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在風險防範中抓住發展機遇

  • 發佈時間:2016-04-07 09:31:1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全球共用金融100人論壇深圳春季峰會近日在深圳落幕。本次峰會的舉辦適逢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成立一週之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規範發展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的成立可視為落實這一戰略的重要舉措。在此背景下,本次峰會聚焦金融領域的關注重點——“風險防範與發展機遇;共用金融與區塊鏈”,深入探討當前網際網路金融全行業面臨的風險、挑戰和機遇,可謂恰逢其時。

  本次峰會由全球共用金融100人論壇主辦,由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網際網路金融研究中心、《當代金融家》雜誌、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承辦,並得到了深圳市金融辦、深圳市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等大力支援。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揚,全球共用金融100人論壇理事委員會理事長、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樂視金融CEO王永利,全球共用金融10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李思敏,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發展服務辦公室主任何曉軍,全球共用金融100人論壇成員、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行長張建軍,中國金融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李民,全球共用金融10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長趙繼臣,全球共用金融100人論壇理事委員會副理事長、廈門國際金融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彤,全球共用金融100人論壇理事委員會副理事長、紅嶺創投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世平,全球共用金融100人論壇秘書長、《當代金融家》雜誌執行社長兼主編李哲平,全球共用金融100人論壇副秘書長、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甯辰,深圳市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秘書長曾光等近200位金融領域的傑出代表和專家、學者,薈萃一堂,對相關熱點問題展開了專業的演講與深度探討。

  何曉軍:正面引導風險

  本次峰會以“共用金融、風險防範”為主題,非常符合國家的政策導向,契合深圳的理念和政策。當前,一方面我國的金融改革全面深化,金融市場對內對外開放持續擴大。産業結構轉型升級對投融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都為網際網路金融、共用金融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但是,另一方面相較于新興金融業態的井噴式的發展,地方治理結構存在缺陷。這種環境下一些公司缺乏規範審慎的態度,從而損害整體形象。今年年初我辦率先提請有關部門暫停了網際網路金融的工商註冊。我們3月份率先在全國暫停首付貸和眾籌購房,把風險苗頭做了一個正面的引導。這是處於加強風險防範和引導行業健康發展的考慮。

  本次峰會的另外一個議題是區塊鏈技術。日前深圳舉行了中國IT領袖峰會,馬雲馬化騰李彥宏、賈躍亭這些業界大佬都參加了會議。區塊鏈也成為大家非常關注的領域,從區塊鏈的角度看,一些新的技術特徵出現為金融行業提供新的契機。我也聽到一些網際網路的技術專家對區塊鏈有一個形容,就是網際網路和IT業界的發展,始終是一個從集中到分散,從壟斷到對抗壟斷的過程。這個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在哲學上來講也給眾多的中小型新興金融機構帶來一個新的機會。希望這項技術在金融業這個領域的應用,通過這次峰會的討論能夠啟發大家在區塊鏈技術上更多的推進一些新的做法。

  面對一系列新的領域、新的課題,國內外沒有太多行之有效的經驗可以供我們學習和借鑒。我前一段看到一個瑞士的銀行家做的一個分析,看了以後非常振奮。全世界網際網路使用率中國達到27.8%,而這個數據在美國只有8.9%。也就是説在智慧手機和網際網路運用程度包括新産品推廣效率方面,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正是因為這樣,以後的路需要我們自己去走、去探索。我們不光在技術上,可能還要在哲學上,在很多方面做一些持之以恒的探索。

  李揚:共用金融開新生面

  中國經濟現在面臨很多新的問題,需要大量的富有創造力的探討。目前我們面對未知的大變局,有很多東西傳統理論不能解釋,過去的實踐沒有給我們提供一些參考。比如説現在全世界有五個中央銀行實施了負利率,對這樣一個事情就需要解釋。這是我所謂千年之大變局的第一大變局。

