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發揮省會城市比較優勢以“雙創 ”培植發展新動能

  • 發佈時間:2016-04-08 04:31:47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發展新引擎、培植發展新動能的重大戰略。蘭州作為省會中心城市,最大的比較優勢在於科技、教育、人才和金融,最大的發展潛力在於創新驅動、創業帶動。我們把創新創業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結合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在工作中注重抓好政策整合、孵化集聚、平臺搭建、融資支援、服務引導五個方面,努力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

  一、抓政策整合這個引領點,著力加強對創新創業的精準施策

  堅持問題導向,從創新創業對政策的需求出發,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了扶持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努力做到政策引領、精準施策。

  (一)為全面落實國家和省上出臺的各項創新創業政策,制定了“1+10”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方案和配套措施。“1”即《蘭州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行動方案》,“10”即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大財稅政策支援創新創業、構建創業資金保障平臺、成立眾創孵化聯盟、扶持眾創空間發展、實施深度創業培訓工程、扶持創業孵化人才、支援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離崗創業、實施大學生創業扶持工程、支援返鄉農民工創業等10個配套文件。同時,制定了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政策,2015年引進急需緊缺實用人才628人,其中企業單位316人、事業單位312人。

  (二)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制定了“1+8”科技創新改革政策。“1”即《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8”即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企業園區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鼓勵企業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企業技術研發機構、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科技計劃項目第三方評估、科技計劃項目事後補助、科技計劃項目公示、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科技項目經費管理等8個配套文件。同時,出臺施行《蘭州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將推進科技進步的政策措施上升為地方性法規。圍繞這些政策的落實,積極推動高校院所與企業共建研發中心和轉化基地,促成建立蘭州新型建材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蘭州技術市場創新服務聯盟,引導相關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報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單位26家。

  (三)為精準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先後實施了“3個20萬”“萬企計劃”等扶持優惠政策。“3個20萬”政策主要是對實際貨幣投資達到15萬元的初創微型企業,由政府給予財政補助5萬元,協調銀行貸款20萬元,累計稅收獎勵20萬元,實施兩年來財政補助投入1.77億元,新扶持初創微型企業7571戶,帶動就業5.8萬人。2015年將“3個20萬”政策調整為扶持創業帶動就業“萬企計劃”,主要是通過貼息貸款的方式,為電商創業者提供每戶10萬元額度以內的貸款貼息,為小微企業提供每戶20萬元額度以內的貸款貼息,為便民服務門店提供每戶10萬元額度以內的貸款貼息,計劃三年扶持1萬家以上電商企業、小微企業和便民服務門店,力爭帶動就業10萬人以上,目前已扶持小微企業等3100多戶,發放貼息資金303萬元、協調貸款3.9億元,帶動就業1.58萬人。

  (四)為發揮財政資金和土地政策的撬動引導作用,制定了“1+3+8”財政土地扶持産業發展政策措施。“1”即財政資金扶持産業發展政策辦法,“3”即投資引導基金、高科技投資基金、財政資金“借轉補”3個財政資金管理辦法,“8”即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熟化供應、發展現代農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文化旅遊産業、自主創新和工業企業用地支援8個配套文件。2015年,市級財政共整合7.6億元資金用於支援創新創業,撬動社會資金70多億元。

  (五)為引導鼓勵大學畢業生創業,強化了資金扶持、創業就業培訓等政策。開展“泛海揚帆——蘭州大學生創業行動”,協調公益資金400萬元,對高校畢業生創業給予每個項目5萬元無償資助,支援項目80個。加強大學生創業就業培訓,目前有大學生創業培訓基地60多家,尤其是建成“蘭州市電子商務培訓基地”,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從事電子商務,免費培訓1萬多人。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目前有大學生就業見習基地212家、專業化創業苗圃2家。

  二、抓孵化集聚這個爆發點,著力構建創新創業的載體

  把孵化器建設作為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核心載體,結合城市功能分佈和産業結構佈局,通過政企共建、校企合作、企業自建等多種形式,著力構建六種類型的孵化器。

