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改革問浙茶
- 發佈時間:2016-04-06 05:29:48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清明小長假,儘管細雨紛紛,在杭州梅家塢仍然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雨中問茶,別有一番滋味。為一葉香茗慕名而來,這是浙江茶葉的榮耀;為一葉香茗流連忘返,這是浙江茶葉的魅力。
茶為國飲,杭為茶都。杭州有國字號的中國茶葉博物館、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這裡有享譽中外的西湖龍井,這裡有獲得過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的九曲紅梅茶……
片片茶葉,處處茶園,綠水青山出好茶,也為浙江農民增收提供了一條康莊大道。“七山一水兩分田”的浙江,山多茶園多,全省90個縣(市、區)中約有三分之二産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茶産業已經成為我省山區農民發家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浙江茶葉是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共用發展的典範,但是品牌繁雜、拓展不足等問題也不容忽視,浙茶如何補足短板提高有效供給水準?
産業鏈能否再長些
——接“二”連“三”
茶館隨處可見,這是杭州的一大特色。在西湖三公園附近的一家茶樓,可以坐觀西湖風景,古典建築風格加上杭州傳統小吃作為茶點,吸引了不少飲茶愛好者,還有不少文人墨客在此雅集。還有的外地遊客專門要去龍井村泡一杯茶喝喝,所要的就是那種茶村問茶的體驗。如今在杭州龍井、梅家塢、龍塢等茶葉産地都有農民想到了這種招徠顧客的方法,紛紛開出了茶文化的體驗場所,讓客人在喝茶品茗的同時可以親身感受茶園風光。
如果茶産業的鏈條僅此而已,那顯然是不夠的。“主要的問題仍是中小規模的茶企,下游産品開發嚴重缺乏。”杭州西湖茶葉市場董事長陳春仁的這句話已經嘮叨了好多年,他認為必須改變茶産業中大部分是從事採摘和淺加工這一現狀。這個時節,從我省各茶葉産地縣市來看,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景象,但仔細看,規模偏小、産業鏈偏上游的問題仍非常突出。先富起來的茶農組建了茶葉公司,開始收購、包裝和銷售茶葉,這種類型較為普遍,加上部分規模較大涉農企業的收購和銷售,這種較為傳統的産業模式也給品牌保護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從賣茶葉到賣茶葉深加工産品再到賣茶服務,從一産向二産、三産延伸,是茶産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浙江茶葉的競爭對手不容小覷,江西、貴州等地的氣候、土壤條件也非常適宜種植茶樹,單從茶樹品質而言可以與浙茶一拼高下,如果我們在下游産業鏈佈局上沒有下好“先手棋”,在未來競爭中將會比較被動。
我省今年出臺的《關於促進茶産業傳承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茶一二三産産值分別達到200億元、300億元和500億元,全力打造世界綠茶生産、貿易、文化交流、教育科研、休閒養生中心,推動我省由傳統茶業大省向現代茶業強省轉變。
指導意見不僅明確了茶葉千億産業的規模目標,也明確了茶葉三次産業的結構目標,未來關於茶的服務業將是最具潛力的發展方向。指導意見也支援茶葉産業化龍頭企業通過兼併收購、聯合重組及合資合作等方式整合中小茶葉企業,擴大規模,增強競爭力,並引導其與茶葉規模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聯合,加快推進産業整合集聚,完善産業鏈。
如果説傳統的茶産業主要集中在作為農産品的茶葉本身的話,那麼將來茶深加工産品、茶葉文化旅遊産品也將越來越受到重視。統籌茶葉一二三産需要一個更為寬闊的平臺,特色小鎮無疑是茶産業發展的很好平臺,通過特色小鎮這個大平臺,讓茶葉真正成為潤澤山鄉的致富法寶。
位於杭州西湖區轉塘街道的龍塢茶鎮是以茶為主導的特色小鎮,現在你漫步在龍塢茶鎮,茶農們都會面帶笑容地告訴你,未來的好日子已超出他們的想像。位於茶鎮內的慈母橋村歷來是産茶名村,茶農章永法激動地説,自家的5畝茶園現在收入大概五六萬元,以後遊客會越來越多,收入肯定也會更高。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茶産業發展研究所所長王盈峰認為,“茶為國飲,杭為茶都”的口號已經提了好多年了,但是一直以來缺乏以茶文化和茶産業結合的平臺載體,龍塢茶鎮的建設為這個問題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龍塢茶鎮應當為我省茶産業發展打造一個新的高端平臺,希望它能成為全國茶産業的一張金名片。
在“網際網路+”時代,浙江茶産業迎來了新的機遇,不少創客紛紛圍繞茶葉做足創意文章,不僅拍賣茶葉還拍賣茶園,讓人們可以有更多體驗;不僅網上賣茶而且也運用網際網路思維設計智慧茶具……一葉香茗也吸引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産業鏈正在被拉長。
“拉長産業鏈,做強茶産業,這是大方向。”王盈峰説,要提高茶葉的利用率,更加精細地進行管理和生産,不斷提高茶葉附加值,提高茶産業供給水準。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發展部部長陳敘達認為,英國茶之所以風靡全球,總結起來大致是兩個方面做得好:一是英國茶製作商獨具匠心,用工匠精神來做茶;二是把茶産品特別是下午茶做得非常精緻,已到了極致的水準,對産業、産品、文化都做到了極致。“我們也要把中國茶做到極致,用工匠精神來做茶産品,在拉長産業鏈條的過程中必須注重這方面的努力。”
客戶群能否更廣些
——網上網下
春茶上市,你去哪兒買茶?是去龍井村、梅家塢村這樣的産地農戶那裏還是去超市、商場?是去杭州西湖茶葉市場、新昌中國茶市這樣的專業市場還是去淘寶、天貓這樣的電商平臺?
