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市魯企頻收問詢函

  • 發佈時間:2016-04-12 13:29:29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量增

  連月來,上市公司關於收到問詢函的公告頻頻刷新公告欄。

  根據上交所發佈的最新數據,3月28日至4月1日這一週,上交所便發送日常監管函13份,其中監管問詢類函件8份,監管工作類函件5份。通過事中、事後監管,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補充、更正類公告25份。

  同時,上交所還加大信披和股價異常的聯動監管,針對公司披露敏感資訊或股價明顯異常的,提請啟動內幕交易、異常交易核查12單。對82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進行了調查。

  事實上,滬深交易所監管動向的改變,自去年底起已然顯現。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的65個交易日中,滬深交易所共發出逾300份問詢函,平均一個交易日近5份,比此前3個月激增一倍多。

  此外,今年交易所對於年報問詢函也有提前關注、問詢回饋時間縮短等趨勢。去年深交所問詢于4月中下旬開始,5至6月迎來問詢高峰期。而今年交易所問詢函幾乎伴隨著年報披露的整個過程。

  在此勢頭下,魯股也難以倖免。濱化股份山東藥玻凱瑞德渤海活塞等多達13隻魯股在今年先後收到問詢函,較往年同期明顯增多。

  相關人士透露,之所以出現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對於市場的監管問詢函數量同比大增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信披直通車”已在逐步發揮作用。“該制度讓上市公司在信披中發揮更大的主體作用,使得交易所將資訊披露監管工作的重心逐步從事前轉向事中、事後,但這樣一來,也容易引起公司信披與監管的衝突,因此會出現監管函增多。”

  提質

  更為關鍵的是,記者注意到,除往年常見的針對年報中財務數據的問詢外,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的關注點可謂包羅萬象,所問詢的疑點也更加尖銳。

  對於科達股份定增方案中出現的標的公司前後估值差異巨大,上交所便在審核意見函中直接發問,“是否存在向關聯方利益輸送和損害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情形。”並因同為上市公司關聯方及交易對方的禹航基金不參與業績承諾,更是一語中的地質疑,“是否表明相關方對標的資産未來實現業績承諾缺乏信心。”

  同時,上市公司海外並購後續整合、保殼花招百齣、並購標的估值不當、土豪式高送轉方案、公司資金去向等,也均成為滬深交易所“刨根問底”的高發區。

  其中,青島海爾擬以5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通用電氣家電業務,增值率為185.41%,較此前伊萊克斯33億美元的收購報價高近50%。

  上交所便要求青島海爾結合本次競價的過程及近期同行業並購估值情況,補充披露上述作價的合理性。同時,上市公司如何保證標的資産銷售渠道的穩定性,評估收購會否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向;收購是否會對上市公司原有的海外家電業務産生衝擊;海爾原有産品在美國擴大銷售份額的可行性如何等問題,也須補充説明。

  本月6日晚間,濱化股份在申請延期回復後,終於對上交所針對其年報中關於公司的産業鏈及經營模式、子公司財務狀況、公司的內部控制等種種疑問作出了解釋與補充。

  記者注意到,對於年報中未硬性要求的非財務數據,交易所也有加重信披的趨勢。問詢函提出,年報顯示,公司主要採用“資源合理使用、産品精深加工、能源綜合利用”的良性迴圈經濟運營模式,形成了具有公司特色的一體化氯鹼産業鏈。“請補充披露公司的具體經營模式和産業鏈情況,並結合公司的成本構成、同行業主要競爭對手情況等,量化分析公司經營模式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問詢函頻發以及關注問題的深入尖銳,可以幫助投資者規避風險。目前,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的詳細程度和主動披露的意願還是不足的,滬深交易所的各種問詢,可以讓市場了解到更多資訊。”徐皓認為,在這種趨勢下,上市公司、仲介機構等市場參與各方與監管之間的博弈也將更加激烈。

  (來源:經濟導報)

  問詢函,這一滬深交易所用來“深挖”隱藏在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方案、高送轉計劃和年報業績中疑點的函件,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和深度,下發到諸多上市公司手中。

  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南山鋁業(600219)、青島海爾(600690)、恒天海龍(000677)、*ST亞星(600319)、聖陽股份(002580)、海立美達(002537)、齊星鐵塔(002359)、保齡寶(002286)、渤海活塞(600960)、山東藥玻(600529)、濱化股份(601678)、凱瑞德(002072)、科達股份(600986)等多達13隻魯股收到滬深交易所下發的問詢函,數量之多實屬罕見。

  “連月來,滬深交易所不僅在發函數量上較往年同期翻番,問詢內容也擴展至多個方面。”在山東一大型投資公司高級投資經理徐皓看來,這些變化均傳遞出新的監管動向,即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毫無疑問,交易所的問詢使業績造假、虛假披露等違規行為無處遁形,有助於減少投資‘雷區’,保護中小投資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網友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