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真幫扶真投入真見效

  • 發佈時間:2016-04-08 03:31:1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于險峰張仁軍

  日前,遼寧省農委常務副主任楊軍帶隊來到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富榮鎮魯家荒村看望貧困戶,給每戶送去一袋米、一袋面、一桶豆油與500元的慰問金。村民張紹武説:“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我們村脫貧有指望了。”

  要讓貧困村脫貧關鍵要讓貧困村有産業,遼寧省農委駐村工作隊把優化農業結構、發展高效産業作為扶貧重要內容,在組織農民外出參觀學習和組織專家開展技術培訓後,引導全村開展了冷棚建設和設施葡萄生産。

  魯家荒村村民張少紅告訴記者:“村裏建葡萄大棚政府一畝地給補7000元,村裏現在已有200多畝地建了葡萄棚,我家就建了6棟,每棟大棚效益達1萬多元。”

  駐村工作隊想方設法幫助村裏招商引資,新引進的阜新桑港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土地1000畝,發展樹莓、設施農業和露地蔬菜,農民土地租金年收入100萬元,企業投資1200余萬元新建3400余平方米的冷庫和500余平方米的科研樓,推進全村高效産業的發展。

  村民王彥海自家15畝地流轉給了桑港公司,自己本身還在公司裏幹活,一天80元。魯家荒村村主任李鳳輝對記者説:“村裏有50多人在公司裏打工,目前村裏人從公司賺到的工資收入就達300多萬元。”

  在推進高效産業發展的同時,駐村工作隊沒有忽略玉米等傳統産業,積極爭取玉米和大豆兩個高産創建項目,項目資金累計32萬元,加大新品種和配套新技術推廣應用,推進糧食作物大面積均衡增産。從省農科院引進1名花生、雜糧專家,在幫扶村組織開展繁種生産,指導農戶應用花生和雜糧良種。

  駐村工作隊還開展了陣地扶貧,完善提高村基礎水準,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村部是村組織開展工作的陣地,省農委積極爭取民政等部門支援,建設了400余平方米的新村部。為新建村部配備了辦公桌椅和32套培訓桌椅,配有6台臺式電腦、掃描器、印表機等辦公設備。幫助村委會組建了鑼鼓隊和秧歌隊,為村文化廣場配備了4盞路燈,贈送了鑼鼓、嗩吶等器材,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

  省農委駐村工作隊隊長劉永昌説:“我們要幫扶村‘兩委’班子不僅要成為當地組織領導核心,更要成為了引導高效産業發展、領辦合作社、幫扶困難群體的主心骨。”

  按照遼寧省扶貧工作安排,由省農委牽頭負責阜蒙縣定點扶貧、具體負責富榮鎮定點扶貧、駐村幫扶魯家荒村,全面推進縣、鄉、村三級扶貧工作。省農委橫向強化20家省直單位協作互動,縱向推進省、市、縣、鄉、村上下聯動,內部要求委屬各單位積極主動,全力推進産業優化、科技脫貧和教育富民工作。

  多年來,省農委結合自身優勢,探索形成了行業扶貧和教育扶貧相結合的扶貧新模式。針對阜蒙縣農業生産實際,通過上項目、扶産業,加快阜蒙縣和富榮鎮農業産業優化升級,提升農業整體産業素質。

  省農委在阜蒙縣挂職任副縣長的許化冰説:“去年我們突出教育扶貧,努力形成定點扶貧長效機制。教育扶貧是省農委在定點扶貧工作中的創新之舉。在2015年定點幫扶中,省農委發揮直屬4所農業院校和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的教育資源優勢,大力開展教育扶貧,努力提升基層幹部和農民素質,形成扶貧長效機制。”

  省農委資訊中心將富榮鎮作為全省資訊進村入戶工程第一批實施鄉鎮。目前,富榮鎮所轄13個行政村每村都建設了1個益農資訊社,投入資金2.6萬元。每個益農資訊社還安置了“12316”免費服務電話,為農民提供農業資訊服務、開展公益服務、便民服務和電子商務等惠農活動。

  阜蒙縣副縣長包維新向記者介紹定點幫扶情況時説:“省農委在政策和資金上真傾斜、在設施和産業上真幫扶、在技術和人才上真投入,不僅帶來了真金白銀,而且也為全縣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群眾生活水準持續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撐。2015年,20家省直定點幫扶單位累計落實各項幫扶資金和物資6698萬元,協調貸款372萬元。同時在技術和人才引進及勞務輸出等方面都提供了巨大幫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