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電話網路騙子還有得治嗎?

  • 發佈時間:2016-04-07 09:04:5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騰訊日前發佈反資訊詐騙大數據報告,今年第一季度全國收到詐騙短信人數達6.4億,詐騙電話撥出次數10.1億次,金額損失合計超35.7億元。報告還顯示,近十年來我國通訊資訊詐騙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長,去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59萬起,同比上升32.5%,共造成經濟損失222億元。近日,南方日報記者走訪了公安系統、運營商、相關專家以及誤入此行的人,對此類詐騙日益猖獗的現象進行分析。

  廣州市公安局的楊警官是反電信詐騙中心的工作人員,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打擊通訊資訊詐騙,據其介紹,冒充公檢法、娛樂節目中獎、車票票務人員的通訊資訊詐騙方式最為常見,雖然方式陳舊,但老有人中招。這類的話題在今年春節被推上了央視春晚,小品《放心吧》就是講述由詐騙電話“猜猜我是誰”引發的誤會,讓人忍俊不禁,但是又感同身受。就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楊警官辦公室電話鈴聲突然響起,他還沒説上兩句,就順勢挂掉,苦笑一聲:“又是騷擾電話。”

  現狀:詐騙方式老舊卻總有人中招

  “在我們看來,通訊資訊詐騙的方式其實很簡單,並沒有多麼高明的技術,翻來覆去也就是那麼幾種。”廣東移動的一名反通訊資訊詐騙的技術員工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

  這位技術人員以偽基站短信為例向記者講述,偽基站的技術其實就是一種偽裝成運營商基站的無線電發射裝置,通過干擾遮罩運營商通訊信號,然後偽裝成運營商的網路,向手機用戶發送虛假資訊或者帶有木馬病毒的資訊。

  日前,記者曾接觸一位用偽基站發送廣告短信的人,他告訴記者,設備是花了幾千塊錢從一位朋友處購得,操作非常簡單,記者也目睹了他的一次操作過程,他將汽車開到一個人員密集的商場,然後打開偽基站,將編輯好的廣告短信通過偽基站發送出去,沒過多久記者的手機上就收到了那條廣告短信。

  不過,由於這位人士主要在其生活的縣級城市發送這些短信,收費比較低廉,發送兩萬條短信,僅收費400塊錢。然而據上述技術人員介紹,在一線城市發送此類短信,收費都在千元以上。

  根據記者梳理,假冒銀行客服、假冒10086、假冒公檢法、假冒娛樂節目中獎、假冒機票票務人員、假冒淘寶客服等是最常見的詐騙方式,並且也曾被媒體多次報道過,但是依然有不少人會中招。

  廣州市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的楊警官告訴記者,在這些詐騙手法中,冒充公檢法的詐騙方式最容易得手,所涉及的金額也都比較大。楊警官説,這類詐騙者往往會事先掌握目標人物的個人資訊,對點實施。

  由於這些部門的權威性,受害者接到此類電話後常會信以為真,從而掉進騙局之中。這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人們的防範意識不夠強。反電信詐騙中心的專線民警小曾向記者講述,有部分受害者在接到此類電話後會向他們諮詢,但是專線民警卻發現,有時讓他們從詐騙的迷局中走出很需要下一番功夫。

  對策:建立有效的聯動機制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缺乏一個有效的聯動打擊機制一直都讓公安系統在打擊電信詐騙時陷入被動局面——由於無法及時聯動各部門資源,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電信詐騙的整個流程實施完畢。

  比如,當公安機關發現一個電信詐騙行為正在進行時,需要與銀行系統溝通,凍結受害者的賬戶,以防止更多的資金轉移到詐騙者的賬戶上。但是,由於沒有一個有效的聯動機制,銀行需要走完申請、審批、蓋章等程式後,才能凍結受害者的賬戶,等到那時已經來不及了。

  楊警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曾坦言,如果不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在打擊通訊資訊的詐騙上的效率就會大大降低。由於通訊資訊詐騙往往有一個完整的鏈條,所涉及的對象包括運營商、金融機構、公安等,在打擊過程中往往需要多個部門的通力合作。

  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國務院兩次召開打擊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工作的部級聯席會,為地方層面上的聯動機制樹立了榜樣。過去一年,廣州、上海、天津等地在整合公安、通管、運營商、金融等多個部門的資源後,先後建立了反電信詐騙中心。廣州在去年4月份設立反電信詐騙專線,並由市公安局牽頭設立了反電信詐騙中心。

  楊警官介紹,廣州市反電信詐騙中心通過點對點機制,與多家銀行建立了可以直接對接的電話專線和綠色通道,只要有受害者報警,反詐中心就可以快速反應,直接與相關銀行取得聯繫,進行前期的賬戶凍結。

  “電信詐騙的收款賬戶一般分為一級、二級、三級等多個層級,不斷分叉。通過這個綠色通道,我們可以直接在它的二級賬戶上進行凍結,從而大大減少受害者的損失。”楊警官説。據其介紹,曾經一單涉及2000萬的大型通訊資訊詐騙,就用這個方法直接凍住1990萬的被轉移款項。

  獨立IT分析師付亮表示,打擊電信詐騙在執法環節上,建立基於網路的資訊交互機制,打破單位、行業、地區限制,支援遠端跨行業的快速反應,減少人-人交互時間,從而避免其帶來的時間延遲。此外,他還建議也要避免跨系統查詢、調用許可權過高帶來的資訊洩露問題。

  打擊:取證難的問題依然存在

  “不少通訊資訊詐騙的從事者,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所從事的是違法行為。”廣東移動的技術人員表示,他向南方日報記者講述,由於違法作案的成本和門檻都比較低,一些法律觀念淡薄的普通人很容易經不住利誘而捲入其中。

  上述記者接觸到的那位偽基站短信的發送者就向記者直言,他並不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情已經觸及到了法律。由於每天可以獲得幾百塊錢的收入,這份工作甚至成為了他的主要的收入來源。為了擴大自己的客源,他還打算向商店派發自己的傳單廣告。而那些商店也不認為這種短信屬於一種詐騙行為。

  不過,對於打擊通訊資訊詐騙來説,更為尷尬的是取證難、立案難的問題。專家表示,雖然發送偽基站短信的行為可以被判定為“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但是由於往往只能抓到末端的資訊發送者,背後真正的“大魚”反而不受刑罰。如果以詐騙詐騙罪來定罪的話,又常常因為很難取到完整的證據鏈而無法定罪。

  “通訊資訊詐騙行為的本身屬於非接觸性詐騙,在獲取完整證據鏈的問題上,確實要比一般案件的難度大,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楊警官坦言。此外,據其介紹,由於一些犯罪團夥的作案手法已經相當成熟,為了規避風險往往會將各個環節刻意分開,這無形之中就增加了偵辦的難度。

  梳理近年來廣東省公安部門偵辦的大型打擊通訊資訊詐騙的案件,如颶風1號、颶風2號,經常多部門、跨區域、甚至跨國合作,對通訊資訊詐騙行為起到了有效的震懾作用。

  (記者 王偉凱 祁雷 通訊員 岑柏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