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破新能源限電困局需完善頂層設計

  • 發佈時間:2015-11-12 04:20:4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眼下我國西北、華北等新能源富集地區棄風、棄光現象突出的原因,在於規模大、用量少、送不出。“十三五”期間,要破解這一困局,需要完善頂層設計,盤活全國新能源生産、輸送與消納“一盤棋”。具體來説,就是要處理好發展速度與合理佈局的關係、處理好電源建設與電網建設“齊步走”的關係、處理好能源中心與負荷中心的利益協調關係

  今年以來,我國西北、華北等新能源富集地區棄風、棄光現象突出。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僅甘肅新能源發電棄風就達37%、棄光達27%。

  在環境壓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大力發展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既是大勢所趨,也是民心所向。我國明確提出,2020年、2030年全國非石化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分別達到15%和20%。看似形勢大好,新能源的發展為何還遭遇如此困境?

  細細想來,可歸結為三大原因:規模大、用量少、送不出。

  過去10年,特別是“十二五”時期,我國新能源發展迅速。僅甘肅一省,自2010年以來,新能源裝機就從147萬千瓦猛增到1723萬千瓦,算上火電、水電,全省電源總裝機已達4408萬千瓦,而2015年甘肅電網最大負荷僅1300萬千瓦。隨著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甘肅省內售電量持續負增長,周邊省接收甘肅新能源的需求也明顯減少,甘肅新能源外送矛盾更加突出。

  由於經濟欠發達,新疆、甘肅、內蒙古等新能源富集地區自身消納能力有限,大量富餘電能需要外送,卻也遭遇難題。那就是,我國電源發展速度遠遠超過電網建設速度,兩者之間的規劃不配套。據了解,新能源從立項到審批的週期短,而相關電網建設即使審批立項完成,最快的建設週期也在2至3年。甘肅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更是經歷了5年之久的審批過程才於今年6月開工,而距離建成還需要兩年,影響了新能源的外送。此外,我國電力負荷中心集中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而西北新能源電力南下勢必對當地發電企業效益産生一定影響。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水能、地熱能,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為國家新能源事業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因此,我們更需要破解新能源棄風、棄光限電困局,從更高層面加強規劃設計,盤活全國新能源生産、輸送與消納“一盤棋”。

  首先,要處理好發展速度與合理佈局的關係。在“十二五”時期的迅猛發展後,新能源的發展步伐不能再一味求快了,而是要更注重穩中求進、合理佈局、降低成本。從目前來看,西北、華北地區已有不少千萬千瓦級等大規模風電基地、百萬千瓦級光電基地,在外送、消納等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的情況下,不宜再進行大規模新能源建設;東部沿海地區則可規劃佈局海上風電、分佈式光電等項目。此外,要加大科研力度,切實降低新能源裝備成本,從而降低新能源上網電價。

  其次,要處理好電源建設與電網建設“齊步走”的關係。為解決我國資源稟賦的逆向分佈問題,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啟動了“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建設,將於2017年建成投運。屆時,現有的新能源輸送難題基本解決。但在今後規劃新能源建設項目時,要統籌電網規劃建設,否則又將陷入新的“窩電”困局。

  再次,要處理好能源中心與負荷中心的利益協調關係。要實現新能源健康快速發展,從根本上看,理順消納不暢矛盾是第一要務。為此,應出臺全國範圍的新能源消納佈局和規劃,按照各省(區、市)的能源資源條件、經濟總量、電力消費總量及電力輸送能力,儘快制定跨省區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度,擴大新能源電力消費範圍和比例,支援新能源富集省區加快資源轉化利用,儘快把新能源的資源優勢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經濟優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