顯然,除了電商平臺,其他的買茶方式受到地域限制都非常明顯。對於賣茶者而言,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過去二十多年來,我省杭州、新昌、松陽、淳安等産茶地區都建起了茶葉市場,這些産地市場方便了茶農賣茶和茶商收購,但在對外拓展方面作用卻並不明顯。
讓五湖四海都成為目標市場,如果按照傳統推廣模式確實很難,但在電商時代卻又變得非常容易。
過去到杭州旅遊的人常常會被導遊帶到解放路茶葉市場去購買茶葉,地處黃金地段的這個茶葉一條街無法擴大規模。市民劉先生前兩年還帶來杭的朋友去那裏買過好幾次茶葉,但現在已經不去了,因為選擇的餘地不大。正在建設中的西湖茶博城是立足西湖龍井茶的産地市場,但同時又非常重視網上市場。據項目負責人表示,規劃中將有面積很大的電商交易區塊,專門為茶葉電商服務。
“遊客要求加我微信,幫我宣傳。”48歲的松陽茶農李賢高在女兒的幫助下學會使用微信,還將茶園的實時美景上傳,吸引了不少微友線上預訂。“松陽有那麼悠久的茶文化,茶園景色又那麼美,這是吸引遊客過來的法寶。”營業幾個月以來,已接待了遊客2000余人,實現創收10萬餘元。
登陸大宗商品交易所,成為浙茶的又一突破。2013年12月,渤海商品交易所的松陽香茶産品現貨電子交易平臺落戶松陽縣金鼎茶業有限公司,實現茶葉由傳統貿易向現代化電子交易的轉型升級。如今華東林交所等平臺都能見到浙茶身影。
除了浙江本省,山東是浙江茶葉國內銷售最主要的省份之一,然而在整個北方市場浙茶並不佔優勢。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的專家指出:“浙江有些縣市出産的茶葉品質也不錯,但是卻滿足於自産自銷,主要在本縣本市銷售,在拓展全國市場上應該向雲南、福建等省份學習。”雲南普洱茶、福建安溪鐵觀音等名茶在國內市場上頗受歡迎,也被全國各地消費者認可和接受,在這一點上浙江茶葉需要補足短板。
品牌能否再響亮些
——做大做強
在杭州龍井村,這個時節是最為繁忙的,茶農們採茶、炒茶、賣茶忙得不亦樂乎。西湖龍井一級保護區的産地面積小,所以産量也不大,一方面直接反映在品牌産品供應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導致了不少假冒品牌的出現。
品牌要創建好、使用好、保護好,才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可喜的是,在日前舉行的杭州市西湖區西湖龍井炒茶王大賽上,組委會負責人透露,今年西湖龍井防偽標識全面升級。消費者手機掃一掃二維碼,便知西湖龍井茶的真假。正宗西湖龍井茶的包裝盒上,會貼上防偽認證標識——由杭州市西湖龍井茶管理協會印製的茶農標、證明標,以及由質檢部門印製的地理標。其中,茶農標由茶農或合作社在自售的時候使用,證明標和地理標由獲得授權的相關企業使用。
品牌源自品質。“現在消費者很擔心食品安全問題,如何讓我的茶葉展示在他們的眼皮底下,讓他們放心,賣出優質高價,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2015年5月,松陽茶農葉洪清在茶園裏安裝了6個固定或旋轉的探頭和兩個wifi資訊發射器,並將信號終端安裝在手機上,實行實時視頻監控。自從安裝視頻監控後,他在淘寶的銷售額增長了好幾倍。“買家可以通過網路,完全透明地看到茶葉種植、採摘、管理等‘成長資訊’,怎能對茶葉品質不放心呢。”
浙江茶葉的商標品牌較多,但大部分品牌地方性特色明顯,銷售上要突破發展也常常受到制約。專家指出,少數地方僅僅是將茶葉作為當地的若干“名片”之一而已,缺乏品牌上的提煉和拓展。前幾年我省各地一下子冒出上百個紅茶品牌,如今這些品牌中不少已經銷聲匿跡了,缺乏品牌和文化支撐加上管理運營不佳是主因。
過去,我省各地也探索過不少品牌整合的路徑,有成功也有失敗。除了“龍井茶”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整合外,新昌大佛龍井、余杭徑山茶等品牌也表現出集體發力的態勢,但也有一些品牌在整合中並未成功。
品牌方面的短板也導致對外出口的競爭力不高。浙江是國內綠茶出口的最大省份,但不少茶葉外貿企業出口利潤並不高。湖州一家茶葉企業,去年出口茶葉3萬噸,其中出口美國市場就達1.2萬噸,但是利潤僅為3%左右。
收指為拳才更有力,浙茶品牌整合已勢在必行。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原則和“一個公共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標準體系、多個經營主體和産品”的思路,大力推進山川地理相近、人文歷史相通的茶品牌整合和塑造,加快建立健全品牌運作管理制度,做大做強龍井茶等若干個規模較大的公共品牌。我省提出,力爭到2020年,龍井茶品牌形象大幅提升,龍井茶産值達到80億元。同時,積極引導麗水香茶、安吉白茶、溫州早茶、浙西龍頂等區域性品牌整合或建立品牌聯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