  這些年我們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經濟增長了,但是廣大的民眾獲得感不強。世界各國經濟增長平均的指標來看非常好,前所未有。但是廣大人民對這樣一個結果不滿意,以至於出現了去年那本書,《21世紀資本論》,這個書非常尖銳的告訴我們,資本三百年來除了二次大戰之後短暫的特殊時期,收入分配是不公的,因此有一個預言説如果這個事情不解決,資本主義會遇到麻煩,以至於引起了全世界的熱議。這樣一個成果在中國也引起熱議,因為中國面對的是差不多的情況。獲得感的問題、公平的問題,現在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我們傳統上解決公平問題靠的是收入的再分配。大家都很清楚,收入再分配是有它的負作用。比如收入再分配最有效的手段是稅。就討論我們怎樣盡可能減少負經濟的情況下解決公平的問題,共用經濟就是這樣一個可能的途徑。因為它是在從根本上,從準入的層面來解決大家共同參與並且享受成果的機制。我們在討論共用金融的時候,我們先要把這樣一個更深的背景做一點探討。金融是作為經濟的一個對應物,它深厚的根源一定存在於經濟制度。現在我們的經濟有共發展、共用經濟的需要。原來的路子已經不能夠解決問題了,與這套路子相關的理論不能夠來解決這些問題,所以需要創新。

  對於共用金融來説,金融作為經濟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既然我們整個經濟有向共用方向發展的要求,我們就有一個發展共用金融的要求。共用金融,從概念上來説我們也經過一些發展,比如三中全會提出的普惠金融,前面的小微金融等等,都是為共用金融做一些鋪墊或者一些前期性的研究。我跟年輕的同仁們探討過,我説我們要成立一個組織,成立一個機構,要想把這個機構化的時候,首先要考慮這個概念的穩定性。剛才很多人説網際網路金融,我本人對這個概念就覺得不宜把它特別的強調,也不宜用它作為名來成立機構。我們實驗室下面有人説要成立網際網路金融研究中心,我説不要成立,因為這個概念可能不穩定。這個東西它本身並沒有改變我們金融的業態,沒有為我們提供一個新的金融業態,只不過給了一個新的載體。另外,網際網路金融在中國如此之發展,在別的國家似乎沒有什麼影響,特別是在發達國家。所以我們看到現在已經到了一個轉捩點,有了很多的問題。照這樣一個思路來看,我覺得共用金融其實是有前途的。因為共用這個概念,在經濟學上有它的基礎。同時,在金融上有它的一些實踐的表現。比如説我們要共用我們的金融資源,特別是要共用我們的金融基礎設施。這是我們共用金融要努力做的一件事情。因為在過去,這些金融基礎設施是被有關部門壟斷著,別的部門是不可以用的,用要交租金。它可不可以由大家共同來用,由大家共同用,發展共用經濟就有了條件。

  在發展共用金融這個過程中少不了網際網路。只有網際網路才充分的揭示了金融作為資訊行業的本質。金融到現在為止,特別是在中國,並沒有很有效的、充分的展示其在資訊行業的特徵。我們只知道賣産品,只知道監管,其實金融本質是一個資訊行業。有人研究金融的利潤超過90%是從資訊的收集、使用中獲得的。在過去的情況下,大量的資訊或不可得或不可用。在網際網路的基礎上,很多資訊可得了,而且很多資訊特別是一些非結構性的資訊可用了。由於可得性、可用性大大的拓展,於是我們可以用來判斷客戶的信用,以及在給客戶各種各樣的活動提供量身訂作的産品和服務渠道上大大拓展。這是網際網路金融和共用金融作為一個基礎設施的很重要的方面。

  另外,網際網路金融大大降低了成本。它使得人人都可接觸它,人人都可接近它,人人都可進入它。在傳統意義上,金融可是一個高大上的行業,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現在人人都可以接近它,用它來做事情。所以有了眾籌,有了網貸,有了各種各樣的“網際網路金融”的活動。進一步拓展還有相互保險,供應鏈金融等等這些活動,都是可以有效的展開。

  共用金融這樣一個概念的提出是有它的歷史背景的,深刻的背景在於經濟層面上有共用經濟的要求。技術層面上,由於網際網路使得我們在金融上共用有了可能。有了這樣一些基礎,共用金融可能才能立得住。我們不能説大家一擁而上,現在新概念很多。但是不希望它是個過眼煙雲。現在有多少概念不斷被提出,然後被遺忘。共用金融我覺得它應當不是這樣一個概念。要想全面闡釋他的各方面內容,同時作為一個金融的概念,它應該和整個金融體系、金融理論內嵌,和經濟理論經濟體系內嵌,才能立得住腳。

