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的光芒照進當代傳承未來
- 發佈時間:2016-04-12 06:02:20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實物見證,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根脈。
“十二五”期間,我國文物事業進入全面、快速發展時期。各地各部門全面提升文物保護管理水準,在文物資源普查、文化遺産保護、考古發掘、博物館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執法監督與管理體系逐步形成,文物事業取得新成就。
基本摸清文物資源“家底”
文物保護,歷來是文物工作的重點。一系列數字清晰可見,“十二五”時期,我國文物保護力度明顯加大,各類文保工作有序開展。
歷時5年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于2011年12月結束,基本廓清了全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狀況。普查結果顯示,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766722余處,包括新發現文物536001處,復查文物230721處,進一步夯實了文物基礎工作。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全面推進,全國收藏保管有文物的國有單位總數達到1.53萬家,其中已有8346家收藏單位完成申報藏品的登錄,全國文物資源庫和“文物身份證”體系基本建成。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國家文物局還組織開展了長城資源調查、館藏珍貴文物調查等重要項目,積累了相當規模的文物數據資源,形成了一系列業務工作標準規範,還培養鍛鍊了一支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隊伍,為文物資源統一登記、動態登錄管理提供有利條件。
紮實推進重點文物保護工程
2015年6月13日,重慶市大足區,800多歲的“千手觀音”主尊端坐蓮花臺,金光熠熠,容光煥發。至此,“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大足寶頂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正式竣工,這尊歷時近8年“閉關大修”的“千手觀音”終以嶄新面容與世人見面。
近年來,在國家文物局主導下,全國文物保護重點工程紮實推進,一大批重要不可移動文物得到有效保護。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等重點保護工程順利竣工,長城保護重點工程如期完成,平安故宮、正定古城、武當山古建築群等修繕重點工程全面推進。
“十二五”以來,大遺址保護工作全面推進,形成了以“六片、四線、一圈”為重點、150處大遺址為支撐的大遺址保護新格局。水下文物保護突破顯著,我國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下水作業,北海基地、南海基地、寧波基地等加快建設。
中國世界文化遺産申報連續13年屢獲佳績,絲綢之路和大運河成功申遺贏得美譽,中國世界遺産總數已達48項,穩居世界第二位。
合理利用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17年前,一部《那山、那人、那狗》電影讓湘西南美麗的景色震撼了觀眾;17年後,拍攝地湖南省邵陽市綏寧縣關峽苗族鄉大園村已是全國歷史文化名村。除了山清水澈,這裡依然保留著苗族傳統風貌。
劉玉珠説:“目前,首批51個國保省保集中成片傳統村落保護工程全面開工,第二批100個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項目全面啟動。”
“十二五”期間,各級文物部門堅持以人為本,統籌考慮“保”和“用”的關係,創新文物資源利用模式,推動文物保護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相結合,與美麗中國建設相結合,與扶貧開發、産業轉型升級相結合。
青島啤酒廠早期建築、湖北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等工業遺産再利用,為城市增添了歷史文化底蘊;大明宮、隋唐洛陽城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充分發揮社會效益,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山西曲沃和廣東開平的文物“認領”“認養”,坎兒井、藏羌碉樓等文物保護工程,讓文物保護成為全民行動。
博物館助力讓文物資源“活”起來
2015年9月,故宮“石渠寶笈特展”上,近300件絕世珍品吸引世人目光,為睹國寶真容,武英殿前人頭攢動;2016年3月2日,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在首博亮相。展覽自開幕以來觀者雲集,參觀者常常提前預約,足見公眾的關注熱情之高。
“今天,公眾對博物館的參觀熱情持續高漲,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博物館正在走近大眾,拉近與公眾的距離。”四川省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認為,隨著社會服務職能的不斷強化,博物館正在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傳播方式和資源優勢,日益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渠道。
據統計,目前全國已有博物館4510家,其中免費開放博物館總數達到3717個。“十二五”時期,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水準不斷提升,15個省份150余家博物館開展完善青少年教育功能試點。全國博物館年均舉辦陳列展覽總數達到2.6萬個,年均接待觀眾總數增至7.2億人次。
博物館不僅是文物展示的窗口,各地還依託博物館大力研發文化創意産品,舉辦技術博覽會和博物館文化産品創意設計推介。“文創産品是博物館展覽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激活了歷史文物資源的生命力,讓觀眾真正‘把國寶文明帶回家’,讓文物資源‘活’起來。”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説。
強化文物督察保護文物安全
近年來,在城市建設中,文物被損壞、被拆毀的現象時有發生,社會各界反映強烈。日前印發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強化文物督察,破解文物部門平級執法難以排除干擾等問題。
文物執法督察力度逐步加大,聯合執法形成合力。建立了文物違法舉報中心,開通12359舉報專線和網站,實施不可移動文物遙感執法監測,加強執法巡查;強化文物違法案件查處機制,嚴肅查處重點法人違法案件,公開曝光、執紀問責。
此外,加強聯合執法,與公安部建立打擊和防範文物犯罪聯合長效工作機制,成立全國文物犯罪資訊中心,成功破獲遼寧朝陽“11·26”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河北定州特大文物盜竊案等。2016年,國家文物局還將全面強化安全監管與執法督察,始終保持高壓強震態勢,嚴打文物犯罪。
文物,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血脈記憶;文物保護,是中華兒女對歷史的傳承和對未來的責任。一個個數字和生動案例,代表了“十二五”時期文物事業發展成果,而伴隨著“十三五”的進一步完善,期待文物的歷史文化光芒能更好地照進當代、傳承未來。
文/新華社記者 榮啟涵 姜 瀟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