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開藥搭檢查,醫院其實也有無奈

  • 發佈時間:2016-04-11 07:17: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醫院雖然難逃“懶政”嫌疑,但也不乏無奈。其根源還在於一些管理政策沒有充分考慮我國的醫療實際,在制定管理目標時,對國外經驗學習的多,與醫務人員的交流溝通少。

  據報道,廣州市中醫院規定,要求醫生給病人開的檢查費用要和藥費達到1:1,不達標就要扣獎金。因此,醫生們只能“懇求”病人不要只開藥而不做檢查,有的還拒絕為復診患者單純開藥,令很多患者極不滿意。

  有人推斷這是醫院為創收而祭出的歪招,其實並非完全如此。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認為醫院出此下策,也有自己的無奈。因為醫政部門在考核醫院品質時,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藥費比例。按照現在的要求,三級醫院的藥費收入一般不超過醫院總收入的50%。在此現實下,只有保證藥費與檢查費始終保持在1:1的比例,藥費比例才能保證不超過50%。

  而醫政部門限制藥費比例,主要基於兩個目的:一是限制大處方。處方費用少,則藥費比例低;二是鼓勵醫院創新。醫院不能總是局限在單純的藥物治療上,還要開創新技術,提高手術量。同樣是心梗病人,這邊是藥物治療,另一邊是置入支架,前者的藥費比例肯定會高,如此,對於推廣置入支架這樣的新技術,顯然會産生積極的作用。

  所以説,這樣的政策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在實踐中,一些名醫院由於初診病人比較多,相關的檢查就較多;同時複雜病例也多,各類新技術的應用機會就相應更多。因此,對於各地的“龍頭”醫院而言,藥費比例確實不存在問題。

  但對於一些相對普通的醫院,特別是中醫院而言,這樣的政策就存在一定弊端。由於“老病人”相對集中,並且慢性疾病患者較多,診療過程往往並不需要太多的檢查,治療也常常以服藥為主,在此情形下,要保證完成50%以下的藥費比例,確實有些力不從心。特別是我國的診療費整體偏低,還大致維持在10元左右的水準,在昂貴的藥費面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要保持50%以下的藥費比例,不依靠檢查費來拉大分母,降低數值,還真無其他方法。

  由此不難看出,將藥費與檢查費進行1:1的綁定,並對醫生進行經濟考核,醫院的政策雖然難逃“懶政”嫌疑,但也不乏無奈。

  出現這樣的情況,其根源還在於一些管理政策沒有充分考慮我國的醫療實際,在制定管理目標時,對國外經驗學習的多,與醫務人員的交流溝通少,導致了某些本來是為了便民的措施,在實踐考核中成為患者的負擔和醫生的心痛。

  避免類似荒誕的情況,恐怕還需要我們的醫政部門在制定政策時,多了解臨床工作的實際情況,以及不同醫院之間的區別,建立醫生與醫政部門的有效溝通,保證政策不要發揮出相反的效果。

  本報特約評論員鄭山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