  (一)構建科技企業孵化器。以産業園區為重點,培育形成科技企業孵化器27家。蘭州新區産業孵化大廈致力打造集科技研發、中試、轉化、交易、服務於一體的“孵化航空母艦”,成立專門運營管理機構,註冊資本5000萬元,出臺了管理辦法和房租減免、住宿配套、資金支援等孵化優惠政策,積極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産業園”的全産業鏈孵化鏈條,搭建起入孵企業“一站式”服務流程,已引進科技服務機構和入孵企業115家,其中天津濱科生産力、中山創意、凱華生産力、恒亞律師等科技服務機構28家,北大眾志“中國芯”、神龍科技無人機、北斗無線電監測、新思達大數據、普諾貝康生物科技等高科技企業87家,今年將入駐100家研發服務機構、100家在孵企業、100個大學生創業團隊,從業人員達到4000多人。蘭州高新區建成電子資訊、文化創意和“中國蘭州留學人員創業園彭家坪産業研發基地”3個孵化器,孵化面積48萬平方米,在孵企業676家,累計畢業企業522家。蘭州經濟區與蘭州交通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融合發展機制,建成科技孵化中心、大學生創業園2個孵化器,入駐企業達到300家。

  (二)構建新型眾創空間孵化器。國家支援“雙創”工作,扶持的核心載體是眾創空間。全國第一家眾創空間發源於北京中關村,全省第一家眾創空間誕生在我市城關區。眾創空間作為為小微創新企業成長和個人創新創業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平臺,最難的在起步階段。我們堅持疏通“堵點”、解決“難點”、打造“亮點”,從無到有培育眾創空間新模式。船説創業咖啡以“初創企業的支援者、創業資源的整合者”為宗旨,致力打造開放型、專業型、綜合型的青年創業一站式服務平臺,入駐創業團隊和在孵企業56家,實現融資1.29億元,帶動就業1000多人,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就榮獲“國家級眾創空間”稱號。尤其是培育成功的“牛大坊”品牌,讓蘭州牛肉麵以“網際網路+牛肉麵”的模式走向全世界,消費者輕點滑鼠就可品嘗到原汁原味的蘭州牛肉麵,面世第一天就在淘寶店賣出3000多份,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1149萬元,利稅收入459.6萬元;得力幫生物化工專業孵化器由“出城入園”企業甘肅金盾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按照國家級科技企業專業孵化器標準規劃設計,主要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創業平臺,為生物化工領域的小微科技企業提供辦公、研發、檢測等配套設施,並探索公共實驗室共用機制,入駐企業34家、大學生創業團隊9個,在孵企業産值約5000萬元;“1898”由甘肅北京大學校友會發起設立,堅持“讓夢想支撐現實、讓眾籌整合資源、讓智慧引領發展”的理念,成為“喝咖啡、談創業”的高端資訊交流平臺和創業孵化平臺,已孵化10個項目。

  (三)構建電子商務孵化器。開展“電子商務發展年”活動,舉辦中國(蘭州)國際跨境電商物流大會,設立每年1000萬元的電子商務專項發展資金,培育了三維商城、秀寶網、天狼電商等為代表的一批電商産業孵化器,全市電商企業超過2000家,交易規模達到722億元,實現跨境電商零的突破,成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由蘭州銀行發起建設的“三維商城”,成為甘肅本土最大的電商平臺,具有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線上線下相結合購物配送兩大特點,尤其是有效解決最後1公里及100米配送問題,建成“三維e家”線下社區便利服務店68家,今年計劃新建350家,被商務部確定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企業。

  (四)構建文化産業孵化器。扶持蘭州創意文化産業園、華源文化創意産業基地等文化産業孵化器。蘭州創意文化産業園是我市和全省首個創意街區,利用原工業企業舊廠房建成,初步形成融藝術創作交流、藝術品拍賣、藝術品展覽展示、藝術沙龍營造、三維創作、多媒體研發應用、動漫設計、藝術表演等於一體的多功能創業産業平臺,目前入駐企業100家,年産值1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近1500個,被評為國家級小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文化産業示範基地、科技與文化融合創新基地和全省首家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

