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農民持續高速增收探析
- 發佈時間:2016-04-09 03:31:11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李傳君
四川省大竹縣通過壯大現代農業、做強鄉村旅遊、加大扶貧攻堅力度等手法,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連續3年增長10%以上,並連續3年獲“四川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稱號。
大竹縣委書記何洪波説:“2015年,我們堅持把促農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核心任務,以扶貧開發為統領、産業發展為支撐、新農村建設為載體、農建綜合示範區為抓手,創新工作機制,為促進農民增收開闢了多元渠道。”
據最新統計,2015年大竹縣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7萬元,一些現代農業和鄉村旅遊做得非常好的地方,這一數字達到了1.7萬多元,超出全縣平均數5000多元。
農業現代化程度與農民收入正相關
走進大竹縣清河鎮龍洞壩村,漫山遍野的李子花如雲海涌動,以龍洞壩村等4個村為核心,向周邊延展共7個村,李子連片種植面積達6000多畝,核心區面積達3000畝,近幾年當地農民賣李子實實在在掙了錢,僅此一項年每人平均收入3000元以上。
清河鎮黨委書記蔣良平説,自上世紀90年代起,清河鎮便陸續有農民種植李子,後經政府引導,逐漸成片成規模。2013年以後,更是以每年五六百畝的速度增長,通過品種改良,清河鎮李子以青脆李為主,並註冊了“清河脆李”商標,還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
龍洞壩村還建起李子批發市場,吸引來自重慶、成都、達州、廣安等地的水果批發商開著大卡車前來收購;同時,來自附近城市的散客也紛紛前來採摘。當地政府順勢辦起脆李採摘節,每逢採摘季節,4公里的産業環線停滿大小車輛,最高峰一天能銷出兩萬多公斤。
廟壩鎮寨峰村秦王桃種植面積已達1620畝,全村970余戶人家全部參與到産業發展中,每戶種植面積從幾畝到100畝不等,每畝桃樹為農民帶來七八千元收入,純利潤4000元左右。
帶動寨峰村發展秦王桃産業的是大竹縣秦王桃農民專業合作社,這是一個跨縣市的合作社,目前成員達9000余戶,所涵蓋的産業面積達3萬餘畝。合作社下屬的大竹縣匯鑫資金互助合作社,以農村資金互助的方式,滾雪球一般不斷將一個個農民扶持成富人。
2014年9月,寨峰村等地88個秦王桃種植戶以資金入股成立了匯鑫資金互助合作社,入股資金從幾百元到幾十萬元不等,總股本金達588萬元。“入股農戶可以按投入股金最大10倍貸款,農民隨時向合作社貸三五萬元解決燃眉之急是沒問題的。”村主任魏興平説。
到目前,合作社共放出99筆貸款,已收回66筆,以此方式共帶動30余戶農民脫貧致富。寨峰村7組的陳自術入股5000元,去年向合作社貸款3萬元,將自家桃園面積擴大到6畝,當年桃子賣了3萬多元,便立即還了貸款。幾年後,他的年收入便可翻一倍。
大竹縣成功創建了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符合現代農業標準的産業面積達10萬餘畝,今後,該縣將在每年建設的3萬畝農建綜合示範區中,進一步擴大現代農業産業面積。
鄉村旅遊辟出增收快速路
一個村辦桃花節,門票賣了幾十萬元,一個擺涼麵的攤點,一天營業額過萬元!這似乎有點讓人難以置信,然而這是千真萬確的,就發生在寨峰村今年桃花節開幕第二天。
寨峰村舉辦桃花節,如今已是第八屆,每年3月中旬開幕,前後持續兩周左右,在桃花最盛的那幾天,遊客人數達幾萬人!“今年3月19日,人數達5萬多人!”村幹部説。
桃花節給城裏人帶來的是好耍好玩,給村裏人帶來的卻是天天進腰包的真金白銀。王森林一家經營的桃園面積有50多畝,每年賣桃純收入至少10萬元,然而桃花節期間,他家賣涼麵毛收入就達六七萬元,3月19日那天更是創下破萬元的紀錄。
“今年桃花節,當地村民共擺設80多個攤點,最少的一天營業額也超過1000元,估計所有攤點營業額超過20萬元。”寨峰村黨支部副書記馮永平説,農家樂收入還會更高。
龍洞壩村一年一度的李花節和脆李採摘節,不僅讓當地本不值錢的農産品賣上了高價,就連山上的魚腥草、藠頭、椿芽、清明菜等野菜也成了緊俏的商品。“有些遊客想親自上山採挖野菜,從農民家租鋤頭都得給高價錢!”該村第一書記胡書志説。
目前,村里正在開發一種新的旅遊項目,以認領的模式開展親子活動,吸引更多的城裏人進村消費。“每戶人家拿出二三十株李子樹讓城裏人認領,以每戶城裏人認領1株樹消費1000元計算,二三十株樹就可讓農戶增收兩三萬元。目前,已有300多株樹被認領。”
精準扶貧補齊增收短板
貧困戶不脫貧,貧困村不摘帽,始終會拉扯農民持續增收的後腿。目前,大竹縣尚有70個貧困村,近8萬名貧困人口,因此必須加大扶貧攻堅的力度,實施精準脫貧。
去年以來,全縣共下派213名機關幹部到貧困村任第一書記或村主任助理,共幫助貧困村制定發展措施128條,落實幫扶資金1000多萬元,爭取發展項目300多個、民生項目240多個,為群眾辦好事實事675件。
金雞鄉金雞村屬於貧困村,目前尚有111戶貧困戶。達州市供銷社、中國移動達州分公司、達州市軍分區等單位共整合資金200余萬元,180余名市縣機關幹部對口幫扶所有的貧困戶和30余名貧困學生。村主任黃興成激動地説:“這麼多年,我們村還是第一次接收到這麼多的資金和項目援助,頓時感覺腰桿都比原來硬些了,對全村的發展也更有信心了!”
金雞鄉黨委書記王勳平介紹説,目前農村的扶貧産業有香椿和黃荊種植。貧困戶可選擇種植100株香椿或100株黃荊,100株香椿到豐産期每年可為農戶增收2000元左右,100株黃荊效益稍好,每年可為農戶增收3000元以上。養殖業方面,鼓勵貧困戶戶均養殖家禽20隻以上,並鼓勵貧困戶養羊,政府利用扶貧幫扶資金給予一定補貼。
經過一年幫扶,金雞“蝶變”化鳳凰,寬闊整潔的便民路四通八達,運送物資和農産品的汽車進進出出,清潔衛生的飲用水嘩嘩流淌,功能完善的村級活動中心熱鬧紅火……
像金雞村這樣短時間發生“蝶變”的村還有不少,位於華鎣山深處的歐家鎮高硐村和大堰村,曾是大竹縣出了名的特困村。如今,兩個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完備,戶戶都有1-2個穩定的特色種養增收項目,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