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車停擺”具有普遍警示意義
- 發佈時間:2016-04-12 06:02:18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風車停擺”,是由於資源富集地區就地消納難、外送通道建設滯後等原因造成的,更是近些年不少地方大幹快上新能源項目的後遺症。新能源限電困局是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管理部門、地方政府、廣大企業都要引以為鑒。而且,反思過後,還要付諸行動,該拆的臺子要拆,該打的板子要打,該補的漏子要補
近日,“大型風電基地停擺”的報道廣受關注。有的地方近四成的風力發電設備被限制使用,當年耗資上千億元打造的風電基地,如今只能閒在戈壁上曬太陽。
看著“風車停擺”,人們不禁要問,當年這些新能源項目審批建設前沒有做過市場分析嗎?從表面看,新能源限電是由於資源富集地區就地消納難、外送通道建設滯後等原因造成的。再往深處説,則是近些年不少地方大幹快上新能源項目的後遺症。梳理後不難發現,遭遇發展困局的不僅是新能源領域,如今,許多産能過剩和庫存壓力較大的行業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都經歷過一個非正常快速增長的時期。
之所以説“非正常”,就是因為這些行業的快速增長並非是按照市場規律實現的,而是在眼前利益、地方利益和官員政績利益的驅使下,一哄而起、大幹快上,甚至弄虛作假、採取非常規審批手段得來的,繁榮局面最終只能曇花一現,隨後就不得不吞下庫存增加、産能過剩的苦果。從這個意義上説,新能源限電困局敲響的警鐘,不為一企、一業、一地而鳴。這樣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應該引起廣泛反思,管理部門、地方政府、廣大企業都要引以為鑒。
一是要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發展的關係。出現新能源限電困局,與電網建設滯後於電源建設導致的“窩電”有關。若把西北地區富集的新能源當做“土特産”的話,那麼電網建設就是“高速路”。在路沒有修好的時候,就大規模種植土特産,産品再好也只會“爛在地頭”。同理,無論多麼有前景的行業,如果不能有序開發,必會一團亂麻。正是因為沒有掌握好節奏和速度,盲目追求眼前利益,才陷入如今的過剩困境。
二是要處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係。以新能源為例,要想解眼前困局,唯有跨地區外送。西部多電,東部多霾,將清潔能源輸至經濟發達地區,本可皆大歡喜。但中東部一些地方寧可費盡心機新上火電項目,也不願用外送而來的電,根本原因繞不開一個“利”字。在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的概念逐漸普及的今天,個別省區還在為幾個火電廠貢獻的GDP打著小算盤。這種“只顧自己碗裏,不管全家鍋裏”的發展理念,最後只能導致誰也吃不飽。因此,國家層面不妨在加快電網建設的同時,出臺可再生能源跨省配額制,實現清潔能源有效利用。各地更要立足實際,多講大局觀,少打小算盤。
三是要處理好地方發展和官員政績的關係。現實中,個別官員為官一任,不是追求造福一方,而是為了轟動一時,賺取政績效應。新能源等行業眼前遭遇的很多問題就像“皇帝的新裝”,從項目前期設計和規劃階段就露出了苗頭,儘管人人心知肚明,但又心照不宣。有的地方為了項目獲批,故意用一些理論數據誇大收益,刻意忽視制約因素,甚至罔顧客觀規律,在項目佈局和建設上一味求大求快。凡此種種,無非為了追求政績單更好看些。主政官員打著“地方發展”的旗號升遷走人,留下一塊燙手的山芋給後任。因此,對官員的考核,不能只是靜止地看眼前數據,而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用發展的眼光看成績。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反思過後,必須付諸行動,該拆的臺子要拆,該打的板子要打,該補的漏子要補。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