  王永利:規範創新促健康

  這個網際網路金融不是我們論壇的法定用詞,因為經過我們的討論認為網際網路金融這個詞具有太強烈的時代感和階段性的特徵。未來10年20年或者更遠,全部都網際網路化以後,我們還會叫網際網路金融嗎?所以我們兩位學術委員會的負責人姚余棟所長、楊濤所長他們經過研究認為透過這個現象看未來的本質,它應該是共用金融。共用金融這個詞不像網際網路金融這個詞這麼普及,所以我先借用一下網際網路金融這個概念。

  我覺得網際網路金融一定要加強監管。這裡面首先是因為網際網路金融的本質還是金融。我覺得在監管方面有兩個:一是加強政策法規的建設;另一個是發揮監管部門的作用。還有,加強行業自律。此前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成立了,希望能夠很好的發揮作用。但是規範還不能忘了鼓勵創新。

  加強規範和鼓勵創新必須要平衡。第一,我們一定要知道網際網路金融是網際網路+金融。首先我們要把握好網際網路發展的態勢,我們的看法是網際網路正在快速的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其實什麼是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金融應該發展的重點在哪,並不是很清晰。我覺得前面我們看到的應用環節,屬於網際網路的1.0版本,接下來傳統金融的網際網路化和越來越多的生態型組織的金融化,兩邊會擠壓。所以中間這些單獨的可能所謂支付、P2P這類東西會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未來真正突出網際網路互聯互通的特性,大概有這麼幾個重點。一個是網路支付,網路支付用通信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往前延伸的東西還會很多。第二,在生態體系裏面虛擬貨幣小型的生態圈也會形成。當然,最後還有一個挑戰性的東西就是網上能不能開存款戶。網上開存款戶將是網際網路劃時代的變化。因為網上不能開存款戶,所有開立的賬戶都線上下。如果網上存款戶開了就是另外一種情況,這不是一個簡單技術問題,將會對我們整個金融甚至對中央銀行中心的地位都會産生巨大影響。這可能不容易。比較有希望的是央行此前開了一個數字貨幣的研討會,緊接著發了一個公告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的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和貨幣數字化是兩個概念,一定要用網際網路新技術推,如果我們講的是數字貨幣最後還是貨幣的數字化,不可能有大作為。在網路支付方面還有很多創新的餘地。還有,網路平臺金融産品的銷售和交易平臺,説白了就是金融的電商或者金融的網路交易所。現在我們金融的門檻很高,要買個理財産品或者基金,起步都很高。另外,市場分割,銀行、保險、基金、信託都有理財。還有一個問題,在存續期裏面既不能提前贖回也不能轉讓也不能質押,就停在那兒,大量的投融資都是間接融資。這種對金融的普惠,金融的活力,利率市場化都構成了嚴重危險。

  以金融産品為標的的P2P的東西,金融産品是金融機構或者類金融機構的合格金融産品,直接融資的東西就出來了。還有一個是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再發展成一個大資管,不再分業,就是針對社會的財富或者是用戶的財富真正取得大資管。還有一個數字貨幣,這不是我們普通商業機構的,可能應該是未來央行主導,不管怎麼樣這些方面都可能是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重點。我認為網際網路金融即使它不改變金融的本質,它一定會改變金融的方式和模式,會推動金融的發展。完全是用制度來改革,改革意味著利益的重新分配,如果我們先把底層的東西打通了,上面必須通。

  在這兩個基礎上,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一定需要規範和創新。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問題,是整個金融的問題。我覺得對網際網路金融需要撥亂反正去偽存真。整個網際網路金融都需要反思,支付真正的核心東西在哪?風險管控。比如我們理財産品,門檻高,金額大就一定能控制風險嗎?大家説沒有足夠資金的人風險承受能力差,我覺得這個要仔細推敲。

  最後,是網際網路時代共用經濟和共用金融的問題。網際網路來了以後,互聯互通跨界融合的便利成本不斷降低,會推動垂直産業鏈整合,跨産業鏈形成新的共生經濟。共用經濟這些很重要的也是約定條件下的,但是有時候説共用就是共採,不是同一個概念,也是要在一定條件下的共用。