  (五)構建大眾服務孵化器。把創新創業與惠民生結合起來,打造了九州“主食廚房”、拉麵文化産業園等為代表的大眾服務孵化器。九州“主食廚房”作為食品加工集中化、産業化發展的平臺,主要對熟肉、豆製品、米麵類及清真食品企業進行“劃行歸市”,由食藥、工商等職能部門駐園對企業進行統一監管,從原材料採購到生産加工、産品出廠全過程把關,實現透明加工,保證品質安全,解決全市食品加工業“小、散、亂”的問題。目前已入駐企業92家,全部建成後可容納近1000家,年實現産值約30億元,解決近3萬人就業,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熟食品加工配送園區之一。

  (六)構建農業産業孵化器。引導支援素質高、懂經營、有技術的農村青年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15年新創辦家庭農場28家、各類合作社130家、農産品加工企業20家、休閒農業經營主體66家。積極發展“網際網路+農業”電子商務,扶持32家企業開通特色農産品電商平臺,建成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站413個,覆蓋面達到50%以上,今年將基本實現全覆蓋。

  三、抓平臺搭建這個關鍵點,著力發揮創新創業的産業帶動功能

  立足盤活區域性創新資源要素,通過試點示範、大市場、交易會、三維技術推廣等形式,促進産學研用的融合互動。

  (一)推動核心區“雙創”試點。把城關區作為全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試點,全力打造全省創新創業的集聚區、先行區和示範區,在資金支援、場地協調、基礎設施、服務平臺和人才引進等方面進行精準扶持。目前,培育各類眾創空間32家,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入孵企業1300多家,出孵企業150多家,創業人員4000多人,帶動就業2萬人以上。

  (二)搭建科技大市場平臺。省市共建運營了蘭州科技大市場,功能涵蓋創業投資、融資擔保、技術交易、儀器共用、仲介等科技服務,目前已匯集各類科技成果近10萬項,入駐省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50余家,省市科技服務機構18家,各類企業孵化器以及仲介服務機構34家,各類金融擔保創投機構46家,為36家企業提供科技金融服務80余項(次)。

  (三)創辦蘭州科技成果交易會。2014年創辦了專業化、大規模的科技展會品牌——“蘭州科技成果交易周”,2015年進一步提升為“蘭州科技成果交易會”,並同步舉辦了蘭白科技創新合作發展論壇、生物醫藥暨大健康産業發展峰會、技術市場創新發展報告會、新能源産學研合作發展研討會、科技金融與創業孵化對接合作交流會、蘭州創客匯等系列活動,兩屆共徵集科技成果項目4790項,簽約項目361項,簽約金額8.54億元。

  (四)放大三維技術深度應用功能。抓住蘭州三維數字社會服務管理系統被工信部確定為國家行業標準的有利條件,積極拓展和發展大數據産業,成立全國首個大數據社會服務管理局,組建運作三維大數據標準化研究院,出臺了培育三維數字“百億企業、千億産業”的政策措施,啟動實施北科維拓三維數字産業園等重點項目,2015年大數據産業規模達到210億元,今年計劃達到260億元,力爭2020年達到1000億元。

  四、抓融資支援這個薄弱點,著力拓寬創新創業的投融資渠道

  從解決創新創業資金難題入手,改變財政直接投入的方式,積極探索新的投融資模式,多渠道加大創新創業資金投入。

  (一)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指導城關區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風險共擔”的原則,建立政府、銀行和保險公司合作的“政銀保”機制,設立1億元扶持“雙創”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金,按1:20的放貸比例撬動社會資金20億元,累計為各類小微企業發放貸款3.23億元。在此基礎上,我市正在籌劃建立市級扶持“雙創”小微企業引導基金,進一步放大這一政策的效應。

