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業部:禁養導致豬肉價格波動嚴重 維持高位是今年常態

  • 發佈時間:2016-04-07 15:09:5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針對近期暴漲的豬肉價格 農業部今天上午表示禁養導致價格波動嚴重 另外——

  豬肉價維持高位是今年常態

  猴年一開始,“二師兄”就搶盡了風頭,農業部數據顯示,3月最後一週,全國豬價依然居高不下,活豬的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9.54元,豬肉的平均價格為每公斤29.67元,這一價格創下五年來的最高紀錄。

  今天上午,農業部召開新聞發佈會,農業部辦公廳主任葉貞琴稱,近期生豬價格持續上漲,主要原因是前三年價格長期低迷的反彈,具有恢復性和補償性。儘管豬肉價格在高位運作,可能還要維持一段時間,但伴隨著生豬出欄的逐步增加,豬肉價也將逐步企穩,暴漲的可能性不大。

  數據發佈

  55%的豬肉由小散戶提供

  今天上午,農業部辦公廳主任葉貞琴介紹,從生産上來看,2015年全國豬肉産量5487萬噸,佔全球産量的一半。養殖業對農民收入有重要影響。特別是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養豬業是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從消費來看,豬肉是最主要的肉食品,肉類結構中有64%是豬肉。2015年豬肉每人平均佔有量40公斤,超過了世界平均水準,我們中國的傳統是以吃豬肉為主。

  葉貞琴表示,雖然全國有近4000萬個養豬戶,但目前養殖業發展水準總體還不高,生豬養殖戶年平均出欄規模比較小,55%的出欄肥豬由年出欄500頭以下的小散戶提供。小規模大群體的生産格局特別容易出現“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情況,

  “擔心的價格大漲大跌也主要在這,我們保障均衡供給難度也在此。”葉貞琴表示,從畜牧業發展環境來看,環保壓力對規模養殖的約束趨緊,突發食品安全事件和疫病對生産衝擊不能掉以輕心,畜産品進口壓力越來越大。

  記者梳理

  “豬週期”3至4年一輪

  豬肉價格上漲,養殖戶蜂擁而上,産能過剩導致豬肉價格下跌,隨後養殖戶又減少母豬數量,豬肉供不應求,最終導致其價格上漲。這是我國迴圈往復出現的“豬週期”。

  記者梳理最近15年的豬價變化,大致有5個“豬週期”,基本是按照3年至4年一個週期運作。從波峰來看,分別出現在2001、2004、2008、2011年和2016年。

  根據《緩解生豬市場價格週期性波動調控預案》,當豬糧比價高於8.5:1時,發改委將及時通過中國政府網等媒體向社會發佈預警資訊。當豬糧比價連續一段時間(通常為一個月)處於9:1—9.5:1之間時,由發改委牽頭會商,提出中央凍豬肉儲備投放計劃,當豬糧比價高於9.5:1紅色區域時,由發改委牽頭會商,提出增加中央凍豬肉儲備投放計劃。

  應對之策

  破解“豬週期”

  産業要升級

  有養殖專家表示,當規模化養殖佔到市場的80%以上,“豬週期”振幅就會趨於平穩。而在國內,家庭散養等小規模生産仍佔較大比例,容易造成“行情好時一哄而上、行情差時一哄而下”。數據統計顯示,生豬出欄量每變動一個百分點,就將可能引起後期豬價六七個百分點的波動。有專家同時表示,“豬週期”不會因為規模化養殖而消失,變化的只是波動的幅度和波峰、波谷的相對位置,面對當前的豬價上漲,廣大養殖戶應繼續保持理性。

  如何破解“豬週期”,專家表示,在擴大規模化、專業化、工廠化養殖的同時,今後國家應採取措施促進産業化、標準化和品牌化生産。要扶持龍頭企業與小農戶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用品牌引領畜牧業發展。

  農業部回應

  禁養加劇豬肉價格上漲

  “我們經常講豬週期,豬週期是正常的。” 農業部畜牧業司馬有祥介紹,但引起價格變化或者産能調整的原因是不同的。上兩個週期,主要是豬週期加上疫病的影響,造成生豬産能的迅速調減,而今年這一輪的特點跟原來不一樣,雖然也有豬週期,但是趕上的是禁養,所以加大了産能下調的深度。

  馬有祥稱,近幾年因為禁養、限養,生豬的調減量比較大。據了解,有10個省份已經啟動或正準備啟動生豬禁養區的劃定。禁養區內的生豬規模場拆除搬遷的問題比較突出,這10個省影響了2000多萬頭的生豬出欄量,有一個省萬頭以上的規模場在禁養區內就被拆除27座,影響了40多萬頭的出欄量。

  所以説,禁養確實是給生豬生産造成了一定影響,接下來,農業部要在補短板方面下功夫,如果環保方面不達標,生豬規模養殖可以説寸步難行。這也是農業部下一步政策需要發力的地方。豬不是要不要養的問題,而是要養好的問題。

  維持高位應該是今年的常態

  關於豬價,馬有祥分析認為,豬價維持高位應該是今年的常態,但是暴漲可能性不大,不存在暴漲的基礎和動力。

  生豬産能在加快恢復。1、2月份監測的種豬場二元母豬銷量增加了近60%,這預示著生産能力的擴大。3月份第4周仔豬價格同比上漲了102.3%,翻了一倍,仔豬價格的上漲也會帶動補欄積極性的提高。還有一個最新數據,3月份全國生豬存欄環比增0.9%,母豬存欄在連降近三年後出現企穩,環比持平。所以,從這三個指標看,産能在較快恢復。

  他山之石

  歐美開展期貨交易

  抵禦價格震蕩

  相比中國不斷出現的“豬週期”,記者發現,美國、日本等國家豬肉價格波動較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根據國內消費量來確定生豬養殖量,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就能保持價格穩定。歐美一些國家,在監管調控、産業引導外,養殖戶一般還可以通過相關衍生品工具轉移生豬價格波動風險,抵禦豬週期。據了解,目前開展過豬類期貨交易的交易所有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國中美洲商品交易所、荷蘭阿姆斯特丹農業期貨交易所、匈牙利布達佩斯交易所、波蘭波茲南交易所、德國漢諾威商品交易所和南韓交易所等。

  近年來國內也不斷有市場人士提出,國內養殖戶多為中小散戶,資本實力弱,抵禦風險能力差,因此有必要推出生豬期貨等衍生品工具來對衝價格風險。但目前我國在這方面仍然空白。(記者 李洪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