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新政後二手房成交量減半 有賣家直降60萬

  • 發佈時間:2016-04-07 09:22:00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東方網4月7日消息:受契稅調整等利好政策和“滬九條”調控新政影響,3月上海的二手樓市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冷暖悲喜。新政後日成交量較前期近乎砍半,“滬九條”調控政策凸顯。上海中原地産數據顯示,3月二手住宅成交5.7萬套,環比增加112.15%,同比增加170.77%。成交均價26622元/平方米,環比上漲2.0%。而這一交易量也是僅次於2013年3月的歷史第二高點。由於低價産品成交活躍,拉低了整體水準,上周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32916元/平方米,環比下跌3.4%。

  二手房掛牌價紛紛降

  上海3月的二手房樓市,在“滬九條”後成交量減半,外環尤其明顯。信義房屋企研室監測數據顯示,根據二手房的日成交量走勢圖,上海二手房24日成交猛增至0.44萬套,之後成交量開始逐漸銳減,保持在1000套左右,僅為3月前期的一半水準,由此可以看出“滬九條”的調控效果已顯現。

  從具體區域來看,各地出現了分化,其中外環外受政策影響最大。對比3月1-24日和25-31日的平均日成交量,內環內下降幅度在24%左右,而外環外成交量下降幅度在39%左右。外環外是外地人口購房的主要區域,“滬九條”限購政策的加碼對於該區域的市場影響十分大。

  記者了解到,3月前期房東普遍看好後市,“跳價”行為見怪不怪,出售誠意度不高。還有一部分置換型購房者屬於“被動加價”,自己看中的房源跳價了,為了避免置換過程中的損失,自己在售的房源也順勢漲價。

  但調控新政也轉變了買賣雙方的地位,清明小長假3天,剛需、剛改為主的中環以外區域門店來客量比平時減少4-5成,而類似陸家嘴這樣的中心區門店來客量比平時減少7-8成。記者從中原地産江橋分行了解到,新政後看房者減少了5-6成,買家的心情從急迫轉為淡定,賣家的心態也開始趨於理性。

  “原先賣家掛牌很少聽取仲介的意見,成交價再加上心理預期,掛牌價總是會高出一截。但目前價格紛紛下調,一套房的掛牌價可下調10萬-30萬,基本接近1、2月的價格水準。”據仲介人員介紹,一套嘉華苑70平方米的複式,3月初掛牌價為430萬元,新政出臺後,賣家了解市場行情後把價格下調到370萬,直降了60萬元。

  新房剛需、剛改佔主力

  新房方面,上週末恰逢清明小長假,多種因素疊加,成交量跳水。上海中原地産的數據顯示。上周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28.4萬平方米,環比減少60.4%。從成交流量來看,工作日穩定在4萬-5萬平方米/天。

  近期市場最大的特點是剛需發力。從交易區域來看,閔行受到新盤“滿庭春雅苑”入市的推動,成交排名第一。上周金山、青浦表現活躍,勢頭蓋過了嘉定、松江這樣剛需接受度相對較高的區域,排名第二和第三,成交面積分別為4萬平方米和3.6萬平方米。從成交排名前十的項目來看,均價低於2萬元/平方米的剛需盤佔到3席,依靠價格優勢吸引了不少買家。

  上周供應再創新高,為43.1萬平方米,環比增加45.4%。從供應産品來看,為剛需或剛改類産品,所有推盤項目單價幾乎都在4萬元/平方米以內。相比之下,剛改類佔據主導地位,佔比達72.1%,佔比比前期增加3成。當期入市最大的項目為綠地佘山名苑,供應量達到5.3萬平方米,主推68平方米2房和88平方米3房,報價2.4萬元/平方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