  未來共用經濟的核心是共用金融。在這方面我覺得還有很多的理論和實踐需要我們探索。其中很重要的一條,網上的交易越多,交易雙方身份的驗證,交易的確認,資訊的記錄和資金的清算,一整套的東西,要求就越高。這些東西利用我們線下的東西推上去,比如實名制等等,用身份證推到線上去的效率成本能不能達到,就是一個最大的問題。最近為什麼這麼多金融機構,特別是在做開戶和資金清算方面的金融機構越來越關注區塊鏈技術。就是能不能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線上的身份驗證、交易確認、資金清算、連續加密等等完全全新的方法,至於它是不是能成功還是一個問號,但是現在已經引起越來越多人關注。

  姚余棟:經濟將現新常態繁榮

  我想先跟大家彙報一下關於宏觀經濟的一點感想。我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要從高速向中高速轉。在新常態中,L型的增長是一個必然趨勢。增長速度到“十四五”期間可能還要下降,可能到5%左右,這是一個大的趨勢,隨著每人平均經濟的提高,經濟體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成熟。有這樣一個問題,在新常態中,L型的增長有沒有週期,有沒有波動。我認為是有一定波動的。我想提出這樣一個新的想法,我們從2016年第一季度到2018年的第一季度,將進入新常態繁榮。國內的宏觀經濟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的徵兆。3月民生銀行新供給中小銀行指數比去年大幅度躍升,2015年7月以來創新高。經濟的下行壓力可能已經得到了一個短期的釋放。可能開啟一個新常態繁榮,估計會持續兩年時間。

  下面我們回到共用金融,“十三五”規劃明確五大發展理念,就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這五大理念是對中國長期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理念引領作用。共用是發展的理念之一,共用金融就是要落實中央提出的共用發展理念。因為在我們國家很多老百姓還沒有充分得到金融的服務。

  共用經濟是共用金融發展的經濟基礎。短短幾年時間,一些實物平臺的出現打破了原來的網路虛擬社區等共用局面,以獲取報酬為目的的有商業模式的共用經濟應運而生。根據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分享經濟,這個分享經濟我們理解是共用經濟,只是英文詞是一樣的。經濟規模是1.95萬億元,數字還是很小。共用經濟提供服務者約5000萬,參與共用經濟的總人數超過5億。預計未來我國共用經濟增速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場規模或佔到我國GDP的10%以上,現在大約23%,可能在5年左右的時間要翻4-5倍至10%。技術創新為共用金融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援。新技術的發展使資訊的收集、處理、傳遞的機制發生了根本改變。

  共用理念應該是共用金融發展的一種方向。現在的金融非普惠性是一個世紀性難題,主要源於金融市場是長尾分佈。我希望能夠更普惠、更加廣泛地服務客戶,全産業、全方位地覆蓋中國的家庭。但是我們要看到任何一個行業與發展,還是有風險的,包括共用金融也是沒有脫離金融屬性的。所以要進行外部監管和內部監管,就是要參與和治理。

  從外部監管看,我們反覆講三大底線,不能有資金池,不能做擔保,不能搞非法集資。同時,有五個原則,基本原則是要堅持監管規則的公平性,對不同的市場主體進行統一的標準監管,防止出現監管套利。第二個原則,界定業務性質,明確監管責任。由於共用金融的複雜多變現狀,分析內在屬性,根據業務性質明確監管責任。三是嚴格執行客戶資金的第三方存款處理,不搞資金池是由第三方存款。第四個,建立反恐融資,採取有效識別客戶身份,主動監測並報告可疑交易。從自律來看,行業自律是對創新監管重要的輔助。

  可喜的是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已經成立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以及關於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健康指導意見的要求,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從行業自律入手,積極融入治理體系。

  “十三五”規劃對網際網路金融提出的要求是規範發展。我們人民銀行和有關部門也即將開展網際網路金融的風險整治。整治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更好的規範發展。所以我想還是要注重風險,還是要知道它沒有脫離金融的本質。我們也是注意度的把握,因為網際網路金融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核心環節,同時也是給我們整個金融體系注入一個新鮮的活力。但是也暴露了很多風險,特別是在網貸行業,不是所有的網際網路業態,特別是P2P行業。所以我們也很注重度的把握。但是總體的目的還是要鼓勵這個行業規範發展,最終通過網際網路金融和傳統金融逐步的融合,能夠在十年之後可能沒有網際網路金融這個概念,但是共用金融的概念還會長期存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