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雪山深處有桃源

  • 發佈時間:2016-04-12 06:02:3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天氣晴好,向著巍峨高聳的雪山,沿著碧綠蜿蜒的江水,伴著江邊桃花的陣陣暗香,《經濟日報》記者來到了位於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西藏林芝市米林縣派鎮。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巍峨的雪山腳下,派鎮被緋色的桃林和綠油油的青稞地包圍,儼然一片世外桃源。沿著雅魯藏布江的流嚮往派鎮深處的村莊而行,沿途鳥語花香,藏香豬悠閒地在平坦的公路旁覓食嬉戲,偶爾有成群的牛羊走開工路攔住前行的車輛。像怕驚著牛羊一樣,即使忙著趕路的人也不會輕易按下喇叭,總是讓牛羊先行。

  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于2000年成立,主要保護對象為以熱帶北緣半常綠季風雨林生態系統為基帶的、我國最完整的濕潤山地森林生態系統垂直類型組合系列、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是青藏高原最主要的水汽通道。保護區總面積916800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為32萬公頃,緩衝區面積3.7萬公頃,實驗區面積55.98萬公頃。派鎮就位於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試驗區內。

  沿江而行,植被越來越茂密。遠山除了山尖的一頂頂白雪帽子,全部披上了綠衣。山林裏的動物也明顯多了起來,車行處不時引起一陣鳥鳴,偶爾還有松鼠等小動物大搖大擺地穿過馬路。

  51歲的大普巴世世代代生活在派鎮,當了十多年護林員的他不僅愛護森林,更愛這裡的動物。跟隨他來到春天的田野裏,一隻小鳥竟穩穩落在他的手上,一點兒也不害怕。

  作為護林員,大普巴每到春季心就揪了起來。“一到春季,我們這裡就有一種特別的小蚊子氾濫,專門喜歡叮動物的眼睛,讓動物寸步難行。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去把蚊子趕跑,解救被困動物。”大普巴説。

  雖然在山清水秀的派鎮,很多人家還習慣靠燒柴薪取暖做飯,但是從來沒有人亂砍濫伐。

  “我們上山撿柴火都是有時間規定的,而且撿的都是枯樹枝。”派鎮鎮政府分管林業工作的副鎮長巴桑次仁介紹。派鎮一共劃分了1個重點溝口和4個非重點溝口。對重點溝口熱崩溝採取24小時值班制,除了監測森林火災外,還要監督盜伐盜獵。當地人曾經靠伐木為生,但隨著國家禁伐,他們都當上了護林員,保護起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森林資源。對於森林中的動物,人們更是愛護有加。儘管時有豺狗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襲擊村民放牧的牛羊,也沒有村民傷害它。

  “這一方面得益於這裡世代相傳的保護動物意識,也因為我們經常給村民們宣講保護動物的知識,更得益於國家建立了有效的動物肇事補償制度。一旦發生野生保護動物襲擊村民牲畜的情況,就由管護隊員拍照取證,按照程式給予補償。”米林縣林業局副局長尼瑪次仁介紹。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林芝市完成重點陸生野生動物造成公民人身傷害和財産損失補償共計2434.1078萬元。

  在派鎮,人人都樹立了生態保護的意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已經深入人心。

  人人都是護林員

  由於這裡高差大,水熱條件充裕,在狹窄的緯度跨度內幾乎匯集了從北極到熱帶所有植物物種和豐富的鳥獸類及珍稀瀕危的野生動植物,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為保護好這些動植物資源,自成立以來,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累計投入7205萬元,完成了共三期的雅魯藏布大峽谷自然保護區保護與生態恢復工程、科研與監測工程、科普宣教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目前,保護區內基本形成了管理局—管理分局—管理站三級管理機構。除了設在林芝市林業局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還在保護區所跨的巴宜、米林、波密、墨脫4區縣林業局成立了自然保護區管理分局,下設12個管理站,按照行政區域對自然保護區進行管理。派鎮所屬的區域就歸設在米林縣林業局的保護區管理分局管理。

  截至目前,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被全部納入了中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共有農牧民護林員11000多名,僅派鎮2231人中就有農牧民護林員2100多名,這些人員既是自然保護區的管護人員,也是生態公益林管護人員。

  2005年,大普巴就做了護林員。去年,保護區的專業管護隊伍成立,經驗豐富的大普巴通過選拔成為了專業管護隊的一員並接受了專業培訓。每天,大普巴和隊友們都要到各自負責的區域巡邏3次,查看管護區內的森林防火和野生動物保護情況等。有時候最遠的巡邏需要八九個小時。

  除了有像大普巴這樣的專業管護隊員,派鎮16周歲到60周歲的成年人每人都是護林員。

  從11月15日到次年的5月20日屬於森林防火期,派鎮每村每天都有3至4人輪流值班。跟隨大普巴的巡邏步伐,我們來到了位於保護區內的吞白村,一名村裏的護林員從早晨九點就已經守護在吞百溝口,負責吞白溝的防火。

  家家共用保護紅利

  村民們不僅通過爭當生態戰士守護祖輩賴以生存的家園,同時還能從保護生態中獲得收入。

  “我每月能拿1800元工資。”大普巴滿意地説。除了專業管護隊隊員有工資,護林員也有收入,同時按照生態補償面積,每家每戶還都能獲得補償資金。“十二五”期間,林芝市累計兌現落實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野生動物肇事補償資金等7.36億元。

  現在,沿著雅魯藏布江兩岸通往派鎮的公路已全部實現通油路,國家和各級各部門不斷加強自然保護區的交通、通訊等工程建設,當地居民出行和生活都非常方便。

  保護區內還擁有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有雅魯藏布大峽谷、南迦巴瓦峰雪山、瀑布、冰川、湖泊、溫泉等。西藏林芝市保護性地開發了保護區內的實驗區,建立了大峽谷旅遊風景區等。隨著林芝桃花節等旅遊品牌的打響,到派鎮觀光的遊客越來越多,村民們紛紛吃上了生態旅遊飯。

  大普巴也利用政府發展旅遊業的機會,建起了自家的家庭旅館和藏餐館。一到旅遊旺季,大普巴家的藏餐館和家庭旅館就人滿為患。生意好的時候,大普巴家靠藏餐館和家庭旅館就能月收入上萬元。

  在派鎮,像大普巴一樣從事旅遊服務的家庭不少,從旅遊業中獲得的收入已成為他們家庭的主要收入。儘管從事旅遊服務的收入更高,自家的生意又常常忙得不可開交,但大普巴始終堅持管護員的工作。

  “我們能夠發展起來、富裕起來,依靠的是國家的好政策和美麗的自然資源,我們不能破壞它,保護好美麗的家園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大普巴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