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聚合水稻育種研發優勢

  • 發佈時間:2016-04-11 04:31:0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王澎

  大禹時期,華夏大地就開始廣泛種植水稻,大禹命令伯益給大家分發水稻種子,並種在水田裏。作為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水稻除了作為主食食用外,還可作為加工澱粉、酒、醋的原料。

  作為國家主要糧食作物,每個水稻新品種都要經過品種審定才能進入市場推廣。《2015年中國種業發展報告》記錄:2014年,通過國家審定的主要農作物品種140個,其中水稻品種47個,超過三分之一,遠多於其他作物。新修訂的《種子法》頒布實施以來,國家繼續擴大品種審定渠道,為解決試驗容量不足的問題,企業和科研單位相繼組成國家審定主要農作物品種試驗聯合體。

  2016年1月底,長江中下游科研單位水稻試驗聯合體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籌備成立,該聯合體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牽頭,聯合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等12家科研單位組成。

  “這個聯合體的成員單位都是科研單位,屬於科研聯合體。”長江中下游科研單位水稻試驗聯合體試驗主持人、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楊璐博士説,“聯合體試驗是一個結構完整、範圍廣、精度高的試驗,要求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嚴格把關,對試驗的真實性、科學性、準確性負責,並且成員單位負有連帶責任。”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勞動力豐富,是我國重要的水稻種植區域,這一地區由13家科研單位組成的聯合體,就如同將育種研發優勢單位聚合在一起,擰成一股繩,他們的聯合將為長江中下游水稻品種選育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作為全部由科研單位組成的試驗聯合體其優勢有兩點。”楊璐對記者講,一是聯合體吸收了長江中下游大部分省農科院的水稻研究所和高校參加,使科研聯合體在區域內具有一定代表性;二是科研單位開展試驗時,將以行業標準和科學客觀性作為雙重保險來保障聯合體試驗順利實施。

  “曾任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非常支援水稻試驗聯合體,他認為聯合體試驗對於拓寬品種審定渠道、加強科研單位成果轉化有積極的作用。”楊璐告訴記者,“聯合體目前需要很多人力、物力的投入,各個成員單位正在共同努力,只為將聯合體試驗做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