  (二)實施新三板掛牌行動計劃。制定了《加快推進企業新三板掛牌工作方案》,從2015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4000萬元,對新三板擬掛牌企業每戶給予100萬元資金扶持,舉辦新三板上市專題培訓講座20期,引導鼓勵中小企業到“新三板”掛牌融資,已建立420戶企業儲備庫,成功掛牌上市11戶,力爭今年達到35戶,明年達到60戶。(轉4版)

  (接3版)

  (三)組建産業基金。採取貼息、股權投資等方式,設立了蘭州新區錦繡絲路産業投資基金、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發展基金、經濟區生物醫藥創業投資基金,以及節能減排産業基金、城市創新發展基金、養老産業發展基金和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平臺等7個基金,同時出資7億元參與組建了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技術創新驅動基金。

  五、抓服務引導這個推動點,著力營造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

  “雙創”的活力在於激發引導,在於厚植創新創業文化。我們以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力為重點,通過“走進去”“引出來”“連起來”等形式,構建政府、院校和企業互動互促“雙創”工作的局面。

  (一)“走進去”。舉辦創新創業政策進企業、進院校、進園區“三進”活動,先後深入30家高等院校、45家科研院所和重點科技企業開展工作對接,宣傳解讀創新創業政策,了解産學研合作需求,增強了院地校企合作的緊密性。組織各類眾創空間等創業團隊深入在蘭高等院校,開展創業論壇、創業沙龍、創業大講堂等活動,使在校大學生和青年創業者了解了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器的功能作用、優惠政策和創業項目。

  (二)“引出來”。舉辦了城關區首屆創新創業(創客)大賽、蘭州新區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看新區”、“天佑杯”創客大賽、“蘭州銀行杯”創新創意設計大賽等活動,尤其是在全市開展“尋找蘭州百名創新創業典型”活動,評選創新創業先進典型,在此基礎上舉辦“放飛夢想、成就未來”首屆大學生創業論壇,隆重表彰100名創新創業明星代表,向1000多名大學生代表作創新創業輔導,在大學生群體引起較大反響。

  (三)“連起來”。強化全社會創新創業的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以及街道宣傳欄、社區資訊公開欄等媒介窗口,廣泛開展立體式、多方位、全覆蓋的宣傳。建立“蘭州科技”微信公眾平臺等新型媒體,及時編發創新創業工作動態,擴大了創新創業的社會影響面。

  蘭州的“雙創”工作産生了五個提速的積極效應。一是自主創業提速。近三年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3.4萬戶,年均增長20.5%。特別是大學生自主創業比例三年分別達到11.02%、11.64%、15.36%。二是創新創業孵化平臺發展提速。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從2012年的15家增加到2015年的27家,孵化面積從58萬平方米增加到107萬平方米;各類新型眾創空間達到66家,其中國家級13家。三是市場融資提速。近三年蘭州地區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939.96億元、1165.29億元和1360.85億元,分別增長43.69%、23.97%和16.78%,總額達到3466.1億元。2015年實現直接融資255.59億元,是2012年的8.25倍。四是科技成果轉化提速。近三年全市專利申請量達到13895件,佔全省的40%;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14億元,佔全省的30%;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9.8%,達到49.96億元,佔生産總值的比重為2.4%;綜合科技進步水準指數達到60.52%,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3.1%。五是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提速。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7家,28家企業入列省戰略性新興産業骨幹企業,佔全省的48.3%,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長9%,達到175億元,佔生産總值的比重為8.4%。

  從扶持“雙創”的角度來講,有四個方面尤為重要。第一,政策是先導,要在政策扶持上更加精準落地;第二,服務是核心,要在服務引導上更加主動貼心;第三,融資是保證,要在融資支援上更加多元到位;第四,環境是關鍵,要在氛圍營造上更加鮮明濃厚。創新創業沒有休止符,我們將持續釋放“雙創”活力,努力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力爭到2020年,培育眾創空間和帶動創業就業實現“五個翻番”:即建成眾創空間等創業孵化平臺200家,總面積達到200萬平方米,在孵企業達到2萬家,新增創業2萬人,帶動就業20萬人。在此基礎上,實現“兩個大幅提升”:力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16%以上,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65%以上,使“雙創”成為蘭州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