方式建立長期失能護理保險基金。通過商業保險市場運作方式,為失能老人提供包括協助餐飲、個人清潔、晝間看護、醫護康復等居家護理服務;還可提供集中照料服務。

  據悉,《海澱區長期護理保險實施辦法》及相關服務方案實施細則即將出臺,該項目正在進行最終修訂,預計於今年正式實施。

  “將不斷豐富保險産品,服務社會保障民生”,羅青説。(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